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_第二百一十一章欺人如欺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欺人如欺天 (第2/3页)

仲大户不收粮食。对平民百姓丰年多收,平常年景少收,即不让百姓完全绝望,又将这根绳子牢牢的系在百吟·小·荡<说>的“屋’广告凡”浔子上。他们上有郑刺史的照顾。下有士仲大户的维概。目茫状告无门,却又不会饿死。无怪乎盘录了百姓这么多年,却依然逍遥自在。

    若不是这场大水让百姓无粮可吃,若不是一时猖狂无忌的色迷心窍,若不是小山的鸣冤告状恰巧遇到了李泰,永嘉县众人欺上瞒下的把戏依然能够进行下去。

    听明白了前因后果,李泰心中仍然有着疑问:“董主薄,本王还有几个疑问。这粮食他们卖到那里去了?每年的户部查验的时候他们又是如何过关的?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同处永嘉县衙之内,为什么你能冷言旁观,而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怎么能够容忍你的存在?”

    董子默一声苦笑:“殿下,有粮食还愁卖吗?这河南府身处大唐腹地,来往的客商极多,这粮食根本不愁卖的。

    老夫网网也说了。廖县令免了这永嘉县内的士仲大户的公粮,有遇到难处的时候他们自然需要帮忙。户部查验的时候这些大户就将家里的存粮拉进县衙粮仓。应付户部的查验。等户部官员前脚一走,他们又将粮食拉回去,一路是损耗由县衙承当。一来一往之间他们既得到了实惠,又交好了廖县令,两全其美的事情,士伸们自然乐得承

    “说到老夫,老夫在这永嘉县衙做事的时间要比他们长多了,乡情里坊之间都已经熟悉了。他们想撵走老夫却是不易。不瞒殿下,老夫也不是任由他们揉捏之人,河南府的长史是老夫的族侄,就是在郑刺史面前,也要相让三分。加上老夫根本不管他们的龌龊之事,也就平安相处了下来

    “那他们就未成拉你下水?”

    董子默点点头:“他们当让不肯放过老夫,金银财物不知道送了多少回,不过老夫年岁已高,胆子又下小,不敢和他们芶且在一起,所以就坚决拒绝了。后来他们见老夫的确不管他们之间的事情,偏安一隅,只管自己分内的事情。渐渐的他们不搭理老夫了,这些年老夫装聋子做哑巴也就过来了。”

    董子默的一番解释也好,内心的剖析也好,李泰在这一番话中听到了苦楚,也听到了自的。自得于未被污秽腐蚀,苦楚于这些年的艰辛。在心中为其可怜而叹息一声。

    叹息过后小李泰缓缓的说道:“你在自怜啊。若说这些年来,你的确有些可怜,不过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可恨就可恨于只顾自身,而未想到这永嘉县的数万百姓。你若是早早为百姓请命。将廖成祥的损公肥私坑害百姓之事告知天下,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见李泰这么说他。董子默张嘴想要辩驳,却被李泰阻止。

    深深的看了一眼老迈的董子默,李泰又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无外乎是说廖成祥上有郑刺史为依仗,下有士伸大户为其依托,权势浩大,相对而言小你人少势微,不敢与其相争,对不对?”

    李泰说出了董子默的心里话,让他不断的连连点头。

    “你糊涂啊!”李泰一声叹息:“你以为眼看着凶徒作恶,而袖手旁观就不是帮凶了吗?你以为你的忍让就能让让他们收敛吗?荒谬!不止恶即位作恶小你的下场是你该得的,是你自己的忍让换来的。我说你活该,你或者认为本王冤屈了你,但你细想,你这下场是不是你自己找

    “老夫明白,心中不敢有任何怨言

    董子默手指着法桌上的一摞账册,沉声说道:“殿下,平官知错了,愿戴罪立功,将他们的罪行公布于天下。下官久在官衙,对这账册之事知之甚清,愿将其整理清楚,以便殿下为其定刑量罪,稍稍弥补这些年来下官的错误

    李泰对着这对账册也很是头疼,虽然这个时代的记账方法很是简单,李泰也能够看的明白,但若是整理清楚却需要很费一段时间。见董子默此时自告奋勇的接手此时,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凝视董子默半晌。李泰说道:“既然如此,我也成全你一回,不过你告诉本王,整理出来这些账册需要多少时间?”

    “回殿下,下官虽然在永嘉县衙被孤立一处,但还有几个,和下官志趣相投之人,有他们的协助,下官有一晚的时间一定能整理出来的

    李泰闻言小紧紧盯着董子默,厉声说道:“本王要的可不是简单归拢账册,还要他们的犯罪证据,包括以往欺压乡里的证据。你一晚的时间可能做到?”

    “下官可以立下文书字据,一定能够做到

    李泰看着法桌上的账册,有看看董子默一脸认真的表情,眼神在两者之间流连许久,最后月白色的大袖一挥,将法桌上的账册全部扫到地上,沉声说道:“那好,就交给你了,给你最后一个待罪立功的机会。但你记住,别说本王没有告诉你,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