底层官员_第二章底层官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底层官员 (第13/16页)

够了。她讲过,有这么一个家,有丈夫和儿子,已经心满意足。

    “你觉得那座桥对你非常重要吗?”她问。

    刘克服说如果不是,他不会去找应远。

    “给村民讨个公平,话是这么说,其实也是给自己。”他说。

    苏心慧不再问了。刘克服走后,她给应远打了电话。

    一个月后应远带着局里几大要角来到岭兜,林渠刘克服一起陪他去了大畅岭。应远看了选定的桥址,在乡里开了会,以现场办公的方式,把事情敲定下来。

    “这是特事特办。”他说。

    那天县里来了许多人,县长、分管副县长、交通局长,相关人物无一缺席。方文章没有出场。县长替他向应局长告罪,说方书记出差不在县里,他交代了,晚上县政府宴请,由县长代罚三杯,表示不能亲迎应局长的歉意。

    应远说,告诉方书记不必客气。

    应远还视察了小南坡上的新村工地。正在这里兴建的民居及其配套设施不在交通局管辖范围,但是老县长有兴趣。他在到处叮咚作响的工地上站了好久,东张西望,有如上一回方文章在荒坡上那个样子。

    离开之前,他把林渠和刘克服叫到一边,问了他们几句。

    “新村地址为什么定在那里?”他问。

    林渠说比选了几个地点,这个地方比较开阔,也向阳。

    “方案是谁提出来的?”

    刘克服说是他。

    “论证过吗?”

    刘克服说县里规划和建设部门都派专人论证过。林渠补充,说县委方文章书记亲自看过点,最后也是他拍的板。

    “你们告诉他,建议他再斟酌一下,可以更理想一点。”

    “这都已经动工了。”

    应远一口不松:“现在还来得及。”

    刘克服问:“应局长觉得小南坡有什么问题?”

    应远说他知道方文章怎么考虑的。但是不能光那么想。

    “告诉他,这地方不好,他看风水不行。”他说。

    也不多说,点到为止。

    应远走后,刘克服问林渠这怎么办?应县长好像不是说着玩的。林渠说两个风水先生看的不一样,哪一个更灵?咱们不知道,只看哪个先生大。一个县里书记一位市里局长,局长原先还是咱们县长,两位风水先生级别相当,但是业务范围有不同,一个管片一个管线。咱们当然是归谁管听谁的。

    也巧,两天后方文章来到岭兜。林渠把应远的建议报告了方文章。方听后发笑,说老应是一个屁闷久了,不放不痛快。什么风水不风水,他是清楚咱们怎么考虑,心里酸溜溜有些醋,说两句鬼话吓咱们背气。老应心眼多,就这德行,不管它。

    方文章对刘克服予以表扬,说把桥弄下来了,不错。当初他为什么要刘克服找应远?这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应远这把锁挺生涩,哪怕他方文章出面也不一定顶用,小刘可以。刘克服这把钥匙有灵性,七捅八捅,到底是捅开了。

    “其他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他问刘克服。

    刘克服有一个个人问题比较迫切,希望得到解决。这大半年他奉方文章之命处理移民村事项,身份比较尴尬。说是刘副乡长,实已不参与乡里工作,抽到竹笋办搞中心,人又没有到位。移民新村建设搬迁有无数具体事项要处理协调,牵涉到市、县、乡、村以及各相关部门,名不正言不顺,办事格外困难。

    方文章说:“这里的事情有点眉目了,那边竹笋也得有人管。收拾收拾去吧。”

    刘克服不吭声。好一会,他说能不能另派个人,他留下来把这里的事情办清楚。

    方文章问:“林渠,你什么意见?”

    林渠说小刘这一段干得不错。今后怎么办请方书记决定,他完全拥护。

    “他走了让谁管这一摊?王毅梅?管得起来吗?或者你林书记亲自抓?移民村的二杆子再闹起来,让我方书记亲自为你擦屁股?”方文章问。

    林渠说小刘是留是走他不能多嘴,只怕多嘴错了挨书记骂。他知道书记是批评也是勉励,他表个态,让他林渠干什么,他保证干好,绝对不敢让方书记为他擦屁股。

    林渠没有明确表态,实际上态度很明白,方文章当然心里有数。他即予评述,说林渠是老手了,农村工作和领导工作经验都很丰富,小刘还年轻,这几个方面都远比不上。但是移民村这件事恐怕还得小刘,别人不行。为什么?别的人四肢健全,腿脚灵便,却缺乏体验。人家小刘胳膊有毛病,对村民的痛楚格外有感觉,所以特别努力。这种时候这种地方,就这胳膊特别有用。

    “毛病就是举不高,没力气,得多支持一些。”他说。

    竹笋办就此不提。几天后县里文件下达,任命刘克服为岭兜乡党委副书记。

    刘克服脸色发白,胳膊发抖,情不自禁。

    5

    一年后,移民新村基本落成,乡里于大畅岭新村前隆重举办庆典,市、县相关领导欣然前来,大批媒体记者、来宾云集,岭兜乡一时盛况空前。

    有一位副市长驾临现场,这人叫纪全洲,原籍本县的合水镇,人高马大,眼光敏锐。方文章把当天出席庆典的岭兜乡班子人员介绍给他,有意点了刘克服一下。

    “这小刘是左手,具体办事是他。”方文章说“左手建设幸福村。”

    纪副市长盯了一眼刘克服,眼光锋利有如锥子。

    他什么话都没说。

    移民新村延续旧称,还叫“幸福村”与以前龟缩于山间的旧移民村相比,实有天壤之别。新村顺坡而起,层层向上,规划有序,错落有致。新村各民居都是小楼,有的三层,有的两层加一阁楼,均砖混结构,形态多样,但是屋顶基本统一,都修筑双边翘起的古式飞檐。本地民居并无这种结构,规划设计者听取了移民们的意见,把他们迁居前祖地的房屋风格用到了这里,因此格外别致,竟成亮点,让人感觉特别新鲜。除民居之外,新村的整齐,道路的宽阔,公用设施的齐备和周边绿化的用心也无一不是亮点,但是让人印象更为深刻的还不在于这些。

    这时候沟通本省山海区域的大通道已经建成通车。开着车在路上一跑,人们忽然明白方文章当初所谓的“风水好”说的到底是个什么:原来与神鬼无关,与方位有涉。小南坡位置除了向阳,更向着路,在那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