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放走番子 (第1/8页)
第七章 放走番子 苏东二三人过了小五台山,远处恒山高耸人云,就在一片野林中,于风对苏东二道:“苏兄弟,你送阿全回五台山之后,咱们仍然在老地方碰面,你不会为了你的珍珠,便不顾一切地重回关外吧。” 苏冻二道:“放心,我和珍珠说过,她自会找来的,她叫我不必去找她。” 于风道:“真妙事也,哈…”他拍马驰入另一条山道去了,他的笑声已渐渐地远去,过了一道山岭就不见了。 苏东二对朱全道:“阿全,我送你回五台山去,见了你的爹娘后,有何打算?” 朱全道:“叔叔,我便与父母守在一起,我虽年纪小,却已看穿了,争权夺利只不过一场空。”他带着几分老气地又道:“叔叔也说过,五台山万愚大师的‘大罗汉步’独步武林,我一直记在心里,此次回五台山,求他收留我做他的一名俗家弟子。” 苏东二点点头,道:“阿全,他日你武功习成之后,叔叔有句话要告诉你。” 朱全道:“我一直喜欢叔叔的教导,叔叔的话,阿全必定牢记在心。” 苏东二笑道:“拿刀之人好修行,出刀只杀该杀之人,一旦出刀,绝不手软。” 朱全道:“叔叔,我会记得你的话。” 苏东二不再多说了。他取出笛子,对朱全道:“气功是不能间断的,每天都要练。” 朱全又点头,苏东二又吹起笛子了。 他不会忘记珍珠,他只要一静下来便会立刻想到他心爱的珍珠,他现在吹的便是《怀念曲》。怀念总是令人忧伤的,朱全跟在他后面也低头了。 苏东二与朱全二人骑马绕过“倒马关”那是在长城边上的一个小镇。当年谁都知道,这一段长城是新修的,修成不过五六十年光景。 有人就知道,倒马关住的人有一半是当年修长城之后留下来的,他们在这儿落户生根。远处苍松翠柏,山道十分整齐,有一段山道的两边还植着花树,地上铺的乃是青川石板直往山中延去。苏东二心中轻松,但朱全却是紧张又兴奋的。 二人骑马在山道上,马蹄声清脆地发出“的答”声,传得很远。朱全不时地抬头望,五台山的大庙就快到了,那一座一座巍峨的殿堂,一阵阵传来的庄严诵经声,令人听了心中油然而有忘我之感。就在一道断崖下,山道自断崖遮天的石凿下方往山上延伸,泉水滴下来,马上的朱全心中正自紧张,忽听断崖那面传来一声大笑。 “哈…有酒吗?” 苏东二笑道:“万愚大师,你要喝酒?有,接着了。” 真的玄,只见灰影平飞,中途抄起下落的酒袋,山道上已站了一个大和尚,光景万愚大师果然来了。 朱全立刻下马奔上前去,他单膝一跪,道:“大师。” “哈…”万愚大师笑着拉起朱全来了。 朱全几乎与万愚和尚一般高下了。 苏东二走上前,道:“大师来得真快呀。” 万愚和尚道:“听到笛声,便知道你们回来了,哈…果然是你们。” 苏东二道:“大和尚,你来的正好,我完整地把阿全带到关外,再完整地把他带回来给你,大和尚,我已仁至义尽了,以后的一切,我苏东二不管了。” 万愚和尚一把扣住苏东二,道:“想溜?” “怎么说?” “你为什么把他带进关来,如今天下人人自危,东厂番子成了精,他们杀人像切西瓜,到处在找三王爷,你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他带回来了?” 苏东二道:“和尚,关外我也没有立足之地了,我们在关外惹了祸。这一路回来几千里,我们也过于五关,杀得我也受了伤,非回来不行了。” 万愚和尚道:“麻烦可大了。” 苏东二冷冷道:“和尚,我以为苟且偷生不如披发缨冠、挺身而迎接挑战,去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又何必畏首畏尾,躲在这儿担惊受怕地过日子?” 万愚和尚道:“叫他们去鸡蛋碰石头呀,有勇有谋成大事,有勇无谋就是牛。” 他猛可里喝了几口酒,又道:“你的意思叫我和尚也下山呀。” 苏东二道:“和尚也是人呀,和尚有什么不可以为社稷而出刀的?难道你忘了圣祖当年也当过和尚呀。” “阿弥陀佛,你真会说话。” “可也未说动你这位大和尚。” 万愚和尚道:“人各有志,我爱清闲,苏东二,你别以为我常醉,我清醒得很。”他突然手指半山峰的林子,又道:“你们看。” 苏东二遥望过去,只见有人在那儿练功夫,而且是两个人在过招。 苏东二道:“谁?” “三王爷夫妇两人。” 一边的朱全只一听,立刻抛下缰绳,拔腿便往半山峰上飞一般地奔去。 看着朱全狂奔上山峰,苏东二如释重负地笑笑。 万愚和尚抚掌道:“苏东二,此刻你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了。” 苏东二道:“和尚,这话什么意思?” 万愚和尚道:“人在世上,最快乐,也最愉快的事情,莫过于这个人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你就是完成了这件大事的人,所以你心中必快乐。” 苏东二道:“我完成了大事?” 万愚和尚指着朱全,道:“我和尚见这孩子的动作,便知道你已传了他绝高的武功,他的武功就是你的快乐,而且你这一生只要一想起这件事就会快乐。” 苏东二道:“倒也不假,余下的且看你的了,如果你不出山,那么,你的‘大罗汉步’应可以教他了,是不是?” 万愚和尚哈哈笑了。 苏东二道:“和尚,希望有一天,咱们能联手,咱们如果联手,东厂番子们就头痛了,是不是?” 和尚又是一声大笑,苏东二却拉马走了。 苏东二吹着笛子欲下山,忽听得山上的朱全大声喊:“叔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