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_第二百二十九章病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病重 (第2/3页)

是斩钉截铁,落地

    声。

    李承乾本来也不太相信是李泰告地状,见李泰断然的否认,也就开明愕坡是不是其中有人在捣鬼。 看着李承乾半信半疑的神色,李泰无奈的苦笑一声:“大哥,你想想,若是我想告状,早在两年前就告状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我现在告状又有什么用呢?说白了,对我一点好处也没有,我犯得着损人不利己吗?”

    李泰说的很多,这也是李承乾在心中琢磨不透的地方。李泰的神色表情让李承乾渐渐的开始相信,这个黑状真的不是李泰告的。神色有些缓和了下来,摇头说道:“算了,反正我这毛斥也受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好了。”

    李承乾一一句“算了”表示要结束这个。话题,李泰也不好深究下去不过他心中可不想吃这个哑巴亏。明面上是有人在算计李承乾,但背后也捎带将他兜了进去,这让李泰心中十分懊恼。

    考虑了一下,李泰心中想了一个主意,笑道:“殿下,若是想知道这件事背后是谁在捣鬼也容易。/本书由。78xs。com整理/”

    李承乾眼睛一亮:“四弟有什么办法?。此时李承乾已经相信不是李泰在告状。

    李泰缓缓的说道:“办法很简单。郑瑞翰重新回到了刺史的官位,那么就一定有人在长安为他活动,您去打听一下,是谁帮他的忙。这个帮忙的人很可能就是告状的人

    听到李泰的方法,李承乾苦笑一声:“四弟啊,你说的这点,我也想到了。甚至我都去打听了过了,是父皇下的旨意,我总不能去问父皇吧

    “是不能去问父皇;不过”李泰停顿一下,特意卖个关子,直到李承乾面色焦急,才缓缓的说道:“父皇以前的旨意是“永不叙用”现在又从新启用郑瑞翰。能让父皇改变主意的人可不多,不过就是那么几位,你若是真有心试探,不愁找不到这个人。”

    “是个办法,我回去想想。”

    李承乾应付着李泰,心中却想:“我也知道这点,所以才怀疑到你的头上,凭借你受宠的程度,足以让父皇改变妾意。”

    李泰在李承乾的眼神中猜测出他的想法,心中暗笑:“太子真是聪明过头了,这能让李世民改变主意的不仅仅有我一个,还有个吴王呢

    想到吴王李恪,李泰心中突然一动,想起在越王府中文宣关于那个青铜小鼎的讲述,不自觉中。心中认定了这个在其中挑拨离间的就是吴王李恪。帮助郑瑞翰复职的也是吴王李恪。

    但这话在心里想想可以,李泰却没敢对李承乾说出来,毕竟没凭没据的,不能空口白话的说李恪的不是。

    这两年多来,太子李承乾和吴王李恪之间不能说是势如水火,却也是笑里藏刀。

    自从李恪娶了杨家的女儿杨婷以后一改风流的性子。表面上还是那副温文儒雅的形象,背地中却不停的和太子李承乾争斗不休。偏偏李世民还睁只眼闭只眼的装作不知道,似乎还有些纵容。

    李泰刚刚开始的时候,还在暗地里偷偷的帮了太子李承乾几次,却被李世民严重的警告一番。话里数外的透着不让他掺和到里面的意思。

    回到越王府,对李世民作为百思不得其解的李泰,暗暗琢磨了几天,才恍然大悟。这番太子和吴王之间的争斗。不过是李世民故意引起的,用意就是用吴王李恪磨练太子李承乾。

    说白了,李世民就是拿吴王李恪做为一个磨刀石,来磨练太子这位未来的储君。

    想明白这点之后,李泰就开始闭门不出,在一旁看热闹。有李世民在一边洞若观火的看着。也就不怕二人之间闹出什么大事来,李泰也乐得清闲。

    不过这样一来,李恪心中高兴了,太子却对李泰升起了埋怨。但李泰又不能解释,只能是暗自在心里无言的苦笑。索性时间长了,也就没人在意李泰的旁观了。

    不过李泰心中却认为李世民的此举不妥,万一没有李世民压制不住两人之间的争斗,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李泰也在平日里旁敲侧击的提醒过李世民,却得到李世民装聋作哑,不置可否的回应。久而久之,李泰也就不再多事了。

    李泰心中明白,今天太子李承乾对自己的不冷不热,不仅仅是因为郑瑞翰的事情,也包括这两年他在一边冷眼旁观的抱怨。

    明白李承乾的所思所想。又没办法为自己辩驳,只好默不出声的跟在李承乾的身边,去立政殿探望长孙皇后。

    来到立政殿的时候。长孙皇后身边围了好多人,不仅仅有和长孙皇后忧俪情深的李世民,几个小的包括豫章、李治小兄子晋阳公主,还有还在襁褓中的新城,都在立政殿内。

    长孙皇后正从床头的幔帐中探出一只玉臂,床边,一个花白胡须的太医正在闭目为她诊脉。

    豫章怀中抱着熟睡的新城公主,李治拉着小兄子站在床边,一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