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4页)
第一章 雪不停地飘落,洛阳城仿佛覆盖了一条银白色的厚毯子。 照理说,这种风雪交加的日子,多数人都会窝在被里.但其实并不然。 雪地上充满深浅不一的车迹、马蹄印,络绎不绝的人潮全涌向“媒仙馆” “让路!不让被烫死活该!”单手高举托盘的伙计从厨房边叫边走出来。 隔着一条街,正对媒仙馆的是间老字号牛rou面店,牛rou多筋大块,汤液鲜美,虽然此刻正值中午,店里却只有一桌客人,就坐在靠门的位置;这个位置算是最差的位置,天热时灰尘滚滚,天冷时寒风刺骨,聪明的人绝对不会选择坐这儿。 “请趁热吃。”伙计放下三大一小的阳春面后,反正闲闲没事,干脆就偷偷打量起那桌的客人。 那桌总共只有一位姑娘跟一个壮汉,面孔陌生,眼神疲累,裘衣脏兮兮,看样子是远道而来。 两人的坐姿都是大刺刺的,壮汉这么坐是无可厚非,但姑娘家一脚踩在椅上,下巴搁在支起的膝盖上,实在很不雅观。 种种迹象显示,他们八成是一对——私奔的野男女! 面前盘子已经空无一物的壮汉,长得方脸大耳,握筷如握刀至于脸朝着大门的姑娘,容貌姣好,白皙的脸蛋挂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微噘的小嘴似乎在生闷气,放在她面前的茴香花生早已结了一层薄冰,难道她嫌花生不好吃? 茴香花生可是牛rou面店的招牌,外面裹了一层加了独门配方的面衣,咬起来清脆可口,外面吃不到,最重要的是——免费。 这是每天前三名客人才有的特权,若不是媒仙馆摆设宴席,影响到店里的生意,不然她想吃还得花钱买呢!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看小姑娘这么挑食,恐怕是她死缠着壮汉吧?! “小扮,请问那么多人去媒仙馆干啥?”脸朝着门外的小姑娘突然问。 “今天是媒仙金盆洗手的日子,城里的大人物都应邀去观礼。”伙计说。 问话的戚彤嘴角漾出一抹淡淡的冷笑。“这么说来,媒仙馆将从此关门大吉喽?” “姑娘是外地人,有所不知,幸好媒仙有子可以传衣钵。”伙计有问必答。 戚彤撇撇唇。“不过是作媒而已,居然自称神仙?!真是一对狂妄的父子!” “媒仙是当今皇上封的。”伙计双手一揖,脸上充满敬畏的神情。 “没听说过。”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显然真正狂妄的人其实是戚彤。 “五年前,吐蕃王子妄想娶公主,皇上不肯,可是又担心会发生战事,于是便下旨,如果哪个媒人有拒婚的办法就赐号‘媒仙’。”与其说是看在客人至上,倒不如说是害怕壮汉的拳头,伙计才会娓娓道来。 听伙计这么一提,戚彤也想起来了。五年前,黄沙滚滚的边城确实风声鹤唳,士兵从清晨cao练到黄昏,夜晚还有宵禁,就算她偷溜到外面,却没半个人陪她玩,每个人都像老鼠似地躲在家里头,闷得慌。 士兵说是皇上的旨意,要边城加强警戒,为此她还特地塑了个泥人,并且在泥人的肚子里下咒,每天祈求老天爷解除警戒。半个月后咒语果然应验,她又顺利回复以往捉弄人的生活,直到现在都没人知道那个泥人有名字,叫——皇上。 皇上是出了名的铁公鸡,枢钱如枢脚,对有功之人向来只给口头奖励,她家的墙上就贴了好几张皇上亲手写的感谢状,什么躬忠体国、英勇神武、叱咤风云… 全是些只能看不能吃的废话。 还有,她把那些感谢状拿去市场叫卖,居然无人问津?! 那是当然的,把皇上的墨宝当成大白菜买卖,传出去不被砍头才怪! “算他狗屎运好!”戚彤语气充满不屑,认定皇上和老天爷都有眼无珠。 “有了御赐封号,媒仙从此爱惜羽毛,一年只做三次媒。他可不是随便什么王二麻子请得动的,光是谢礼就至少百两银子,还要用八人大轿扛他,一路上还得敲锣打鼓,派头比高中状元还威风。” 戚彤嗤之以鼻地说:“收费这么贵,应该改叫他媒匪!” “小扮,再来三碗阳春面。”一旁的壮汉方果瞬间已吃完三大碗阳春面。 “不用了。”戚彤急忙阻止,转向面对方果。“你就知道吃,吃死你最好。” “我还饿…”方果摸着扁平的肚子,三碗阳春面不知吃到哪去? “照你这样吃下去,今晚住哪?”戚彤眼一瞪,方果赶紧低头认错。 “是我不好,你别生气。” 堂堂男子汉原来是虚有其表的软脚虾引真是可悲。 由此看来,他们两人手头拮据,再加上戚彤对媒仙大大不敬,伙计早就看她不顺眼,若不是身旁的方果孔武有力,伙计真恨不得扁她一顿! 这时伙计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把他们骗去媒仙馆,那里人多势众,就算壮汉再怎么勇猛,双拳也难敌群猴。 于是伙计不怀好意地开口道:“算你们运气好,媒仙馆请的是流水席,要吃多少有多少。” “我们跟媒仙素昧平生,我们去白吃白喝好吗?” “媒仙最喜欢帮助穷困潦倒的异乡人。” “小扮,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媒仙尊姓大名,这样去才不失礼。” “除了尊称他媒仙之外,我们又称他司马老爷,本名没人知道。” 果然是姓司马!戚彤脸上有种毫不意外的神情。 是的,她知道他是谁。 司马义,二十多年前只是个一文不值的小小译官,却在一夜之间不知去向,谁会想到现在的司马义,不但是个受人敬仰的媒仙,还拥有一栋毫华得不像话的媒仙馆,他是怎么赚的? 有问题!大大有问题! “买单。”戚彤抛了六文钱在桌上,起身太猛,椅子顺势一摔。 “姑娘,六文钱不够买单。”伙计使了个眼色,五、六个伙计一起围了过来。 “价目表写着一碗阳春面两文钱,你当我不会算术吗?”戚彤气唬唬。 “两文钱是小碗的价钱,大碗要另加一文钱。”伙计手指一弹。 顺着他那有如鸡爪的手指,望向挂在墙上价目表的最后面,贴了一张蚂蚁才看得见的对联,上联写着“物美价廉”,下联写着“大加一钱”,好一家黑店! 去过菜市场的人都知道,买菜一定要讨价还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