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5页)
"寅畏天命,自度治民*"二句,便合计出一个主意来—— 讲学的大体日子定下之后,两人从书院跑回家来,故意当着如茵的面,大声小气地争执说:文大人是怎样一位改良变法的倡导者,徐大人翰林出身,又是怎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学问家。这次听学的机会真是可遇不可求!那天,一定要早些去占位置…云云。 如茵果然就入了他们的彀中,兴致盎然地向两人打听:"大哥二哥,你们说什么?谁要来讲学?讲什么题目啊?" 如松看了如桦一眼,漫不经心道:"你一个女孩子家的,打听这做什么?总不成也跑去听罢?" "怎么,我怎么就不能去?" 如桦笑道:"嘁!你去听讲?大伙也别听学了!都争着一睹你的芳容罢!" "哼!我偏要跑一趟不可!我倒要看看:谁敢把本小姐怎么样?" 如桦龇牙一笑:"嘻!谁能把你怎么样?看猴子耍把戏,谁能把猴子怎样?喝采罢!三妹,你若真想知道两位大人讲些什么,回来,我可以把笔记借你看看,再对你详细说说讲学的情形。不过,这可有个条件在先:你得帮我做一篇八股才行!" "我才不帮你做什么八股、九股呢!我偏要亲自去听大人讲学不成!" 如松道:"一个十七大八的闺女,跑到男人堆儿里去听讲?不让你给搅得炸了窝儿才怪呢!" "讲学赶在十冬腊月,我扮成男装,又躲在你们中间,有何不可?"如茵辨驳道。 如松沉默了一会儿,觉得此举虽有些冒险,倒也不妨一试。过去,其实三妹也常玩这种把戏:穿着男装,跟他们一起跑到中岳庙去赶会,跑到少林寺看和尚打拳。夹在他们和众位家人当中,倒也没有人识破过。 如松沉吟了一番:"你真想去听讲学么?" "这还有假?" "那我来问你:你可有听课的凭照么?没有凭照,连大门都进不去的!你以为书院跟寺院、道观一样,不拘谁都能随便进去的?" 如茵眨着两只眼睛,定定地望着哥儿俩。 如松一笑:"你若真想去见见世面,我想想法子,或许能帮你弄到一份凭照。你不知道,这次,就连站在讲堂外面听课的人,都有凭照呢!" 如茵咬了咬嘴唇:"好吧!我答应帮你们各做一篇文章!" 如松笑了:"好!一言为定!题目交给你,听学的事,包在我们身上。咳!也不是我敢应承你。三妹,你最清楚,我平生最恼的就是八股!而你呢,又偏偏擅为之。" 如茵恍然大悟!她用手刮着自己的脸颊笑道:"哦!我这才明白。原来,你们俩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儿,竟是生着法子,又让我来做你们的刀斧手啊?" 如桦笑了起来。 如松老老实实地说:"三妹,若人人都似你这般才华横溢、过目成诵的,哪还有个当大哥的老着脸求小妹代笔的理?早就玉堂金马、蟾宫折桂去了!" 如松夸赞得巧妙,如茵顿时喜笑颜开:"八股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用心,照样能翻出新意。好吧,最迟大后天交卷。" "三妹果然七步捷才啊!"如桦赞道。 如松却冷冷地说:"三妹!你别应付我们。这次题目,可是用来应付学政徐大人、翰林院文大人和县学、府学诸位学官大人的!明说了:两位当哥的,这次就是要借船渡海!你若帮我们度了这道坎儿,赶明儿你出嫁时,大哥先许你一千银子的私房钱!不过,你要是没把握就算了!我求梁拔贡梁大学长帮我做一篇就是了。" "为大哥效力是小妹份内的事!这会儿,就算有人拿一万两银子,又能买到刘如茵的文章么?梁大学长的文章就一定比小妹强么?我偏不信!你若信不过我,可以让他和我各写一篇!你们两个任挑就是了!"如茵满脸通红地说。 如桦一竖大拇指:"嗳!这才叫巾帼不让须眉!" 如松笑道:"我的意思是,三妹不必赶得太急!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呢。下月初十以前交卷就行。梁逸之虽肯帮忙,毕竟还是外人嘛!我只有先求小妹的理!小妹这里说不通,才会再转求外人的!" 如茵这才露出笑脸来。 好几天里,不说如茵如何绞尽脑汁、坐了几天又几夜,直到两位堂兄一脸喜色地各自拿着文章去后,总算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是后,便开始盼星星、盼月亮地,总算盼到了两位大人来讲学的日子。 提前两天里,如茵就令丫头把听课那天所需一应各色行头,以及笔、墨、纸、砚等全部准备停当了。自己不放心,又一样一样地查了一番又一番。及至听课的头天晚上,略吃了些东西,一早就歇下了。放床幔子前,又交待丫头:"千万莫忘了——明天清早,自鸣钟一打五点,准时叫醒我啊!" 丫头笑道:"小姐都交待五遍了!" 如茵白了她一眼:"交待六遍,你也少不了还会睡过头儿!" 一面数叨着,一面忽地又翻身起来,再次查看了一番文房四宝,并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男子靴子、暖帽、袍子、坎肩、手套、护耳等物,这才放心地重新躺下。 第二天一大早,一觉醒来,只见窗外天空微微泛明,急忙趴到桌子上瞅。原来,夜来下了一场不算太大、倒是白了一地和屋顶的雪,映亮了窗子! 她划了根洋火,看了看自鸣钟——还差一个多时辰呢!只得重新躺下。觉得刚眯了一会儿眼,猛地就被桌上的洋钟给惊醒了!也不等丫头叫,急不可待地一面唤丫头掌灯,一面就摸黑穿衣起来。待丫头点亮灯、服侍她梳洗穿戴完毕,又从灶房端来一碗热汤。如茵略略用了一点儿,便蹑手蹑脚地溜出了闺房。按如松大哥头天早交待管门的,虚留了右傍一角偏门,吱吱呀呀地推开了,猫儿似地溜出来。她虚掩好门,下了台阶,便来到刘府大门外的城街上。 就着麻麻亮的天色,如茵看见如松和如桦两个哥哥,另有两个心腹家人,几匹备好鞍子的马,早等候在雪地里了。 如松、如桦见如茵头戴一顶护耳漳绒暖帽,一条长围巾将下巴和半个脸围得严严实实地,只露着虎灵灵一双大眼睛。身上是一件青缎子出锋紫羔坎肩儿,里面一件元色的直罗长袍,腰间打着一条黑底红菱的丝绦,足下登着一双麂皮高腰厚底靴。就着悬在大门廊下的灯笼打量,乍看乍是一位风流英俊的公子哥儿! 如松、如桦望着她笑道:"嘿!三弟今儿好精神啊!若不直着眼睛,还真看不出样!" 如茵抱拳拱手地一笑:"今儿大家看的是各位大人!哪有直着眼睛看我的道理?不过,今天小弟依旧烦请两位兄长的多多关照!" 如松笑道:"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如桦加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