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野寺疯僧 (第1/2页)
第八章 野寺疯僧 紫衣妇人冷冷一笑,道: “当然!当然!” 话声甫落,只见轿帘一飘。 “哇!”惨号破空而起,那发话的怪人蹦起丈来高下,倒地而亡,另两怪齐齐惊叫一声!狠瞪着那顶“魔轿”但却不敢有所行动。 小野连骨头都软了“魔轿”竟是这么恐怖的东西,杀人如同儿戏,人未见现身,仅只轿帘那么一飘,黑白两道闻名胆落的“岷山三怪”之一,竟然丧命当场,若非目睹,谁能相信。 “独眼魔人”退了两三步,面现骇色。 紫衣妇人笑态未改地道, “各位还等什么?” 三人一言不动,恍若未闻,显然不甘心就此离开。 “石猿公”似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逃生的希望,坐在地上,不言不语。 紫衣妇人目注“独眼魔人”冷笑了一声,道: “阁下有何打算?” “区区只作壁上观!” “戏已终场,可以请便了?” “该走时区区会去!” “我再说一句,现在已到该走的时候了…” 蓦在此刻—— 只见“石猿公”伸手怀中,取出一个小小布包,扬手向远处掷去。这一着,出乎任何人间意料之外。 栗呼声中,数条人影同时弹起,凌空抓向那布包。 “独眼魔人”站立的位置,恰好是“石猿公”投掷布包的方向,长长的身影掠处一下子便把布包抓在手中。 紫衣妇人娇叱一声,击出一掌。 “独眼魔人”身形沾地,打了个踉跄,电闪而逝。 紫衣妇人卸尾疾追“魔轿”也跟着冉冉飘去。双怪自知无法与“魔轿”争夺,反折回原地,其中之一负起了那一怪的尸体,另一怪陡地转向“石猿公”狞声道: “老猴子,你害我大哥丧命,你也别想活!” 伸手便朝“石猿公”头顶抓去。 “石猿公”早蓄好了势,他这一番是要引起这群头,以便脱身,一骨碌翻出两丈之外,闪开了要命的抓。 怪人一爪落空“哇哇!”怪叫一声,反手劈出一道如山劲气。 “石猿公”内伤不轻,身形不免阻滞,竟未能避开这一击“砰!”挟以一声惨号,瘦小的身躯被震起丈来高下,摔落乱石堆中,七孔溢血,不动了。 双怪口发厉啸,弹身飞逝。 小野看得连呼吸都窒住了,久久之后,不见任何动静,才从石隙中爬了出来,现场血淋淋的尸体使他心惊胆颤。 “石猿公”手脚抽动了数下。 小野毛骨悚然,看来他还没有断气。踌躇了片刻,走近前去,只见“石猿公”失神的眼,睁了开来,口唇连连拌动,似乎想说什么。 基于人性的怜悯,小野不禁俯下身去,沉声道: “前辈,小可有效力之处么?” “石猿公”木然的眼光,盯在小野面上竟然开了口,声细如蚊,但却可辨。 “少年人…他们…会回头的…” 小野一惊道: “他们还会回头?” “嗯…一定…老夫不成了…请你…把老夫易地埋葬…” “可以!” “鞋…鞋…换穿,快…” 小野不由傻了眼,茫然不解地道: “换穿鞋?” “不…错,快些!” “为什么?” “石猿公”失神的眼一瞪,喘消着道:“快…快…” 小野完全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为什么要换穿鞋呢?但不忍见一个垂死的老人那付急煞相,只好照办,脱下自己的薄底靴,换穿了“石猿公”的双梁布鞋。 “石猿公”干瘦的面皮一阵抽动,道: “一饮…一啄…莫非前…”最后一个定字未出口,断了气,头一偏,死了。 小野智慧过人,立即想到方才“石猿公”所抛掷的必非对方所要之物,所以他才说对方要回头,这双布鞋大有作为,他请自己把他易地埋葬,可能是怕死后被翻尸动骨,既已应诺,便该照办,说不定对方马上会回头! 心念这间,负起“石猿公”尸体,朝谷底驰去。 他怕被那些魔头追上,拼尽了全力,拼命狂奔。 曲径通幽。 小野一到另一道相连的谷中,选了个高亢之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掘成了一个坑,把“石猿公”掩埋,他还没有用指刻石的功力,仅以一方巨石,竖立墓头,成了一座无名坟。 一切停当,已是黄昏时份。 他寻了个洞xue,准备过夜,为了怕蛇虫侵袭,把洞口用木石紧紧堵住。 吃罢干粮,倒头便睡。 见点点星光,看来是子夜方过的时辰。 他开始想到将来的问题,下一步将做什么? 飘零的身世,使他成为游魂,何处是家? 他整整想了半夜,计无所出,前途一片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天亮了,他推开堵住洞口的木石,失神地倚洞壁呆坐。 访名师,习绝艺,出人头地,这是他的目标,但如何着手呢? 他离了洞xue,茫然无主地顺谷道行去。 日头当顶了,他不知走了多远,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眼前乱山业丛杂,野鸟争鸣,这是另一个天地,似乎离混浊的江湖很远了。 蓦在此刻—— 只见一条人影,踽踽而行,不久,隐入一片茂林之中,小野心中一动,回到了现实,刚才所见人影,是何许人物,山居人?江湖人? 他下意识地朝那陡茂林走去。 顾盼间,来到林外,只见古木参天,牵藤附葛,林中隐隐露出一条路的影子,可能是甚少人行的关系,那条小径在落叶积层覆盖下,若有若无。 小野呆立了一会,穿林而入。 他这行动,毫无目的,只是受好奇心所驱使而已。 入林不久,目光扫处,不由心中又是一惊,林中出现了一座败落的古庙。 在这荒山野林之中,竟然还有寺庙,实在出人意料之外,方才所见人影,当是这庙中的人无疑了。 看这古庙虽已败落,但仍可依稀看出结构的雄伟,从眼前的情况而言,这野寺可能已被人遣忘,香火早绝了。 到了庙前,纵剥蚀的泥金匾额上,隐约可辨出是“天王寺”三个字。 门前石阶,大半已被苔藓侵布,石隙里的野草,总有人高,两侧槛内腾跃的泥马,少头没尾颜色消褪,露出了草泥与木架,一只双马童,已不复人的形象,从半开的庙门内望,蓬蒿满眼,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