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燕王靖难饮马江边乡民离家寻 (第2/2页)
奇,赞叹地说道:“啊?父王,您老人家真有远见!” 朱棣得意洋洋,他捋着胡子、一字一句地说道:“派人潜入江南,传我的秘令,让他们劝那些南军将领们归顺,派战船来接我渡江!哈哈哈哈!” 此时,一片黑魆魆的远处枯树林里,突然响起一阵归鸦的鸣叫,和着朱棣那桀骜不驯的冷笑声,遥相呼应,此起彼伏。 初夏时节,毒花花的太阳炙烤着北方的大地,田野里一片枯黄,庄稼大片大片地旱死了。 在山东济宁州汶上县彩山村村外一片空阔的场院上,摆放着猪牛羊三牲,一群衣衫褴褛的村民们正在虔诚地跪拜祈雨。 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的老巫婆手执桃木剑,在手舞足蹈地跳大神。她大声嚷嚷道:“这靖难之役是好一场恶战啊!真是尸横千里,血流成河,上天震怒了啊,要惩罚你们,要你们这里大旱三年、大涝三年!” 一位叫白明的瞎眼老汉低着头说:“上苍保佑,上苍保佑,皇家打仗,与我们百姓何干啊?” 老巫婆哈哈大笑:“哈哈——,谁说与你们百姓无关,那死的亡的,不都是你们百姓家的儿郎吗?” 瞎子白明慢慢爬起来,拍拍手上的土:“唉,大伙儿听见神仙说的了吗?别在这里磕头了,没用!树挪死,人挪活,干脆我们走吧,出去逃荒要饭,离开这里!” 巫婆大声问道:“你们到哪里去啊?东西南北,都是一样!” 白明枯干的眼里流出泪来:“哎呀,老天爷啊,难道说,我们要活活饿死不成啊?” 突然,从一位农妇怀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 大家的眼光齐刷刷地向这里看来,农妇开始解开衣衫,给孩子喂奶,可是干瘪的rufang却没有奶水,孩子把奶头吐出来,继续嚎哭。 农妇哀告道:“我这孩子是养不活了,你们谁家行行好,收养了这孩子吧!” 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答应,谁家都没有隔夜之粮,大人都要饿死了,谁能养活这吃奶的婴儿? 一个叫颜开的无良少年哈哈笑着跑过来,一把从农妇怀里抢过来婴儿,高兴地说:“你不要了啊,嘿嘿,让我颜开吃了他,比死狗死猫的好吃多了!” 农妇哭叫着:“天杀的,你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颜开抱着孩子哈哈笑着:“我有吃的了,哈哈,我有吃的了!” 农妇抱着颜开的腿:“还我孩子,还我的孩子啊!”颜开把婴儿举在头顶:“你再敢要,我就摔死他!” 农妇吓得傻眼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大家看着这凄惨的一幕,不知道怎么办。 一位身穿灰色麻布长衫、腰间拴着一个酒葫芦的中年人从人群里踱着方步走出来,走到颜开前面说:“颜开,不是我说你,把孩子还回去,还像话吗?!” 颜开一看是村里的私塾教师,想起小时候被打戒尺的经历,手背仿佛又隐隐作疼起来,说话开始结巴:“你,你,我又不上你的私塾了,凭,凭什么管我?我为什么听你白,白先生的?” 白英不屑地看着颜开,继续说道:“我想管你?我吃饱了撑的?我是看不下去了,快把那孩子还回去!” 颜开软了下来:“那,那我从今后,我没有饭吃了,就,就跟您家吃饭了,行不?” 白英点点头:“跟我家吃饭行,可是不允许干坏事!” 颜开撅着嘴,不情愿地把婴儿还给了农妇。 农妇紧紧地抱着婴儿:“儿啊,娘再也不离开你了,要死,咱死在一块儿!” 白英对着乡亲们劝慰说:“我说啊,大家伙先别伤心,这位女神仙说得不对,其实咱们山东不缺水,汶上也不缺水,老天不下雨,不要紧,我们想办法!” 瞎老汉白明问:“是白英吧,你别充能,老天爷不开眼,你能有什么法子?” 白英说:“大哥,您不要急,也不要叫,这里北边离大汶河才百十里远,大汶河的地势高,这里地势低,说不定啊,哪里就能找出泉水来!” 白明仍然疑惑地摇着头:“天旱这么久了,能那么容易找到泉水吗?要是找不到呢?” 白英说:“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大不了,我们从大汶河挖一条小河,把水从大汶河里引过来!” 白英的话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大家都说:“先生说得对,有道理,我们听先生的!” “好啊,我们跟您一起去找泉水!” 白英摇摇酒葫芦说:“出去找泉水倒是用不了这么多人,我就带着我的孩子们,还有颜开,还有这个酒葫芦,就行了。如果需要从大汶河挖沟引水,大家再一起干。” 大家纷纷说:“好啊,我们就在家里,等您的好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