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夏幺妹炎炎 (第1/3页)
第三十三章 夏日炎炎 (由为您手打制作字数统计:474 赤壁口离江夏渡口不过两三天的路程,待得杨幺醒来时,她已经是躺在了玄观的怀意堂中。 杨幺方要翻身,却觉得腰背处火辣辣一阵疼痛,猛地吸了一口凉气,又觉得胸口一些气闷,顿时大咳不止。 坐在一旁的玄观急忙替她顺气,轻轻说道:“不能动,背上挨了一掌,幸亏你身怀内力,若是平常女子,这一掌就要命了。” 杨幺顿时又抽了一口凉气,忍痛道:“这个义王好狠毒,功夫也高,只怕还在报恩奴之上。” 玄观一变帮她稍稍换了个姿势,让她躺的舒服些,一边道:“报恩奴的武艺是义王手把手教出来的,威顺王是忽必烈的嫡系王孙,他们两个的母妃也是蒙古公主,打小就高人一等,视人命也就如草芥一般,普通的蒙古人也不入他们的眼,当初报恩奴要娶你时,我还纳闷了很久,便是王爷也是觉得奇怪。”说罢,从床头矮几上端起一碗清粥,慢慢喂给杨幺。 杨幺一边吃一边含糊道:“报恩奴比义王可要好一些,这个义王——” “也就你觉得报恩奴还好一些,他在湖广一带有个外号,叫破家王子,专找汉人豪绅下手,抄他们的家,夺他们的产,这阵子他府里又进了十几个姬妾。” 杨幺大吃一惊,顾不得喝粥,道:“那——朱家,朱家怎么样了?”转念又狠狠道:“必是那莆二,为着各处的生意,勾结报恩奴压制汉人豪绅。” 玄观点点头:“你们两家到底是封了万户,哪里是随便能动的?便是你大哥起兵夺了潭州路益阳州也没人吱声。” 杨幺呼了一口长气,玄观笑道:“报恩奴到底还年轻,心思不及义王险恶,对你还是有几分真情。否则也不会急着提亲娶你。”看了杨幺一眼,道:“你也不用担心,蒙古人的风俗是替儿子说亲时,需反复恳求女方父母,以示诚心与尊重,你就慢慢躲着,看他多求几回亲。” 杨幺“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慢慢吃完粥躺下,从此安安分分在玄观府上养伤。 江夏城的春天飞快的过去,到了七八月,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大地上,人人躲或树荫中纳凉。 江夏城南门外地欢喜堂工地上,二万五千名死囚正汗流浃背在烈日下劳作。 不时有体弱的人晕倒在地。 过了一会,工地突地响起一阵锣声,监工在一块音量地上叫道:“歇息一下,按老规矩,一人一碗绿豆汁解暑!” 死囚们顿时精神大振,纷纷散了开来,按吃饭的规矩在不同的地方领取绿豆汁后,寻了阴凉地坐下,一边喝一边歇息。 “这些死囚们倒是过得舒服,爷爷大太阳底下跑了这么远的路,也没人送一碗白水给我!”刘震策马奔过工地边缘,向江夏城南门奔去,嘴里抱怨着。 “玄观办事这般有慈悲心?平日怎地全没有看出来?”杨完者也笑道。“我们还没有出门的时候,他们太一教平了沔阳府的一个山寨,上上下下全部杀光,不过就是为着在他们寨子里发现一匹太一教丢失的马。” 蒋英哼了一声,道:“分明就是借口。那匹马牵回来时我去看了。明明就是我送给…送给她的,骑马的人也是我杀的。” 杨完者哈哈一笑。“你只需记得你什么也没做就好。长江里头的那匹马你也不用惦记了。” 说话间,三人进了江夏城,正遇上一辆竹厢马车沿着浓密的树荫由西向南迤逦而来,四面围着八个太一教的道士,人人避之惟恐不及。 杨完者也不管蒋英如何不服气,慢慢把马放缓,便要避到另一面,突见得马车前的竹帘轻响一声,一个声音叫道:“老大,刘二哥。” 三人具是一怔,互相打了个眼色,策马慢慢靠了过去,竹帘里伸出一只细白的纤手,执着纨扇,将竹帘掀开,露出一个俏丽人影。 杨幺将一头乌黑的秀发盘的高高的,全无一点珠翠,露出长长地项脖,身着葱绿色窄袖衫子薄罗裙,清清爽爽半倚在厢门前,冲着杨完者和刘震微笑,转眼看到蒋英,又转了一副脸色。 “老大,这么大的太阳,你们从哪里回?”杨幺用铜钩将竹帘挂起,从车厢里拖出一个大竹食盒,放一打开,三人在车厢外都觉得一阵冰凉之气,满身燥热顿时一清。刘震一把接过杨幺递过来的一碗冰镇酸梅汁,两三口喝了个底朝天,仰天吐了一口长气,方笑道:“杨四,二哥我嗓子正冒烟,想着要一碗白水,没想到你倒送来一碗冰汁,可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