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_第九十二章倒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倒戈 (第4/4页)

而过,浅水清猛然抬头:“朱将军,怕是要让你失望了。”

    朱丹心一楞,浅水清突然向前走上三步。

    他对着那五千将士大声吼道:“我是浅水清!你们的暴风主帅,你们即将效忠的人!现在,所有人听我号令,收矛,归刀!”

    “哗!”一幕令人震骇的场景出现在朱丹心的面前。

    所有士兵同是将手中的长矛放下,刀剑入鞘。

    “全体转向,后队转前队,目标苍天城,出发!”

    五千将士同时迈起有力的脚步向后急转,向着苍天城方向迈步。

    “不!”朱丹心高叫起来:“你们是我的兵!”

    浅水清用同情的眼光深深扫了朱丹心一眼:“朱将军,天风帝国的每一个士兵,都已经属于我了。”

    朱丹心怔怔地望向浅水清。

    他终于明白浅水清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无法随着权力的剥夺而失去的,那便是威望。

    巨大的威望!

    只要一句话,所有的士兵便皆愿意为浅水清去慷慨赴死,这是浅水清用敌人的血与rou征杀出来的,不是一个新登基的皇帝凭借自己的身份就可以强行压制的。

    浅水清再次用一个奇迹般的行动告诉了所有人,什么才叫战神。

    不需要任何解释,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美化自己的说词,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命令,所有的士兵,自然都会听从,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

    鲍孙虎可以剥夺他的权势,却永远无法剥夺他在士兵心目中那巨大的威望与号召力!

    …

    天风历114年,9月14日。

    浅水清走下雪莲山。

    朱丹心奉命诛杀浅水清,所带将兵却因浅水清的一个命令而毅然倒戈。

    山脚下的六万围困大军,见到浅水清的军队开过来,纷纷跪地祈降,加入到浅水清的一方。大军一路所到之处,便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

    浅水清一路所经,未打一仗,不经一战,所有天风军队尽皆归顺。

    鲍孙虎先后派出多支部队试图围剿反叛军,但围剿部队只要到了浅水清的身边,就马上转化为浅水清的部队。

    浅水清的身边由几千人迅速发展壮大,变成数万,数十万人,一路直趋苍天城。

    大军所到之处,各城各地主动开关献城,浅水清挟不败威名,无人敢触其锋芒。士兵服其威,将军惧其强,浅水清一路所至,望风披靡。

    与此同时,暴风军团,雪风军团,鹰扬军团,翔龙军团,止水军团等天风主力军团尽皆响应浅水清号召,打出“昏君不仁,征讨无道的旗号,于各地发起反戈一击。

    仅仅是数日时间,苍澜在帝国的统治便已走到穷途末路

    …

    他说:“我就是你们的皇帝拿破仑。现在所有人听我号令,全体向后转!”

    所有士兵同时遵照他的命令行动了。

    威望是军事统帅们可以纵横天下的砝码,没有这份威望,再天才的统帅也无法获得一次次的胜利。当统帅需要士兵们决死战斗时,是这份威望支持和激励士兵,让他们相信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能取得胜利。这种威望就象是一把双刃剑。它赐予军队强大的实力,也使得军阀势力庞大,内部不稳。

    用古语评价这种威望,每一个拥有这种威望的统帅,最终都是拥兵自重的货色,用中国现代语言来解释,那便是山头主义。

    我们无法确定这种威望到底是好是坏,军权过高者,内部不稳,文权过高者,军力薄弱。比如宋朝,文人永远高于军人一头,这使得宋朝政治稳定,军力薄弱。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是打下来的天下,而是抢的柴家天下。因此对内部军权看守极严。但结果就是被外寇侵犯

    所以天风帝国的君王我设定为必须拥有成为最高统帅的经历,所图的不是兵权,甚至不是军事经验,恰恰就是这份威望。因为就某种角度而言,苍黎也是抢来的天下,只是他没有选择走赵匡胤的道路,而是通过培养出色的接班人,直接将军权抓在自己手里。这一点。。其实和咱们中国现代政治结构很相似哦。呵呵。

    而浅水清的造反,其实就是最终结合了陈桥兵变与拿破仑复辟两者后所写出来的。他的成功,在于苍野望死后,军权上巨大的真空期。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真正在声望上代替浅水清的人物出现。这就意味着他的一呼百应。就此点而言,本情节丝毫不YY,完全符合人性真实。至于那五千精兵到底是实现收买沟通好的,还是临场发挥…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我更愿意那是后者,但总觉得应该是前者。

    可惜的是,这段内容本应当是我提纲中最精彩的部分,在我计划里应该是磅礴大气,气势恢弘的,是充满跌宕起伏,儿女情怀的,浅水清的造反,士兵们的倒戈,均有一种被迫的无奈。

    但最终写着写着,却成了阴谋家的算计。

    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我笔力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存稿,写一章传一章,很多内容被迫根据前章节走,最终走到这一步。而我本人是不习惯在发出一章供大家看过后再作修改的。

    凡是发出去的章节,我统统不做任何修改--错别字例外。

    所以说我是很遗憾的,故事的结尾,本不该是这样的发展。

    我只写出了它的期待中的结局,却没有能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出的意思。

    就这一点来说,天风的收尾,是很遗憾,很令人怅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