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5页)
,身材纤瘦不说,瞧瞧那脸蛋,简直就和个娘们没两样!”同样深感不满的符青峰马上接口。 “你是怎么搞的?居然要玄玉找这种文弱书生来?”与符青峰连成一气的顾长空,干脆将一肚子的闷气全往袁天印的身上发泄“我将他从头看到脚,再由脚看回头,横看竖看,就是看不出他哪像个会带兵的!别说是拿刀使剑了,只怕他就连张弓都拉不开来!” 袁天印好笑地问:“你们不相信我的眼光?” “这一回不信!”他俩异口同声。 - “说到底,你们就是为了行军总管这四字在心里闹疙瘩。”鹬蚌相争,岂料却杀出了个渔翁得利,这也难怪他们会犯不平。 咄咄逼人的符青峰,横眉竖眼地再问:“你说,那个长得像女人的家伙,他有过什么战历?” “没有。”袁天印想了想,很干脆地摇首。 顾长空马上抢过话“那你再告诉我,一个待在文库里的书记官,他有什么能耐?” “尚未见识过。”又再沉吟了一会后,袁天印还是对他们摇首。 “这样你也敢把这种人举荐给王爷?”一脸难以置信的符青峰,愈说嗓门愈是拉高。 “敢。”说到这点,袁天印就很有把握了。 "好,撇去那些不谈。”顾长空一手抚着额,耐性已快被那个不为所动的余丹波给耗尽, “你倒是说说,咱们究竟还要按兵不动几日?” 符青峰最不满的也是这一点“寇匪都已在城外叫阵几日了,难道咱们就继续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不成?” “这个嘛…” 遭两人围攻的袁天印,一手抚着下颌沉思之时,不意往他们身后一瞥,赫然发现营门处站了个他们正在批评的正主儿后,袁天印含蓄地对背对着营门的他们暗示。 “咳咳。”这下可好,也不知这余丹波究竟听了多少。 站在帐门处,默不作声地听着他们批评的余丹波,在顾长空与符青峰双双回过头来时,只是不带表情地走进帐内,而他二人见了他,觉得那股硬哽在他们喉际的闷气,霎时又再次上来了,当下他俩将身子一转,撇过头去不说,也没朝他这个总管行礼。 走至案内坐下的余丹波,默然地瞧着他俩藐视军纪的举止。 “都怎了?”一脚踏进行营的玄玉,好奇地看着里头神色各异的众人。 “参见王爷。”眼见是他亲临,余丹波随即自案中站起接驾。 抬手示意余丹波不必多礼后,玄玉径自在旁我了个位置坐下,而后将两眼望向袁天印,而一看他眼神即明白他想问些什么的袁天印,笑笑地踱至他身旁坐下,附耳对他说上一阵。 听完了袁天印的活,再瞧了瞧里头不太对盘的三人后,明了情况的玄玉只是深感兴趣地扬高了一双剑眉,不但不打算插手道等小事,还很期待余丹波要怎么收拾那两名莽夫。 也不打算插手的袁天印,甚有默契地噤声,同样也不愿排解这种事。 站在余丹波面前,两眼无论怎么摆就是不知该往哪摆的顾长空与符青峰,虽说实在是很想知道余丹波到底打算要按兵不动多久,可碍于颜面,又不愿委下身段去问,在僵持了好一阵后,性子较耐不住的顾长空,忍不住朝玄玉挤眉皱脸示意。 也很想问问清况的玄玉,体贴地顺了顾长空的心意,转首问向正看着地图的余丹波。 “不知总管这些日来,究竟在等些什么?” “风。”入营后就一直寡肓少语的余丹波,在面对玄玉时,总算愿开金口。 “风?”玄玉不解地扬眉。 “卑职在等东南风吹起。”来到玄玉面前的余丹波,毕恭毕敬地回复。 听了他的话后,玄玉与袁天印不约而同地交视一眼,就在此时,行营的帐幕遭风微微吹掀起一角,余丹波颔首向玄玉示意后,大步走至行辕外头抬首望向天际,炯亮的黑眸直锁住天际遭风吹散的流云,当风儿吹扬起他颈畔的发丝时,他微微握紧了拳心。 继续观测了天候一会后,他转身朝一直候在行营外头,随时收到阵前探子报讯后,即向他报告敌军军情的将官扬手。 “启票总管,敌军三万人马,已越过落合沟,预计再过一个时辰,将抵达熊耳丘。” 他迅速做出决定“传左右陌刀将统领。” “是。”得令的将官,立即衔命而去。 行辕内,都想知道他葫芦在卖什么药的玄玉与袁天印,分别来至他的身后,沉着声,准备看他打算怎么办。“参见总管。”奉令而来的河南府左右陌刀将统领,不久后,即跪叩在余丹波的面前听令。 “即刻率两军快马全速出城,半个时辰内,取道绕过熊耳丘至敌军腹背落合沟沟水对岸,两军至落合沟后,以凤鸣箭为讯。” “得令。” “那我们呢?”被晾在一边,什么都没被分派到的顾长空与符青峰两人,纷指着自个儿的鼻尖问。ˉ余丹波回首冷瞥他们一眼, “乌合之众,不如不用。”一个贵族出身,手下养的都是些骄兵,另一个据山为王的山贼,养的全是只会打劫不懂军纪的山贼,他们能成什么事? “你说什么——”当下脾气被惹毛的两人,皆怒抖着眉想冲上前,但却都遭眼明手快的袁天印给飞快地捂上嘴,并使劲地拖到一旁去。 “你打算只用部分河南府守军对付敌军?”全权放手让余丹波去做的玄玉,对他以少击多的战略有些好奇。 “回王爷。”余丹波恭谨地揖手以覆“用兵在精不在多,如此,就绰绰有余了。” 玄玉勾了勾唇角“是吗?” 半个时辰过后,余丹波所等待的凤鸣箭之声,在时限内自远处的天际传来,领着众人来到永嘉城城上的余丹波,远望了已然来到了熊耳丘上的两万流寇人马后,不疾不徐地朝底下吩咐。 “燃烟。” 另一只凤呜箭登时自永嘉城城上劲射上天,在刺耳穿透云霄的箭呜声响彻天际后,埋伏在熊耳丘左侧密林里的河南府守军,即在林里所置放的百来具铜鼎里添上火苗,燃起阵阵气味刺鼻、浓密不见五指的浓烟。 顺着东南风风势,林间疾窜而出的浓烟飞快地抵达熊耳丘,位在丘上的敌军,全数被困在厚重的浓烟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