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6页)
第三章 搬家的一天,不平的事又发生了。我发觉负责搬运的苦力把我和三个孩子的东西全搬到天台上去。 天台上另搭了间锌铁的房子,那是五十与六十年代在本城相当流行的。举凡拥有天台业权的人,都必定潜建一问木筑的或锌铁房屋,或自用,或分租给一些比较贫苦的人家,总算地尽其用。 我就觉得不满和奇怪,抓着其中的一个苦力问: “喂!吧么把这些家具杂物抬到天台去?要放到四楼去才对。” 苦力瞪我一眼: “真是五时花六时变,刚才抬到四楼去,又嘱我们运上天台来,究竟你们主意定了没有?” “定了,我是金太太,当然是由我做主。” “一共有多少位金太太?我们都搅不清楚,总之,都是金太太吩咐我们的,听谁的?” 苦力自肩膊上扔下了东西,把条脏毛巾往脸上一擦,没好气瞪我一眼就走了。 我冲到四楼,刚好见着健如,揪着她问: “是你的主意?把我们一家几口的行李家具都搬到天台那锌铁屋去?” “大姐,你孩子多,天台空旷地方大,正好合用。”健如并不讳言,竟如此直率而无愧地答我。 “嘿,你这是人讲的话?”我咆哮。 “大姐,别栽了一次,就浑身是火。”健如得意地答“你若再不心平气和地跟我们相处下去,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不是吗?如果你老早听我劝,不跟旭晖争夺耀晖的监护权,到今日,就不至于囊空如洗,还捞一餐闲气。既是坚决要跟大伙儿住在一起了,我们也欢迎你。但,住到这儿来还要斤斤计较的话,是逼着人跟你又打官司去了,何必呢?” 为什么金信晖那次交通意外,不把她一起撞死了算数? 或者死的人是我,由着金信晖活着与她双宿双栖,我还好受一点,反正不知不觉不闻不问,重新为人。 如今,这幢金家新房子内的人,是吸血的恶魔,直逼我吐尽体内最后的一口血为止。 我完全明白方健如的意思。也只有完全地屈服。 金旭晖把四楼及天台分给了我这一房,再由我和健如来分,照道理是我占大份,她占小份。然而,她分明恃着有旭晖、惜如甚至三姨奶奶撑腰,硬把我逼上天台去。要跟她彻底理论,怕只有诉诸法律一条路。 今时今日,我还怎么敢? 人穷志短,千古不易的道理。 别说口袋里没有这个本钱,就算再输一口闲气,对我也会不堪刺激。 健如嘱我心平气和地跟他们相处下去,不是没有道理和深意的,因为她知道自己胜券在握。 在那“新居”之内,我呆坐了一整晚。 锌铁屋顶覆盖下的房子,完全没有间隔,光秃秃的大概有五、六百尺的地方,就是我们母子四人和牛嫂的栖身之所。 牛嫂坐到我身边来,长长叹一口气问: “大少奶奶,我们连如厕,是不是都要走回四搂去了?” 我拍拍她的大腿,轻声道: “牛嫂,以后要你辛苦了。” 只见牛嫂竭力眨着眼睛,阻止要掉下来的眼泪。 我感动了,一把抱住她。身边有个为同情怜悯自己而落泪的人,今日对我似是捡获一箱子的黄金。可恨的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人少,站在自己敌对一方的人多。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势孤力弱,备受欺凌。 就在搬进这大宅来的一个礼拜后,有天半夜,咏琴忽然醒了,抱着肚子喊痛,牛嫂起来说: “来,来,别闹别哭,带你上一次厕所就好了。” 牛嫂领着咏琴出去,好一会才回来,哭声更盛。 我微微着慌了,亮了房子灯,只见女儿扑到我身上来,我只悄悄地抱了她一抱,就颓然把手缩回来。 抬头看到了牛嫂那欲哭无泪的表情,牛嫂说: “叩了半天的门,说咏琴要上厕所,楼下说不开就不开,细少奶奶在里头喊: “‘半夜三更,扰人清梦,天台多的是地方。’”听了这话,我的心开始缓缓粉碎。 牛嫂继续说: “我原想带咏琴再下一层楼,就怕都是他们的人,后果不过如此,正犹疑着,咏琴就忍不住拉了。” 咏琴一直在哭,断断续续地说: “mama,mama,我不是长大了吗?老师说长大了的好孩子,再不会撒尿拉屎了。” 我无言。 翌日,牛嫂问: “大少奶奶,我伯他们还有别的更离谱更厉害的招式要欺负我们。你看,昨儿个晚上就是一例,这几天,从摇电话嘱我们到楼下去吃饭,到我们踏进三姨奶奶的饭厅,他们饭己吃了一半,活脱脱我拖着咏琴几个,是叫化子来了,让他们施舍,吃他们的残羹冷饭似的。开头我以为自己敏感,看来不是了。” 牛嫂又讷讷地问: “大少奶奶,我们要不要搬出去?” 我摇头,咬了咬下唇,很坚决地说: “不,我决不搬出这幢房子,要搬出去的话,是他们搬,而不是我搬。” 牛嫂微微叹息。 “牛嫂,”我握着她的双手“你给我做见证,今时我方心如说了这番话,是终于要实现的。” 现在搬出去,不只是遂了他们的心意,而且没有立锥之地,更缺了保障。在此再苦,仍算有瓦遮头,这对我和三个小孩是绝对需要的。 金旭晖他们没有预料到我舍得倾囊以能搬进这房子来,紧随着他们身后斗到底,不肯退缩,因而既气愤又无可奈何,就用尽这种种的小人动作,希望迫我忍无可忍,拂袖而去,他们就可以更为所欲为了。 我才没有这么笨。我会一忍再忍,深信总会有一日,我的韧力无敌,反败为胜。 我对牛嫂说: “去叫个木工来,在屋子旁再多搭一间小房子,放进木桶,作厕所用吧!其他的一切,你就算看在我和孩子的份上,迁就一点。” 牛嫂点头,道: “连你都肯忍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