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神沉思录_四怀定老哥最实用的中国中国股神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怀定老哥最实用的中国中国股神沉 (第3/4页)

才是实实在在的买卖。

    成交量能反映出非常关键的信息,那是其他众多股市分析指标难以办到的。如果投资大众只懂得用价格分析问题,就相当于仅能用一条腿走路。成交量也是技术分析的一部分,是股民大众的另一条腿。国内股市二十多年的经验反复证明:每一次股市重大变盘前,都会伴随成交量的异动。

    在一般情况下,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此时的成交量变化很小,股价也是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运行。此时,研究成交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不易判断主力的意图。只有等到主力开始放量拉升股价之时,才能很快找到主力的踪迹。

    当主力准备进入拉升阶段时,常把成交量图形做得非常漂亮,在一段时间内成交量连续放大,股价慢慢推高,在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价升量增的形态,这个图形越漂亮就越有可能产生大的行情。

    股市就是江湖,前人反复告诫我们:江湖险恶!

    初入市就常听人说,什么指标都可骗人,就是成交量不会骗人。大多数股评人士有这样一句话:放量即是主力进入。每天类似的话总是在大家的耳边回响:“大盘没量,不好。”“这个股票没量,不好。”现在只要到股市中走一走,就会听到不少股民跟着那些分析人士一起喊:“今天没量,不好。”

    其实,成交量是现在股市中最会骗人的一种办法。所谓股票没量就没戏,更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没量才能做底!打开电脑看周线,任何股票哪一天天量不是顶?做庄的人只要用20万股,自己买进自己卖出,对倒20分钟,就足以吸引能看到走势的股民去追涨,效果特好。另外,他们经常利用撮合竞价的伎俩,先挂五笔大卖单,再挂一笔小买单,最后盘面显示出的则是“主动买盘”用以蒙骗投资大众,掩盖真实意图。

    成交量是庄家爱设陷阱的地方,但认出陷阱也并非难事。它的应用要结合股价的四个循环(进庄吸筹——洗盘——拉升——出货)来看就更加清楚了。

    陷阱一:对倒放量拉升,出货阶段常用。利用人们“量增价升”惯性思维,吸引场外资金入场,制造买盘强劲假象,目的就是出货。

    陷阱二:借利空逼杀,建仓后常用。当建仓后,如出现大盘或个股已经持续下跌,这时出现利空消息,主力喜欢放大利空效应,用大手笔对敲,杀跌诱骗心态不稳的散户抛出股票,以达到快速吸筹的目的,震仓时常用这种手法。

    陷阱三:借利好放量大涨。如中报、年报、消息、题材出现之前,人们看好市场,主力借机减仓出货。

    陷阱四:逆市放量,出货时常用。一天股市翻绿,但有“万绿丛中一点红”多数是吸引你的眼球。等你大胆跟进时,也往往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加速下跌,套牢跟进的人。

    陷阱五:缩量小跌,常用于出货。当个股拉升到一定高度,庄家要出货时,庄家用缩量小跌(价量配合是合情合理的)来麻痹人们,让你放松警惕,错失出局机会,一步步掉入深套的陷阱。人们说的“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理。

    陷阱六:高送配除权后的陷阱。高送配个股一般价位很高,人们多存在畏高心理,不会在高位买进,一旦除权,价位下移,主力可借此行情大加炒作。当大量散户买进时,出货的机会就来了。

    看成交量,只需重点关注一点:地量。杨百万说:“主力庄家可以自弹自唱做出各种价量形态,唯独地量是无法靠撒钱做出来的。地量往往表明市场人心涣散,主力连戏都不愿意演了,底部区域大多是在这种状况下到来的,长线投资的机会主要在这里。”地量是相对于大盘处于相对高位的天量而言的,通过历史统计,若是底部成交量萎缩至顶部最高成交量的20%以下,可以认定为地量。在股市各类技术指标里,欺骗性最小的、最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和参数,非“地量”莫属。比如著名的“5?19”行情,缩量是最为明显的,地量后筑成的底部,创造了历时17个月的大牛市。其他的几次底部缩量程度与牛市持续周期,也都可以发现同样的规律。

    最后,特别强调一点:好的技术分析指标只能改善你的交易状态,仅此而已。不要企图单纯使用技术指标来获取成功。

    5。怀定老哥抄底之术

    西方股坛,总有一些人天天盼着“巴菲特挨套”因为这样容易起话题、来新闻。同样在国内,几乎每一次杨百万“抄底”被套都会成为极热的新闻炒点。看来人性是相通的,人心的不地道中外皆有,都想看“股神”的笑话。但这恰恰反映出大多数人的短视。

    2008年年底,在投资大众对金融危机可能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预期下,市场观望气氛愈加浓烈,1800点轻松跌破后,投资者对当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后市调整时间或将更加漫长。英国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中国区总裁表示:“外围市场危机不断恶化,国内经济进一步受到冲击,股市并未到‘底’。”那个期间,看空的氛围一直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然而“舆论一致看空”“证券公司的营业员比股民都多”等迹象,在杨百万看来,却正是“股底”的具体表现。

    当时,不少人问:“股市真的已经触底了吗?”

    “能预计到真正大底点位的人,那不是人,一定是神仙,一定是妖怪!”杨百万情绪有些激动“说老实话,我只知道底部区域已经来临。我没有说现在所有的股票都物有所值,不过目前市场上确实已出现一批物有所值的股票了。”

    那时,杨百万毫不隐讳地说:“我现在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10月24号大跌的时候,我已经买了第一批。除了我原有的中石油,还买进了40000股的交通银行。”如图1-1所示。

    图1-1交通银行周K线图

    与乐观的怀定老哥不同,谨慎的业内分析人士替他算了一笔账:以10月24日交通银行的收盘价4。61元和该股三天后的收盘价4。31元来算,三天已跌去

    6。5%,杨百万买入的40000股亏掉1。2万元,再度陷入“一买即套”的尴尬中。于是“杨百万抄底被套”再次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