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人生_一个传奇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传奇的故事 (第6/7页)

,大部分却得由孤儿寡妇来自作挣扎!不意内战终不可避免,一星期前胶东一役,这个新编师却在极其暧昧情形下全部覆没。师长随之阵亡。统率者和一群干部,正是家乡人八年抗战犹未死尽的最后残余。

    从私人消息,方明白实由于早已厌倦这个大规模集团的自残自渎,因此厌战解体。专门家谈军略,谈军势,若明白这些青年人生命深处的苦闷,还如何正在作普遍广泛传染,尽管有各种习惯制度和小集团利害拘束到他们的行为,而且加上那个美式装备,但哪敌得过出自生命深处的另一种潜力,和某种做人良心觉醒否定战争所具有的优势?一面是十分厌倦,一面还得接受现实,就在这么一个情绪状态下,我家乡中那些朋友亲戚,和他们的理想,三五天中便完事了。这一来,真是连根拔去“筸军”再也不会成为一个活的名词,成为湖南人谈军事政治的一忌了。而个人想从这个野性有活力的烈火焚灼残余孤株接接枝,使它在另外一种机会下作欣欣向荣的发展、开花结果的企图,自然也随之摧毁无余。

    得到这个消息时,我想起我生长那个小小山城两世纪以来的种种过去。因武力武器在手而如何形成一种自足自恃情绪,情绪扩张,头脑即如何逐渐失去应有作用,因此给人同时也给本身带来苦难。想起整个国家近三十年来的苦难,也无不由此而起。在社会变迁中,我那家乡和其他地方青年的生和死,因这生死交替于每一片土地上流的无辜的血,这血泪更如何增加了明日进步举足的困难。我想起这个社会背景发展中对青年一代所形成的情绪、愿望和动力,既缺少真正伟大思想家的引导与归纳,许多人活力充沛而常常不知如何有效发挥,结果便终不免依然一个个消耗结束于近乎周期性悲剧宿命中。

    任何社会重造品性重铸的努力设计,对目前情势言,甚至于对今后半世纪言,都若无益白费。而近于宿命的悲剧,却从万千挣扎求生善良本意中,作成整个民族情感凝固大规模的集团消耗,或变相自杀。直到走至尽头,才可望得到一种真正新的开始。

    我也想到由于一种偶然机会,少数游离于这个共同趋势以外恶性循环以外,由此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衍化物。我和这一位年纪青青的木刻艺术家,恰可代表一个小地方的另一种情形:相同处是处理生命的方式,和地方积习已完全游离,而出于地方性的热情和幻念,却正犹十分旺盛,因之结合成种种少安定性的发展。但是我依然不免受另外一种地方性的局限束缚,和阴晴不定的“时代”风气俨若格格不入。即因此,将不免如其他乡人似异实同的命运,或早或迟必僵仆于另外一种战场上,接受同一悲剧性结局。至于这个更新的年青的衍化物,从他的通信上,和作品自刻像一个小幅上,仿佛也即可看到一种命定的趋势,由强执、自信、有意的阻隔及永远的天真,共同作成一种无可避免悲剧性的将来,至于生活上的败北,犹其小焉者。

    最后一点涉及作者已近于无稽预言,因此对作者也留下一点希望。倘若所谓“悲剧”

    实由于性情一事的两用,在此为“个性鲜明”而在彼则为“格格不入”时,那就好好的发展长处,而不必求熟习世故哲学,事事周到或八面玲珑来取得什么“成功”、不妨勇敢生活下去,毫无顾虑的来接受挫折,不用作得失考虑,也不必作无效果的自救。这是一个真正有良心的艺术家,有见解的思想家,或一个有勇气的战士共同的必由之路。若悲剧只小半由于本来的气质,大半实出于后起的习惯,尤其是在十年游荡中养成的生活上不良习惯时,想要保存衍化物的战斗性,持久存在与广泛发展,一种更新的坚韧素朴人生观的培育,实值得特别注意。

    这种人生观的基础,应当建筑在对生命能作完全有效的控制。战胜自己被物欲征服的弱点,从克服中取得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格,以及创造表现的绝对自主性起始。由此出发,从优良传统去作广泛的学习,再将传统长处加以综合,融会贯通,由于虔诚和谦虚的试探,十年二十年持久不懈,慢慢得到进展,在这种基础上,必会得到更大的成就。

    正因为工作真正贴近土地人民,只承认为人类多数而“工作”不为某一种某一时的“工具”存在于现代政治所培养的窄狭病态自私残忍习惯空气中,或反而容易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强力压迫与有意忽视,欲得一稍微有自主性的顺利工作环境,也并不容易。

    但这不妨事,倘苦目的明确,信心坚固,真有成就,即在另外一时,将无疑依然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如所谓“弱点”不过是像我那种“乡下佬”的顽固拘迂作成的困难,以作者的开扩外向性的为人,必然不会得到我的悲剧性的重演。

    在人类文化史的进步意义上,一个真正的伟人巨匠,所有努力挣扎的方式,照例和流俗的趣味及所悬望的目标,总不易完全一致。一个伟大艺术家或思想家的手和心,既比现实政治家更深刻并无偏见和成见的接触世界,因此它的产生和存在,有时若与某种随时变动的思潮要求,表面或相异或游离,都极其自然。它的伟大的存在,即于政治、宗教以外,极有可能更易形一种人类思想感情进步意义和相对永久性。虽然两者真正的伟大处,基本上也同样需要“正直”和“诚实”而艺术更需要“无私”比过去宗教现代政治更无私!必对人生有种深刻的悲悯,无所不至的爱!而对工作又不缺少持久狂热和虔敬,方能够忘我与无私!宗教和政治都要求人类公平与和平,两者所用方式,却带来过封建性无数战争,尤以两者新的混合所形成的偏执情绪和强大武力,这种战争的完全结束更无希望。过去艺术必需宗教和政治的实力扶育,方能和人民对面,因之当前欲挣扎于政治点缀性外,亦若不可能。然而明日的艺术,却必将带来一个更新的庄严课题。将宗教政治充满封建意识形成的“强迫”“统制”“专横”“阴狠”种种不健全情绪,加以完全的净化廓清,而成为一种更强有力的光明健康人生观的基础。这也就是一种“战争”有个完全不同的含义。唯有真的勇士,敢于从使人民无辜流血以外,不断有所寻觅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和发现,来培养爱与合作种子使之生根发芽,企图实现在人与人间建设一种崭新的关系,谋取人类真正和平与公正的艺术工作者,方能担当这个艰巨重任。这种战争不是犹待起始,事实上随同历史发展,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