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九二章新唐遗玉变 (第3/3页)
八地躺着几名宫女太监打扮的刺客,一只香炉被打翻在地上,阿生正跪在地上,对遗玉解释今晚的事,因看不出她平静的面孔下是气是恼,阿生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么说,殿下早就知道今晚吴王会逼宫,还会拿我来要挟他。” “是。” “今天的晚宴是杨妃安排的?” “是。” 遗玉抬手扶额“那皇上知道吗?” 阿生迟疑了一下,才开口道:“主子说,皇上已有所察觉。” 遗玉抿了口茶,手指压了压突突直跳的额角。 早就觉得不对劲,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李泰知道李恪要谋反,皇上知道宫里有人起了歪心,两人不露声色,各怀心思,等着把这群人一网打尽。 复杂点说,就是李泰从打下安市城后就开始布的**阵,把通敌谋害太子那件事弄的不清不楚,李恪上了钩,生怕早晚李泰都会找他算账,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勾结了大内的禁军,又找了杨妃做内应,决定在今晚逼宫谋反。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泰就等着他自投罗网,空出那个通敌的罪名安给长孙无忌,好一箭双雕,左右不误。 这件事一旦成,李泰就算扫清了登位之路上的最后一层障碍,难怪他会心急,刚回京就逼迫李恪动手。 “行了,起来吧,我又没怪罪你。”遗玉对阿生道。 被蒙在鼓里的感觉不好,但遗玉现在没工夫气恼李泰的隐瞒,她更担心的是两仪殿上这会儿的情况,她出来好半天了,也不知那边解决了没有,李泰会不会在乱中受伤,要知道他肩膀上那个窟窿才好利索没几天。 “有人来了。”一华道,阿生赶紧站起来,快步到窗边开了一道缝往外看,隐约在夜色下看到正往这边跑来的一小队禁卫。 阿生扭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独自到门口去等,片刻后,遗玉就听见了敲门声。 夜深,一场宫变,刚刚拉开帷幕,便又无声落下。 两仪殿中的叛党,包括李佑和昏迷的杨妃在内都被扣押下去,李世民大斥了姗姗来迟的左领禁军,让他们在宫闱内外搜查叛逆残余,最后留下李泰料理后事,先领着惊魂未定的长乐和李佑去了御书房。 御驾一走,李泰带着一队禁军到宫后暖阁接人,然而里里外外找了三圈,都没有见到遗玉人影,阿生和被派去保护她的一凝一华姐妹">也不知去向。 现场并未发现任何打斗的痕迹,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启禀太子,属下又在后殿找了一遍,并未发现可疑之处,请太子示下。” 李泰弯下腰,捡起了茶案上已经放凉的半杯茶,手指摩挲过杯口,闭了闭眼睛,似能感觉到不久前遗玉正坐在这里喝茶。 “继续找。” 丢下这句话,他便转身离去,朝着御书房的方向。 御书房中,长乐和李佑两人战战兢兢地坐着,相比较刚才被李恪拿着手用刀子去捅李世民的长乐,李佑那发白的脸色还算是好的。 “今日殿上之事,没有朕的允许,严禁你们外露。” 纸是包不住火的,谋逆这样的大事很快就会掀起风狼来,可是今日殿上父子之间的谈话,李世民却不希望有更多人知情。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绝对不敢外泄。”李佑立即站起来应诺。 长乐迟他一步,僵手僵脚地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就跪下了: “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尽管她是被逼无奈,但拿刀子对着君主这等大逆不道之举,倘若让皇帝生了忌讳,传了出去,想想后果她就觉得浑身发冷。 “是李恪那逆子做的好事,朕不怪罪于你,起来。” “儿臣谢父皇不罪之恩,今日过后,当潜心静气,到实际寺斋戒一年,为父皇祈福。” 不得不说长乐是个聪明的女人,李恪今日的下场给她敲响了警钟,她不会单纯地以为李泰没有在背后动手脚,到了这一步,她算是看清了以前不愿看清的事,退避三舍,才是求全之策。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李世民不置可否,几次看往门口的方向,在见到秉事的小黄门弯头进来后,手指轻快地在桌面上弹动了几下。 “启禀陛下,太子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李世民对李佑和长乐道:“你们下去,今日太晚,就留宿在宫中。” “儿臣告退。” 长乐和李佑识相地离开,在门口遇上李泰,一个行了礼,一个低下头。 两人走到不远处,就听见御书房的关门声。 李世民看着在他面前跪下的李泰,不紧不慢地问道: “皇儿这是作何?” “求父皇将人归还。” (今天发大章,如易明天再更,亲们不用等新文,另外,谢谢对新文关注的亲们,这一次会写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给大家。PS:新唐的番外会采纳读者的意见,有想看的人物或部分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第三九二章宫变 第三九二章宫变,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