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劈头痛斥言辞如刀 (第1/2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劈头痛斥,言辞如刀 这没头没脑的两番话一出,看热闹的人不少就品出了滋味来,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年长的清客看见邓忠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连忙上前回圜,其中一个更是板起脸指责陈衍轻狂胡言,结果却被陈衍一嗓子喝了回去:“你们还有脸说我?能在这儿文会饮宴作乐,你们是沾了谁人的光,受着谁人的礼敬养活,可遇事有谁是真为晋王殿下着想的可怜我大jiejie那样贤惠大度的人,却凭空被小人一次次算计,却没一个人看透点醒” “刚刚讪讪站了一会就走了…汤老,是韩国公府还是阳宁侯府的人?这小子说话虽是气咻咻,可倒有那么一些道理。” 正愣神的陈衍陡然之间听到背后传来这个熟悉的声音,连忙转过头去,一眼就认出了罗旭,顿时大喜过望,急忙叫了一声师兄。而罗旭只是笑着冲他点了点头,随即就不紧不慢地上了前,也不看邓忠那猪肝色的脸,懒洋洋地说道:“邓典簿可要我再报一报你的履历和做官历年来的身家?” “是阳宁侯府的四公子。宜兴郡主教的武艺,韩明益教的经史,虽年轻,可也不是寻常人物,这番话看似气急败坏,其实必然是从哪儿听来的学来的,当然不可小觑”被人称作是汤老的老者沉思了一会,就对那年轻清客说“你安抚一下其他人,我去见晋王殿下。” “要说搂钱,文官们似乎不比勋贵本事差吧?据我所知,邓典簿考中进士的时候,家里总共只不过水田二百亩,如今少说也有三四千亩,店铺数十间,这些都是从哪来的?” “你懂什么,要没有这些人口耳相传,殿下仁善好学,不耻下问的名声能传得那么广?” 陈衍用陈澜所说的法子顺顺当当进了门,原本有些紧张的他立时松了一口大气。顺着甬道进了月亮门,他就看到三三两两的儒服书生正在说话谈天,入耳的之乎者也和诗词歌赋比比皆是,他不知不觉脚下一顿,随即才放眼在人群中找起了人来。 邓忠看了看身后的那几个人,忖度这会儿扛上威国公罗家并没有太大好处,他方才使劲吞下了这口气,恶狠狠地瞪了罗旭和陈衍一眼,厉声说道:“别以为你们能一手遮天” 此时此刻,终于有个五十出头的老者站了出来。见陈衍听了自己的话仍是满脸愤愤然,却不再说话了,他便瞥了一眼颇为狼狈的邓忠,虚手把陈衍请到了一边。三两句一问,得知是阳宁侯府的公子而不是韩国公府的人,他不禁有些诧异,但终究是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年长门子恭敬地问了一句,见来人一句话不说就往里头闯去,他登时愣住了,随即就听到胡同那头传来了一阵马蹄疾驰声。于是,当看见刚刚出口抱怨的年轻门子要拦人,他立时阻住了人,回头一瞥见那边一群随从似的人已经到了,又纷纷下来去照应之前那匹被弃在胡同中央的马,却是守在门前并不进去,他心里顿时更确定了。 “邓典簿人走了?” 陈衍扫了一眼四周众人,突然往前又进了一步:“我还以为那个大名鼎鼎的晋王府邓典簿是什么人,原来就是你这么个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我问你,你懂不懂忠,懂不懂孝,懂不懂夫妻人伦,懂不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咱家殿下待这些穷措大也太客气了些” “你…”见陈衍说着便本能地去捋袖子,那老者连忙又劝说了两句,心里却有了计较。他毕竟一把年纪了,说话又是在情在理,不一会儿就把陈衍安抚了下来,又亲自把人送到了门口。等到回转来,见邓忠已经是不见了,他眉头微微一皱,就招手叫过了一个年轻清客来。 “这位小公子,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还请留心些。” 银锭桥西边的观音庵原名镇水观音庵,本是楚朝初年所建,只由于这是靠近什刹海的宝地,这座观音庵的地皮不免为权贵觊觎,逐渐越来越小。到最后,晋王林泰墉也瞧中了这个地方,买下庵地的一半造了一座慧园。 “陈四公子刚刚骂得可还痛快?”邓忠的眼睛里闪烁着阴冷的光芒,一字一句地说“祸从口出的道理想必陈四公子应该明白,而且我也想附赠一句,别以为耍这样的小伎俩,阳宁侯府就能蒙混过关,天下谁人不知道你们这些勋贵府邸吃人不吐骨头,贪婪无耻搂钱” 不知道什么时候,刚刚被他怒骂过的晋王府典簿邓忠正挡在自己跟前,后头还有几个健硕家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