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_第十三章西路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西路六 (第2/3页)

十来人正灌着酒水。在他们的胸口处,还有几人别着地理学会的徽章,其中有一个明显是胡人的家伙,胸口上却也有一名学会徽章。

    史正志命驿丞带着他的学生去楼上的铺位放行礼,自己却一屁股坐在了那名胡人的对面。很自然的打了个招呼,互相通了姓名——沙里夫。伊德利斯,出身大食,是这支探险队的特邀成员。只费了一点口水,没说几句,两人就熟悉了起来

    “不知伊兄,你们今次要去哪里?”

    “先是敦煌。然后去于阗!”

    “走天山南麓?”史正志有些吃惊“那是大漠啊!”

    “也不一定要走大漠。只是要探探路啊!如今陇右在天山以北的一部分已经属于大宋,而天山以南还没有归附,我们是为大军先行一步。”

    “大理之后就是于阗了吗?”史正志有些感慨。比起前朝,如今的大宋领土,整整扩张了三四倍还多。十几年来连续不断的开疆辟土,其丰功伟绩,放到历朝历代都是值得大书特书。

    如今中原本土之外,在西北有宁夏路、河西路、青海行省、陇右行省。在北方,有九原行省和绥远路,在东北则是辽宁路、吉林行省、辽北行省,以及乐狼路,即占领不过数载的前高丽国,南方则是融交趾、真腊、等为一体的安南行省。而在海外的藩国封疆,还有东瀛、南洋和金洲三个藩属大区。

    但就算有了这么多土地,但如今的官家却好像仍不满足。在攻下了高丽三年后,大宋国中再次响起了战鼓声。全军上下厉兵秣马,下一个目标就是大宋周围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大理。当年太祖皇帝曾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用烛影斧声中的重要角色将大宋的西南边疆定了下来。

    其实史正志很清楚,大宋需要得最迫切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当年从高丽得到的三百万奴工,对于整个大宋对劳力的渴求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虽然天下太平之后,人口数量飞速的增长。但不过举国上下到现在仍不过一亿五六千万——这还是赵瑜免除丁税后,隐户出现的缘故——要想补足劳动力上的缺口还是有些困难。所以赵瑜不断选择开战,只为掳掠人口。

    正厅突然喧闹了起来,一群少年从驿馆二楼的楼梯上走了下来。他们脱掉了身上的斗篷,露出下面的军袍,每一个都很年轻,没有一人超过二十岁。

    “是出来进行行军演习的?”伊德利斯问道。

    “算是罢!差不多。”史正志用着模棱两可的语气回答。

    伊德利斯笑了笑:“带着一群小鸭子出来,可真是不方便啊!”

    ‘小鸭子?!’

    史正志被逗得一笑。回头看了看他的学员们。十几人刚刚进了大厅,现在却又散了,好些人在烽火台中上上下下的好奇打量着,根本还没明白及时休息的重要性。的确。虽然他带的这一队小子,未来必然是大宋军队的中坚,但现在他们确是嫩得连身上的黄毛都没褪去。

    一队学员终于结束了对烽火台的参观,再一次回到了大厅中,找着长桌上的空位,与地理学会的探险队面对面的坐了下来,等着待会儿开饭。几个少年刚刚坐定,就看见探险队中的一人鼻梁高挺,眼窝下陷,看上去不似汉儿。

    “怎么还有个夷人?!”

    “大概是高昌、回鹘的遗民罢?做向导的。”

    十几个少年交头接耳着,不时偷眼去望着伊德利斯。对这一支去探索天山南麓的队伍中有着一个夷人,都大感兴趣。一个才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在皱着眉死盯着伊德利斯,毫不掩饰自己的视线。坐在他旁边的同学推了少年一下“宁钟,你怎么了?没看过夷人,被吓到了?”

    宁钟皱着眉头盯着伊德利斯:“俺好像认识他!”

    “哪里认识的?!”

    “在俺李世伯的家里。”

    “地理学会的那个推荐你上军学的世伯?”

    宁钟的同学都听他说起过他的推荐人,一个走遍东北河山,绘制了混同江流域详细地图的第一流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同时也是拥有皇宋地理学会银质徽章的成员。不过对于李乾的另一个身份,宁钟却是只字未提。不过他很清楚,他的同学肯定有不少人知道地理学会与职方司的关系。

    宁钟点了点头“应该不会错。这夷人身上带着地理学会的徽章,肯定是我在李世伯家中见到的那一个。”

    “皇宋地理学会也开始招夷人了…”说这话的年轻人声音中有着nongnong的不以为然“要是让他们泄露了我大宋的军情地理,职方司可就要骂娘了。”

    “照我说,将夷人都贬做奴工好了,反正他们的头脑跟牲口也差不多。”另一人也在旁边说道。

    少年们七嘴八舌,这时却听着砰的一声响。循声望去,却见史正志正虎着脸瞪着他们。三十多岁的军学教授,在这群还未成年的军学学生眼中,颇有几分威严。他一发火,小子们都不敢说话了。

    在洪武五年剿灭西夏之后,史正志曾经跟随靖安一营远行万里,直抵高昌,将唐时的陇右道的北段【新疆北疆】收复回来。后又在西域征战了八年,直到四年前,方积功升至校尉。被调回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