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代_7走向户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走向户外 (第3/3页)

无数菱形,每一转动,便有光反射过来,他也笑着。南昌觉得,在这房间里,陈卓然也变了,变得,怎么说?变得轻松。关于草的讨论暂时结束了“小老人”转向陈卓然说些他们之间的话题,其他人纷纷离座,在房间里走动。那两个女生脚下踩着一种什么舞步,跟随节拍,嘴里哼唱歌曲。最后,她们停在那一具玻璃装饰橱前,看里面的摆设。她们站立成那样一种姿势,一个搭着另一个的肩膀,被搭肩膀的那个抬起腿,伸直了搁在椅背上,就像一个舞蹈演员在压腿,宽大的裤脚滑下来些,裸出蒙了白袜子的脚踝。南昌的眼睛不自主地落在这个脚踝上,由于脚踝的主人不时地绷直脚背,于是牵动了踝骨。似乎藏了一个极其精密又巧妙的机械装置,每一牵拉,就引起一系列的运动,多少可爱的小零件上下左右错落开,再又回复成原样。不知多少循环往复,那脚踝陡地收起,落下地,南昌一惊,醒来了。他们几个告辞走了,只留下陈卓然和南昌,房间顿时显得很空旷。现在,陈卓然才将南昌介绍给主人。南昌从沙发上爬起来,站到藤椅跟前,藤椅里的人几乎仰极头才能与南昌对视。南昌看见了他的眼睛,无比的清澈。这时,他又成了小孩子。他们握了手,南昌感觉到自己手的粗糙。那只小手贴住手掌时,有一种依赖的感情。他们在个人一同对了落地窗外望了一会,转眸间南昌看见这“小老人”的颈窝,在宽大的衣领里,颈子显得很纤细,上面有淡淡的蓝色的筋脉“小老人”就像是个瓷做的精致的玩意儿。这里的一切都是精致的,可是,都是旧的。这个“小老人”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来的呢?

    他们看了会窗外,将目光收回来,也像方才的客人那样,在房间里四处走走,看看。在那具玻璃橱里,铺着无数指头大的玉雕:猫,狗,牛,羊,鼠,兔,各色瓜果蔬菜作物。以翠绿为主,也有淡紫,淡黄,赭红,光润可爱,但因其太小,又多,看上去不免是琐碎的。主人从藤椅上站起身,走到他们身旁,告诉说,这大多是缅玉。他拉开橱门,用手指拨弄一下,说,一对小象没了。陈卓然和南昌都一惊,他却笑了:又是小兔子的手笔!原来曾经失踪过一回,后来“小老人”到小兔子家去玩,在他家的书橱里看见它们,没有告知,悄悄地拿回来了。今天,是第二个回合开始。陈卓然和南昌都笑了。“小老人”说,如果你们哪一位看见我的小象,请带它们回家。他说得这么有趣,他们两个又笑了。南昌感觉到这小人儿身上诡异的吸引力。他看看陈卓然,陈卓然也正看他,好像说,你看这可不是个宝贝!

    从这天起,南昌就成了小老大——后来,他知道,朋友们都这么叫他,这诨名于他挺合的,他的大名,海鸥,倒是无人提起——南昌成了小老大的座上客,认识了小老大客厅里往来的人。陈卓然自己呢,就像把南昌托付给了小老大,不再出现,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南昌的生活里消失。小老大客厅里的人多是和南昌差不多年龄的中学生,曾经在运动初期参加红卫兵,随红卫兵潮落而退隐为逍遥派。他们彼此间迅速地相熟起来,甚至超过了与小老大的相熟程度。在那样的年龄段里,相差几岁就像隔了一代,何况小老大身体孱弱,而年轻人都是好动的,之间难免就有了距离。可是,也很奇怪的,小老大总归是他们的中心,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小老大的客厅也是他们聚会的中心,他们时不时地来到这里领受一些教导。有时候,在别的地方玩疯了,有一段日子没去小老大家,猛然想起,便急急地赶去,好像怕错过什么似的。推门进去,小老大还是坐在老地方,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同时呢,多少也有些厌气,因是时光停滞的样子。

    后来,南昌和小兔子做了朋友,也去了小兔子的家。如今,这些家庭都是小孩子的天下,父母大多关在“牛棚”即便不在“牛棚”也无力管理和教育,由他们去罢了。这样的好处是,小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天性,并且,广泛地交友,生活倒比正常时更加活跃。南昌在小兔子家里,果然看见一对小象,不是缅玉,而是象牙,白蜡蜡地立在台灯的绿玻璃罩底下,好像这就是它们的家。他不声不响地揣进口袋,下一回带去给小老大,小老大一看就乐得不行。他们穿梭着玩这个游戏,乐此不疲。有时候,他们会将这个游戏玩到街上去,就是将某件东西顺手牵羊,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东西,只是喜欢这游戏。他们最热衷牵走的一件东西是什么?是自行车的铃铛。他们神情坦然地挤进一排自行车行列中,回头对着看自行车的老头或者女人笑笑,一只手握住铃盖,掩住了螺丝刀的工作,不一时,一只铃铛旋下来了。他们再对看自行车的人笑笑,扬长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