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_第一百七十七章转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转变 (第2/3页)

县令已经查到凶徒了吗?”

    李泰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抬眼望去,周县令还站立在厅堂中间。李泰心中微微一笑,说道:“哦,周县令怎么还站着呢?坐吧。”

    周维民缓缓的落座,考虑过后,才谨慎的说道:“回殿下,下官不敢肯定是否是抓到了凶徒,所以才来请丁虎去县衙帮忙认人?”

    “抓到人了?”李泰注视着周维民,沉声说道:“既然抓到了人,那凶徒怎么说?莫非是他们不肯承认?”

    周维民苦笑着向李泰拱拱手:“殿下恕罪,这人是有了,也和画像上的人有**分相似。但他们却开不了口了?”

    “开不了口?”李泰眉头一皱,轻轻的将茶盏放在案几之上,冷哼一声:“莫非是人死了?这就是有人杀人灭口了?”

    “回殿下,还不能肯定是杀人灭口,还是畏罪自杀,需要先请丁虎去认一认人,才能让仵作来判断这四个人究竟是如何死的。”

    李泰缓缓的点点头,琢磨了一下,认为丁虎仅仅是认人应该没什么大的危险,才说道:“哦,那就让丁虎去看看吧,也好确定是否那四个凶徒。”

    “不过…。”李泰话音一转,脸上带着好奇的问道:“不过周县令是在那里发现这几个人呢?如果方便的话能否和小王我好好说说?”

    “方便,当然方便。”周县令现在还担心李泰怀疑他随便找几个人替罪,早就想将事情经过仔细说一遍,见到李泰问道,连忙回答。

    原来是昨天一早,在李世民的严旨下,刑部就派了官员将万年县衙和长安县衙捏合在一起。由于周维民已经在丁虎的帮助下,将四个凶徒的相貌画了出来。刑部官员一到,就在刑部的主持下,将画像贴的满长安都是。刑部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根据画像就将海捕公文用四百里加急发了下去。

    这县衙外边的事做完,就剩下两个县衙合力查看乔峥这些年办过的案子。乔峥来到万年县衙由普通的捕快做起,到了现在做到捕头的位置,也在万年县衙干了六七年了,经过他手的案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刑部官员和周县令也知道查看旧日的卷宗不过是大海捞针一样做着无用功,不管是给谁看,这样表面文章也得做下去,特别是涉及到一位皇子,一位当朝尚书,他们这面上的功夫不仅要做,还得做足。

    就这样在翻看卷宗和不断的打发衙役去四处侦察的过程中,当他们以为第一天就这么过去的时候,侯君集亲自来到了长安县衙,很是一番严厉的训斥,并且要求他们在近期破案,还说到有需要他的尽管问询。

    侯君集这一下让周县令彻底摸不清首尾。本来他在听说是李泰和侯君集争斗的时候,心中也和李泰一样认定了是侯君集指使人做的。他心中已经做好了三天之后丢官卸职的准备。他没想到侯君集竟然亲自来长安县衙,虽然没有直说不是他做的,但他也在隐约中听出了侯君集是在为自己自辩。和李泰的想法不同的是,周县令可不认为侯君集在撒谎,相信侯君集不会故意来欺骗他这样一个五品小官。

    周维民一下子精神头就上来了,抱着最后一丝保住官位的希望,周维民查了半个通宵的卷宗,直到天色已经发亮了才昏沉沉的伏案睡去。

    让周维民更没想到的是,当官街鼓刚刚敲过不久,就有一个樵夫来到县衙大堂,说是要领那四百贯赏金。一听之下,本来还迷迷糊糊的周维民立刻精神抖擞的仔细询问。

    当得知樵夫一早去他常去的树林中砍柴的时候,发现树林中吊着几个人。仗着胆子走过去一看,这几个人竟然和贴在村口的通缉画像上的四个人十分相像。一心想着四百贯赏金的樵夫被金钱打消心中对死人的恐惧,再次分辨之下越发肯定是画像上的人物。急切间樵夫一路疾奔就来到了长安县衙。

    周维民听到樵夫的诉说,带领着衙役和仵作来到了樵夫口中的树林。走进其中周维民一眼就认定这四个人就是画像上的人物。一番收拾之下,周维民也顾不得忌讳,直接将四人的尸体抬回到县衙之内。

    安顿完一切之后,周维民心中既是欣喜又是担心。欣喜的是抓到这四个凶徒,好歹也算是给李泰和侯君集一个交代。担心的是,四人一死,想要找到幕后的主使就更难了,他担心李泰或者侯君集不会接受这个结果。左思右想之后,周维民带着这份忐忑来到李泰的越王府,一方面是向李泰汇报,另一方面也是想试探下李泰的口风。

    听完周维民的汇报,李泰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对着身边的文宣说道:“文宣,你告诉洪平带着几个侍卫保护着丁虎,跟着周县令走一趟,看这四个尸体是否是伤害乔峥的四个凶徒。”

    宣应声去前院找洪平,周维民却没有跟随,而是小心的试探李泰:“越王殿下,樵夫还在衙门里等着领赏。下官想请示一下殿下,这份赏钱是按照提供消息的二十贯发放?还是按照抓到匪徒的四百贯发放呢?”

    周维民这样的问就是在试探李泰的满意程度,若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