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黄河汹涌沙卷续鹿鼎记心 (第4/7页)
鹿鼎公,只是想方设法弄了银子花差花差,从来不管米价rou价的。” 康熙忧心忡仲,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小桂子,对不住得紧,朝廷只好向你的老盟兄用兵了。” 跟随康熙多年,韦小宝熟知他的脾性:不管是他如何人,若是沾了造反、叛逆的边儿,他决不轻饶,决不手软。 听了康熙提及葛尔丹的事儿,一口一个“你的老盟兄”韦小宝吓得浑身冒虚汗。 他急忙跪倒在地,说道:“皇上,当初奴才便奏报过的,说奴才两个把兄,人品不怎么高明,皇上也不能全信了他们了,总还得防着点儿,防他二人非但不帮庄,还尽在天门落注,打咱们的霉庄。” 这些话,在与,桑结、葛尔丹结拜之时;韦小宝确曾对康熙说过。 康熙点点头,韦小宝心道:“老子又学了一个乖:做甚么事情,总得预先留下退路。老子当日要将二位老把兄说得鲜花一般,今日小皇帝便是拿老子做了他们的同党,老子只怕也没的话说。” 康熙道:“你起来,你害怕个甚么劲儿?当时你做得极对,与葛尔丹、桑结拜了把子,去了大花脸吴三桂的左膀右臂,咱们才得以全力以赴,削平三藩。小桂子,你那一庄帮得好极了。” 韦小宝稍稍放心,道:“谢皇上恩典。”康道:“小桂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那时候,咱们顾不上葛尔丹,由他折腾便是。这时候他即便不闹腾,咱们也要动手了。这就叫各个击破,懂不懂啊?” 韦小宝道:“是。” 心里想:“甚么叫‘个个鸡婆,?无非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罢了。老子与天地会、神龙教打交道,对这一招领教得大多了。” 越想越是不寒而栗:“在小皇帝眼里,老子一定也是‘鸡婆’,并且老子这只‘鸡婆’,知道的事情委实大多。也许老子这只‘鸡婆’还能生蛋,或许小皇帝还来不及动手,然而迟早他非下手不可。伴君如伴虎,扬州茶馆说书的都这么说。他奶奶的,老子若是能逃得了这一劫,老子就不姓韦,眼小皇帝姓…他奶奶的,小皇帝到底姓甚么啊?” 韦小宝想自己的心事,康熙也似乎忘记了他,也在想心事。 韦小宝怕引起康熙的疑心,笑道:“皇上,你甚么时候御驾亲征,小桂子给你当先锋,咱们捉了葛尔丹,脱了裤子打屁股。” 康熙笑道:“去打老盟兄,小桂子啊,你不是太也不讲义气了么?” 韦小宝道:“皇上,你知道为甚么小桂子才娶了七个老婆啊?”康熙笑骂道:“他妈的,你这个德行,有七个老婆,也该知足了。” 韦小宝搔搔头;道:“小桂子原本该知足的,不过,我原来是八个老婆,事不过八、八仙过海才是,还有一个,便是让葛尔丹老把兄抢去了。” 葛尔丹的夫人阿琪,是九难师太的弟子,阿珂的师姐。那一日在扬州丽春院,韦小宝将苏荃、阿珂等一众女子抱到一张大床上胡天胡地。 其时阿琪也在,也眼食了韦小宝的蒙汗药。然而韦小宝却两次将她抱到了床上,又两次抱了下来,使得阿琪逃脱一辱… 韦小宝“手下留情”倒不完全因为葛尔丹是他的把兄,阿琪是他未来的“二嫂”更主要的是他极为忌惮葛尔丹武功了得。 可是眼下,他却倒打一耙,说成葛尔丹抢了自己的老婆了:“他妈的、葛尔丹哪里与我讲甚么义气了?皇上打他,也是给奴才出了一口气。” 康熙心下沉吟:“朕冲龄即位,文治武功,倒也不辱没了先皇。不过没有亲自带兵打仗,终究是一件憾事。再者西藏桑结也是蠢蠢欲动,杀了葛尔丹,便是杀鸡做猴,对桑结也是震慑。” 康熙忽然道:“小桂子,你倒是提醒了我,打葛尔丹,我要御驾亲征。” 韦小宝赶紧道:“皇上,那我的先锋呢?” 其实韦小宝这时的心思,全是盯在了阿琪的身上:“阿琪小花娘也不知怎么样了?跟了葛尔丹,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葛尔丹打不过小皇帝的,阿琪再弄得泥沙甚么下,玉石甚么焚,太也不值,还不如给了老子,来个‘八仙过海’呢。” 康熙似笑非笑,道:“那可不成,用你做先锋,不是叫葛尔丹笑淖大牙么?” 韦小宝不笨,从康熙的语气之中自然听得出来画外之音:“你不过是朕的一个小小的弄臣,又能带甚么兵、打甚么仗了?” 然而他脸皮却是极厚,笑道:“皇上,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嘛。” 康熙诧异道:“小桂子学问大有长进啊,这等文雅的成语,也说得一字不差。” 韦小宝道:“跟着皇上,便是木头人,也能学了不少学问的。” 一句话,说得康熙心内舒服之极。 满清王朝极为重视《三国演义》,将这部书作为行军打仗的教科书。韦小宝与康熙和满清贵族打了多年的交道,知道了这个道理,便着意在《三国演义》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再加上韦小宝从小喜欢听说书,《三国演义》是听熟了的,是以这成语说对了。 康熙笑道:“你也不要胡拍马屁,其实这成语用得也不尽妥当。我大清人才济济,哪里没有大将了?朕的舅父佟国纲、大将费扬古,都是先锋之才。” (庸按:日后康熙两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委派了佟国纲、费扬古为大将。伶国纲在阵前壮烈为国捐躯,费扬古在扫平葛尔丹的叛乱之中屡立大功,直至葛尔丹于康熙三十六年服毒自杀。)康熙一想到军国大事,便神情庄重,专注严肃,不苟言笑。 逢到这种时候,即便如韦小宝这样的弄臣,也不敢乱说。 康熙想了想,道:“不过,在讨伐葛尔丹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要做。这件事还真的离不开你。小桂子,你这次便跟我回京里去罢。” 韦小宝应道:“是。” 韦小宝极想问问康熙甚么事这等紧要,却又不敢开口。、正在这时,侍卫总管多隆进来了,道:“启奏皇上,靳辅求见。” 康熙道:“叫他进来。” 随着多隆一声“宣靳辅晋见”靳辅走了进来,给康熙磕头请安。 康熙缓缓道:“靳辅,朕这次视察河工,走了一百八十里,见堤坝巩固,河水变清,足见你的治河方略极是正确,也确有成效,朕心里高兴得紧。” 靳辅不敢抬头,道:“这都是皇上运筹之功,韦爵爷调度有方。” 康熙道:“很好。拿笔来。” 不一会儿,笔墨取到,康熙在一张宣纸上,一挥而就,写了一首诗:防河纤旰食,六御出深宫。 缓辔求民隐,临流叹俗穷。 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