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小混混信口攀乡党杜知州精 (第2/2页)
大人,那我们走了,济宁见。” 杜晓言生气地说:“东西没有送出去,这怎么就能走呢?” 颜开说:“他那死脑筋,不会收您的东西的,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宋大人把我当成老乡了!” 杜晓言:“你小子的娘真是河南人?” 颜开说:“鬼才知道呢,我娘早死了!” 杜晓言:“那你怎么会说河南话,还说你娘是河南洛宁的?” 颜开:“我打听了,宋礼他是河南洛宁人。” 杜晓言轻轻打了颜开一拳:“你小子,真鬼!” 宋礼回到了家,到各处遛遛,来到后花园,看到女儿宋小蛮身着一袭红妆,正在练剑。只见她身手敏捷,奔突跳跃,像一片红云飞舞,而那柄青泉宝剑像游龙一样,寒光闪闪,变幻无形,最后一个收身站定,亭亭玉立,周围侍女一阵叫好声。 宋礼半是赞叹,半是无奈地笑道:“你看你,天天舞刀弄剑,一点女孩样儿也没有,将来如何嫁的出去!” 宋小蛮不服,说:“嗬,想娶我,难了,你和我娘说的那些公子哥,我一个都不嫁!” 宋礼急了:“那你嫁给谁啊,难道要在家里当老闺女不成?” 宋小蛮显摆地说:“要嫁,我就要嫁给陈瑄那样的将军,既叱咤风云,又有情有义!” 宋礼叹了一口气:“嗨,孩子啊,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陈瑄他鼠首两端,见利忘义,有能无德,人品不行,这样的人,权势再大,也不行啊!”宋小蛮急了:“爹爹,一定是您误会陈将军了,陈将军怎么会是那样的人?我还就偏不信了!” 宋礼知道女儿的倔脾气又上来了,赶紧转移话题:“女儿啊,上次爹爹让你寻找茅毛的事儿,你找的怎么样了?” 宋小蛮叹气:“我去找了,那些钦犯之女已经全部被礼部接收,编入了乐籍,乐府都给她们取了新的艺名,不知道茅毛jiejie现在叫什么,打听不到啊!”宋礼说:“别急,慢慢找,千万别暴露了身份,锦衣卫还在查找,谁和那些逆臣有牵连呢。” 宋小蛮坚定地点点头:“爹爹请放心吧。” 宋礼欣慰地点点头。 杜晓言和颜开回到济宁,二人好一阵忙活,将州衙改到原来的厢房去办公,给宋礼腾出了大堂和后宅,布置得既有档次,还看不出来豪华。 潘叔正听说杜知州回来了,到处找杜晓言汇报工作,杜晓言丝毫不提在金陵城发生的的事情,既不说因为自己那条臭鱼被拖出朝堂的尴尬,也不说潘叔正的上书得到皇帝重视的事。 潘叔正说:“杜大人,听说您从金陵回来了,一切都好吧?” 杜晓言没事儿似的:“很好啊,你这一段时间在家里主持州里的工作,分内分外的,辛苦了,潘大人!” 潘叔正说:“我们州里上报的祥瑞让皇帝高兴吗?” 杜晓言说:“很好,皇帝和大臣们可高兴了!” 潘叔正又问:“皇帝或者工部大臣有没有提到会通河的事儿?” 杜晓言故作惊讶地问道:“没有啊,会通河怎么啦?” 潘叔正失望地说:“会通河,哦,没事儿。” 杜晓言一拍脑门:“我倒忘了,我在京城里去拜访宋礼宋大人的时候,我主动提到开通会通河的事儿,宋尚书可热情了,对此事很重视,最近就有可能来济宁视察,你要听我的,要好好配合,一团和气,不要在尚书大人面前说那些不该说的话。” 潘叔正唯唯诺诺:“是,大人,下官知道了。” 这时,颜开进来了,见有潘叔正在场,贴着杜晓言的耳朵,悄悄说:“宋礼大人来了,咱们出城迎接吧?” 杜晓言说:“是宋大人来了,他老人家真是风风火火,刚给他说了会通河的事,他竟然就来了,我们一起去迎接他老人家吧,惟献,走,你也一起去!” 潘叔正小心地问道:“我去合适吗?” 杜晓言大度地说:“你是济宁同知,我的助手,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们济宁州是一个整体嘛,走,同去同去!颜开,你组织百姓们一起到北门迎接宋尚书,人越多越好!我们济宁是孔孟之乡,一定要隆重,体面,热情!” 颜开大声回答:“好嘞,小的这就去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