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琵琶秦腔皆不如意劳动号 (第1/2页)
第二十五章 琵琶秦腔皆不如意 劳动 平江伯陈瑄前脚刚走,兵部都督周长就风尘仆仆地从山东会通河工地上来到了金陵教坊司。 周长进门就咋呼:“我要找最好的歌妓、乐妓,快给我找来!” 奉銮官出来,看着周长的打扮,是一个武将,就嗔怪地说:“来这里咋呼什么?你见谁像你这么高声大嗓,就像上朝似的!怕别人不知道你到教坊司似的!” 周长说:“我是专门来找歌妓的!” 奉銮官生气地说:“知道,知道,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没必要这么显摆,对将军自己影响不好。” 周长大大咧咧地说:“嗨,对我怎么不好了?我受工部尚书宋大人委托,为会通河的民工们来拉几个弹琴唱曲儿的,去慰问河工,你倒说说,有什么不好?” 奉銮官说:“好,好,很好,一点儿都好!大人是要清倌人,还是红倌人?” 周长说:“什么清倌人红倌人,给河工唱曲儿,就是我们要的人!” 奉銮官问:“您和宋大人不要两个陪着的?” 周长生气地说:“嗨,你们这里净弯弯绕,宋大人和我忙得要死,还给我们开玩笑,宋大人他不是那样的人!” 奉銮官说:“这好办。我派最好的乐妓和歌妓过去。” 周长说:“这不就完了嘛,怎么黏糊呢?一点儿也不痛快!” 晚上,会通河工地上,搭起了台子,汽灯把台子上下照得雪亮。 河工们听说是从金陵请来的皇帝身边的歌妓,都想看看稀罕景儿,他们蜂拥而来,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 灵芝和几个歌妓走上台来,调调音弦,开始弹琴唱曲儿。 宋礼、周长和潘叔正远远地看着,宋礼高兴地点头:“不错,民工们来的可真不少!看来,周都督这次不虚此行!” 周长余怒未消:“嗨,那里的人啊,黏糊死了,问我们要清倌人红倌人,还要给宋尚书和我带两个陪着的,你说什么意思啊?” 宋礼问:“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啊?” 周长说:“我哪里知道这些啊?哎,宋大人,你原来不是礼部侍郎吗?就管着教坊司,那你说说,是啥意思?” 宋礼神秘地笑笑,说:“老夫无可奉告。” 周长急了,抓住宋礼的衣领,问:“你说说,是啥意思?” 宋礼说:“你兵部又不管礼部的事儿,问这干嘛?” 周长说:“我偏要问!” 宋礼说:“子曰,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周长说:“我是粗人,带兵打仗的,别给我讲那些弯弯绕儿!” 宋礼只得说:“这都是教坊司和秦淮河妓院里的黑话,这清倌人呢,是只卖艺不卖身,红倌人呢,是既卖艺又卖身,知道了吧!” 周长臊得低下了头:“这都是什么事儿呢?礼部怎么能干这事儿呢?” 大家哈哈大笑。 台上,灵芝弹开琵琶,低吟浅唱,唱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可是,在这空旷的旷野里,唱曲儿的声音实在是太小了,那琵琶的伴奏声音更小。一曲未罢,挤在外面的河工们喊道:“声音太小了!听不见!大声点!” “里边儿的,你们能听见吗?” 里边的喊道:“能听清,可是听不懂!” 二迷糊从里边挤出来:“不听了!像蚊子似的,也不知道哼哼的啥?那皇帝老子就听这东西?还不得一会儿就睡着啊!”大家哈哈大笑。 后来,民工们高喊:“不过瘾,来段荤的!” “来段俗的!” 宋礼发愁了:“怎么会这样啊?这可怎么办啊?” 潘叔正说:“各位大人,我有法子,明天,我安排当地唱小戏的,荤素都能行!” 宋礼说:“我倒忘了,这是城里达官贵人和文人学士听的东西,河工们怎么能听得懂呢,惟献,你就安排当地唱戏的!” 潘叔正想了想说:“我记得本州有许多村都有唱戏的,这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颜开说:“潘大人,我好像听说我们汶上李屯村就有一个小戏班,咱们明天去找找看。” 潘叔正不愿意和颜开搅在一起,说:“你去找,还是我去找?” 颜开一想,这事儿又没有什么油水,就说:“当然是同知大人亲自去找了。” 第二天,潘叔正来到汶上李屯村的工地,一问,还真找到了李大嘴的戏班子。 潘叔正向李大嘴请求,晚上给河工们唱戏,李大嘴说“我要问问我的弟子们,他们这几天,都说累死了!” 潘叔正说:“我等着,你去找他们商量吧。” 李大嘴找来了一帮子弟子们,一起来见潘叔正。 二迷糊说:“大人,不是我们不唱,我们想唱来着,可是天天累得散架,困得要死,铁人也受不了啊!”大家一起跟着起哄。 潘叔正说:“你们几个,上午干活儿,下午睡觉,晚上给大伙儿唱戏,怎么样?” 二迷糊欢呼:“太好了,李师傅,您说呢?” 李大嘴咧着大嘴笑了。 二迷糊高高兴兴地喊道:“我们可以唱戏了!我们可以唱戏了!” 晚上,夜色里传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