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简卷三 (第1/13页)
通简卷三 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通则简,冰消日皎。集《通简》。 唐文宗 文宗将有事南郊,祀前,本司进相扑人。上曰:“我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皆有,已在门外抵候。”上曰:“此应是要赏物。可向外相扑了,即与赏物令去。”又尝观斗鸡,优人称叹:“大好鸡!”上曰:“鸡既好,便赐汝!” (评注:既不好名,以扬前人之过,又不好戏,以开幸人之端,觉革弊纷更,尚属多事,此一节可称圣主。) 【译文】 唐文宗李昂将要到南郊举行祭天活动。去祭祀之前,主管官员奏说,已将相扑手带来了。文宗说:“我正在清静斋戒,怎么能看相扑?”侍臣们说:“按旧例祭天前都有观看相扑的项目,相扑手已在门外等候了。”文宗说:“这是想要赏赐东西罢了,可让他们就在外面相扑,完事后就赏赐把他们打发走。” 又有一次文宗看斗鸡,旁边一个优伶称叹道:“好一只大公鸡!”文宗说:“你既然说好,就把鸡赏给你吧!” 宋太宗 孔守正拜殿前都虞候。一日侍宴北园,守正大醉,与王荣论边功于驾前,忿争失仪。侍臣请以属吏,上弗许。明日俱诣殿廷请罪,上曰:“朕亦大醉,漫不复省。” (评注:以狂药饮人,而责其勿乱,难矣。托之同醉,而朝廷之体不失,且彼亦未尝不知警也。) 【译文】 北宋太宗赵光义时,孔守正任殿前都虞候,一天,侍臣们陪太宗在北园宴饮,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与殿前指挥使王荣在太宗面前各论自己的战功,争执起来,很失礼仪。侍臣们请求把他们交给有关官员去问罪,太宗没有答应。第二天,他两个一同到金銮殿上请罪,太宗说:“朕昨天也喝得大醉,胡胡涂涂不再记得有过什么事。” 宋真宗 宋真宗朝,尝有兵士作过,于法合死,特贷命决脊杖二十改配。其兵士高声叫唤乞剑,不服决杖,从人把捉不得,遂奏取进止。传宣云:“须决杖后别取进止处斩。”寻决讫取旨,真宗云:“此只是怕吃杖;既决了,便送配所,莫问。” 【译文】 北宋真宗赵恒当朝时,有一个士兵犯了罪过,按法律应当处死。真宗饶他一命,判决打二十脊杖发配远方。这个士兵高声叫唤愿受剑处死,而不愿服处杖刑。执刑的人把握不住如何是好,于是向真宗奏请处理意见。殿上传宣圣旨道:“必须先服杖刑后,再来听旨是否处斩。”不一会施过杖刑后,执刑者来取圣旨,真宗说:“他只是害怕挨杖刑;既然已经打过了,就送去发配之地,别的不再问了。” 曹参 二条 曹参被召,将行,属其后相;“以齐狱市为寄。”后相曰:“治无大此者乎?”参曰:“狱市所以并容也,今扰之,jianian人何所容乎?”参既入相,一遵萧何约束,唯日夜饮醇酒,无所事事,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醉而后己,终莫能开说。惠帝怪参不治事,嘱其子中大夫窟私以意叩之。窟以休沐归,谏参,参怒,答之二百,帝让参曰:“与窟何治乎?乃者吾使谏君耳。”参兔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安敢望先帝?”又曰:“视臣能孰与萧何?”帝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是也,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夫,不亦可乎!”帝曰:“君休矣。” (评注:不是覆短,适以见长。) 吏廨邻相国园,群吏日欢呼饮酒,声达于外。左右幸相国游园中,闻而治之。参闻,乃布席取酒,亦欢呼相应。左右乃不复言。 (评注:极绘太平之景,陰消近习之谗。) 【译文】 汉惠帝时,曹参为齐国丞相,萧何死后,曹参被召往长安继萧何在中央任丞相。临别的时候,他嘱咐继他任齐相的人说:“要把齐国的刑狱和集市留意好。”继任的齐相问道:“国家的政治没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了吗?”曹参说:“监狱和集市都是安排坏人的场所,你现在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平衡关系,把坏人安置到什么地方去呢?” 曹参到中央继任丞相后,一切遵守萧何原来的法规办事,他自己只是日夜饮酒作乐,没有出台什么新举措,来访的客人们都想跟他谈些事,一到他那里,就被曹参招待喝酒;其间想谈事,又被一个劲儿劝酒,直到被灌醉方才罢休,到底也没能说成什么事。 汉惠帝刘盈责怪曹参不治理政事,就让曹参的儿子、中大夫曹窟私下里把自己的责备之意去问一问曹参。曹窟以休息、沐浴为理由回家,劝谏曹参去治理朝政。曹参听了大怒,怞了曹窟二百鞭子。 汉惠帝责问曹参说:“你为什么要打曹窟呢?这是朕派他去劝你的。”曹参取下帽子行礼谢罪说:“陛下自已掂量掂量,陛下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朕怎敢与高帝相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臣的才干与萧何相比谁更强?”惠帝说:“你似乎比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所说的很对呀。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全国,法令已经订得很清楚了,陛下无为而治,臣等谨守职分,遵循着既定的法令不脱离,不也就行了吗!”惠帝明白了曹参的心意,就对他说:“那你就去休息吧!” 丞相曹参的衙门和相府的后花园相邻。衙门中的属吏们成天在衙中欢呼饮酒,喧哗声音传到墙外很远。曹参的随从们随他到后花园游玩,心里幸灾乐祸,心想曹丞相听到他们的喧闹声,一定会整治他们。谁知曹参听到隔墙的热闹声后,就命人摆席取酒,也欢呼喧闹,和衙中属吏们相呼应,曹参的随从们这也才不再说什么了。 李及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