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第2/3页)
买了一盒彩笔和一刀A4纸回来。 在路牙子一坐,拿笔在眼前算了下比例,开始下笔写写画画。 脚边的纸团又堆积起来,彩笔散了一地,武音坐累了,又盘腿直接坐在了地上,这么一看确实很没形象,路过人经过都免不了侧目看一眼。 连带对面的婚纱店员工都跑出来看了一趟。 夜渐深,临街商铺陆续关门,武音在路灯下坐的双腿发麻,画出来一副尚算完整的图稿。 “这是婚纱?” 武音扭头居然看到了全副武装的胡颖。 大风衣包裹着纤细的身躯,长发披下来,戴着鸭舌帽,脸上是浓妆,不是赶去酒会就是从酒会刚下来的模样。 她冲武音笑着,又问了句:“你在路边画婚纱?” “不算,”武音立起画稿给她看“有这类元素,但基本算不上纯西式婚纱了。” 胡颖不懂这些,点点头:“蛮好看。” “你怎么在这?” “平面拍摄刚结束,正准备赶下个通告,路过这边正巧看到你了,过来打个招呼。”胡颖指了指街对面“罗老师也车上,今天我车坏了,借机搭个顺风车。” 说了没几句,胡颖回了车上,武音则把垃圾一收,往另外的方向走。 开车的是陆科,小助理坐副驾驶,胡颖跟罗清培则坐后座。 听了胡颖的描述,罗清培大致知道武音是在干嘛了。 “类似婚纱的款式?” “嗯,画的还很好看,没想到罗老师meimei还有这手艺。”胡颖说。 罗清培低声说:“她比较喜欢服装设计。” 原本不出意外现在她可能已经是一名很出色的服装设计师了。 到家后,罗清培去敲武音的门,发现她还没回来。 距离路上碰到已经过去两小时,罗清培想了想还是给她去了一个电话。 彼时武音正在一家特色小吃店里,非常古风的装潢,连带服务员都是古代小二装扮。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对面坐着衣冠楚楚的叶行舟,以及疑似叶行舟的女友的小姑娘。 这样的场面并不是来自巧合,人生没有那么多巧合和偶遇。 在她跟胡颖分开后不久接到了叶行舟的邀约电话,武音拎着乱七八糟一堆纸和彩笔,灰头土脸的站在街头,听到叶行舟在那边说:“好久不见,有时间出来聊聊吗?” 武音不论是从形象还是状态都不太适合见人,但对着这个男人她吐不出拒绝的语言,怂怂的应了下来。 由此有了现今这一幕。 见到人喊了一声师兄后,武音就没敢怎么搭话,现在更是坐立难安的一个情况,手机响时她很有谢天谢地的冲动。 “不好意思,我去接个电话。”她捞着手机跑了。 叶行舟平静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直到人没了才收回。 身边的谢智笑说:“学长,为什么她刚才叫你师兄?” “因为人人都叫学长,她想搞点特殊。” “她好像很怕你。” 叶行舟愣了下,沉默着没说话。 片刻后,武音重新回来。 谢智笑着问了声:“家里人来催了吗?” “嗯,我哥。” 叶行舟:“罗清培?你哥?” 说完,他轻笑了下,捞起杯子抿了口水,想到什么又笑着摇了摇头。 气氛开始变得奇怪。 谢智小声说:“怎么了?是哪里不对吗?” “没有,”叶行舟放下杯子“想到以前的一些趣事而已,没什么问题。” 他看向脸色有点不太好的武音,淡声道:“多年不见,你变得比以前宽厚了。” 当年的事叶行舟也是亲历者之一,罗清培缺德的将武音毁的爹妈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几年后的现在武音还能平和的唤人一声“哥”确实不容易。 然而与对方此时的云淡风轻相比,自己多年的耿耿于怀反而显得可笑起来。 临结束时,叶行舟说:“这次我会在国内呆半年。”他给了武音一个私人联系方式“有空多联系。” 武音将号码存入通讯簿,但她想自己应该是用不到的了。 筹划张雅菲的系列常服上市的同时,武音开始每天画中西式元素相结合的礼服,带着浓郁中国风的盘扣、刺绣、青花瓷纹样掺杂进西式蕾丝雪纺礼帽等等。 她将一些能想到的元素全部罗列在纸张上,然后挑拣着其中几样做拼凑,尝试着绘画出各种款式形态。 这些设计图稿全在私底下进行,没给任何人知道,也没让任何人看过。 没有人做评判,没有群体能给出反应,武音也就不清楚自己的设计实力究竟怎么样。 当然设计这种东西本身就没有什么框架,任何作品在属于它的设计者眼中都是最出色的。 武音就钻在一个自己想要的感觉中无法自拔,没去考虑这些作品最后的去向,只一个劲的想把它们给画出来。 后来时间一长,手感越来越好,画稿越来越顺利,武音隐约有了点学生时期的拼劲,那种被掩埋多年的热血和亢奋蠢蠢欲动的冒了头。 又是一个深夜,罗清培结束一个临时电话会议后出来,见武音门缝里还有灯光泄露,过来敲门。 门是虚掩的,一下就开了,武音靠床坐在地上,仰头睡死过去,地上铺着大片半成品画稿。 罗清培随意扫了圈,拿了桌上整齐叠放的画稿过来看。 都是成品,已经上完色,右上角贴着便条标注着款式特色以及日期。 因为色彩用的重,视觉比较强烈。 罗清培放下稿子,绕过去走到电脑前,敲下键盘,电脑屏幕瞬时亮起,显示的也是画稿内容。 他快速游览了一遍,发现已经全部扫描进电脑,随后从口袋掏出U盘将资料全部做了拷贝。 将电脑恢复原样后,罗清培轻手轻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