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三章羊图狐口食 (第2/3页)
这次的打算是要速战速决,在各方面势力还来不及反应之前作为一个局部的、无关大局的“小事件”结束掉!事情若闹得太大,传到会宁大金朝内必然有人非议,搞不好还要受一个不受节制、妄自出兵的弹劾!而且大宋方面也必然警惕!这一来和杨应麒一开始的计划也不符! 到底该如何是好? 这日欧阳适正在苦思,东边海面竟有船只出现。欧阳适船上的副官看出是自己人的船只,放它靠近前来。两船才接弦,欧阳适便看见了甲板上站着两个他最不想看见的人! “你们怎么来了?”见到曹广弼和杨应麒,欧阳适不悦道:“不是说了这事由我包办么?当初我和你们约了二月以前必成,如今还剩一个多月,你们急什么!” 杨应麒忙道:“四哥,我们没有不信任你的意思。不过你看!”掏出一封诏书来,欧阳适打开一看,竟是阿骨打给杨应麒的伐辽诏令:“辽政不纲,人神共弃。今命国论昊勃极烈杲(斜也)统帅大军以行讨伐,辽南都统折彦冲都督粮道,尔当善筹粮饷,以期必继。” 欧阳适扫了一眼,惊道:“这就伐辽了?这么快?” 曹广弼道:“秋季的雨才停,宗翰便促请伐辽。国主已下令,以斜也为内外诸军都统,以宗翰、宗望、宗磬、宗雄为副,大哥督运粮草,耶律余睹为前锋,直逼大辽中京。” 欧阳适问他:“那你呢?还有老五老六他们可有什么安排?” “我是大哥的副手。老五被派往东海女真处抚略后方,六奴儿会从临潢府南下会师。”曹广弼道:“这次我是托病出来,又调了辽口闲置的兵马八百人到此!” 杨应麒道:“大军粮饷方面的事情我有准备,但具体的事宜其实都是杨朴在做。这次我上了船说是前往辽口视察粮道,其实却是会合了二哥前来寻你。这事不能再拖延了,得快些动手!” 欧阳适道:“时机未到,如何动手?那个耶律大石整天在边界逡巡,要筑港也没个空隙啊!”杨应麒听到这个名字惊呼道:“耶律大石!” 欧阳适怔了一下问:“怎么了?” “哦,没什么。”杨应麒沉吟道:“我只是隐约记得不是个易与的人物。” 欧阳适道:“你的谍报做得可真细致!不错,这人确实有两下子,这几天我都找不到他什么破绽。” 杨应麒问道:“他已知道我们要筑港了么?” “应该不知道。我们的船都停在界河以南的沙岛,契丹人望不到的。那耶律大石要是知道是我们来了,一定会紧紧盯住那片海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来回走动。”欧阳适道:“我揣摩着,他应该是听闻大宋这边有人大批地买木头沙石,心中起疑,所以过来巡边。但我们到底要干什么,他应该还没弄明白。” 杨应麒沉吟片刻道:“我们兄弟三人到此,便没有空隙也要造出空隙来!”想了片刻,已有主意:“辽人近来对南边已经疏松了很多,本来希望在他们没注意的情况下先把港口船坞弄好的,然后陈兵筑城,现在只有反过来了——我们先让兵马登陆,然后筑港!” 欧阳适怔了一下道:“没有港口,东西如何上岸?再说界河北岸没有城防,如何对抗契丹骑兵的冲击?” 杨应麒道:“我这次向三哥借来了不少人手,又带了半船好东西来!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垒起一道沿海堤墙!我们先凭借着这道墙守住阵脚,再让工兵在墙后慢慢动工!” 欧阳适皱眉道:“一道堤墙,能守住么?” 杨应麒道:“我的计划本不止此,但国主发动得太快,很多事情只能提前进行,所以有些仓促了。” 曹广弼问道:“那个耶律大石手里有多少人马?” 欧阳适道:“大概二千多人。” 曹广弼冷笑道:“好,登陆以后他由我来应付,你们cao心别的吧。” 欧阳适道:“这样的话,就得先用小船把大船的兵马运上岸!接着运帐篷,接着运篱笆,最后运泥砖土木!” 杨应麒问:“那大概要多久?” 欧阳适道:“全部搬上岸,大概要半天!” “半天…把那道堤墙垒起来,大概要一天,然后还要一天来凝固…”杨应麒脑袋一转:“夜里可以干活么?” “嗯,可以,不过慢些。” “那好!我们就找个黄昏开始动手,这样不会那么容易被发现。不过在这之前,得先把那个耶律大石调开几天!嗯,这件事情,还得请大宋的官员帮忙。” ——岁末将至,王瑰和李应古正在商量还能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什么好处。 原来他们已经飞马向童贯邀功,邀功的那篇文章写得十分漂亮得体,大意是讲那个金国将军如何蛮横、吝啬,十万石粮草差点没能倒手,幸亏王瑰应对巧妙,不但让金国将军转怒为喜,而且也维护了大宋以及童太师的体面!后来金国将军又出难题,要他们筑港以供停船,这事既费民力,又有违大宋祖制。幸好有李应古略施小计,不但说得金人到契丹境内筑港开坞,而且还让那个金国将军自己出钱出力! 两人讨论着这封由罗贤齐出创意、王瑰起草、李应古润色的书信,都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