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潘叔正昂首出樊笼李大娘 (第2/2页)
哪里能追得过二迷糊这样的半大小伙子? 李大娘气喘吁吁,停下来,捂着胸口骂道:“二小子,你哥哥老大病成那样,不能上工地,你再不去,难道让我和你嫂子去吗?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 二迷糊说:“娘,您老人家回去吧,在这里没用,我不会上河工的,我们要学戏,这可不能中断!师傅说了,一日不唱嘴生,一日不练手生!” 李大娘生气地说:“你别师傅长师傅短的,我找你师傅去!” 戏班师傅李大嘴也在忙着收拾东西,李大娘问道:“李师傅,看你们忙的!你准备带领徒弟门上河工吗?” 李师傅生气地说:“我们唱个戏犯那家王法?非要逼着我们上河工,孩子们学戏学得好好地,一到工地上,功夫全废了!大嫂啊,不瞒你说,我们要走了!” 李大娘问:“你们到哪里去,官家有赋役黄册,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们能逃到哪里去?官家捉住了,还不是给考上枷锁送回来?” 李师傅说:“哎,大嫂,你说得有道理啊,我还真没想这么多!跑又没法跑,那可怎么办啊?” 李大娘说:“我说啊,带着你们的全套家伙,上河工!白天干活儿,晚上给大家伙儿唱戏,那才好!”李师傅说:“嘿,还真是这样!河工工地那是人山人海,晚上都没事情可干,我的小戏儿一唱,保准大伙儿喜欢!” 李大娘说:“那你们不跑了,上河工?” 李师傅说:“对,上河工!” 李大娘说:“那你给孩子们说说去吧,我那二小子谁的话都不听,就听你李师傅的!” 李师傅说:“敢情你是拉不走孩子,才来找我的?也罢,我就叫孩子们跟我一起去工地唱戏。” 他对学戏的孩子们喊道:“孩子们,咱们不走了,一起去工地,我们白天干活,晚上唱戏,那里听戏的人多,人山人海的,咱一唱,大家伙儿准喜欢!” 孩子们一起喊道:“好,师傅,听您的,咱们去!” 李大娘回到家,去看儿媳妇秀兰,走到西厢房门口,向里面瞧瞧。白秀兰正在给瘫痪在床的李老大捶腿,一边捶腿,一边说悄悄话:“老大啊,你醒醒啊,要修河工了,按照赋役黄册,你和二兄弟都要上工地,咱娘去找老二去了,你怎么办啊?你还算个劳力吗?” 李老大一动不动。 李大娘推开房门:“秀兰,别再难为老大啦!官家要查人头,非叫咱去不可,咱就去,把李老大搬到工地上,叫他们看看,也给老大换换地方,天天在屋里憋屈着,你不烦?” 秀兰说:“可是,老大这样,怎么能去啊?” 李大娘说:“咱架也要架去,抬也要抬去!抬着老大到工地,真要有什么任务,咱娘儿俩替他干!” 白秀兰看看婆婆刚毅的神色,说:“行,娘,咱上河工,你在那里照看老大,我去干活,我也不比男人差!” 说罢,两个人就开始收拾起来。 白秀兰一边给李老大穿衣服,一边说:“老大啊,咱也上河工啦,你到那里也听听打夯的号子,看看干活儿的场景,吹吹那会通河里的风!” 运河工地上,彩山村和李屯村的工地靠在一起。河工们在用秫秸、棍子搭起了简陋的工棚。 颜开拿着赋役名册,带着几个衙役走过来。颜开喊道:“点名了,彩山村和李屯村的人都来点名了。” 大家聚集到一起,颜开点名:“白英?” 白英回答:“在这里呢。” 颜开说:“我喊名字,你们就说‘有’。” “白克俊?” “有。” “白克振?” “有。” “李老大?” 没有人回答。颜开又喊了一遍:“李老大?怎么回事啊,不过来点名。” 克振说:“颜开你个王八蛋!你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呢?” 颜开说:“你怎么张口就骂人呢?我,我这是例行公事。他来没来呢?” 白英说:“来了,在窝棚里呢。” 旁边一个衙役说:“咱们去看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白英领他们来到李老大家的窝棚。 颜开看到李大娘和白秀兰在给李老大喂饭。 颜开说:“女人怎么能来到工地上呢?不吉利啊,要有血光之灾的!回去,回去!” 白英说:“李老大自己不能动一动,需要家里人照顾。” 颜开说:“那不行!叫老大自己躺在那里就行,检查的时候一看有人,就行!” 白英生气地说:“李老大没人照顾,他能活吗?” 颜开说:“死了更好,死了朝廷赔棺材钱!” 白英说:“你小子怎么说话呢?你死了才好呢?你怎么不死啊?” 二迷糊、克俊等也都一起过来了。二迷糊撸开袖子说:“颜开,你这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们揍死你算啦!” 克振说:“对,揍死他!” 颜开跳出老远:“你们竟然敢打管府里的人,反了,反了!” 白英说:“怕挨揍,那你滚远点儿,别来找我们的茬儿!别看你人模狗样的,你那些老底儿,乡亲们都记着呢!” 颜开翻翻白眼,对手下的人说:“咱们走,别搭理他们,不懂事理的乡下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