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姐妹共事一夫 (第1/4页)
第十一章 姐妹共事一夫 杜福兮已昏迷了十日,这些日子都是孙石玉亲自照料,药方由他看着煎服,半点出不了错。 阿正和凤嬷嬷虽然与他替换着,但还是他照看的时间较多,而煎药的重责大任便交给绿儿,王妃也是日日过来探望,盼望她能快点醒来。 下毒的凶手查到竹影身上便断了线索,但他认为下毒之人必定还在府中,甚至极可能是王府里的人,因此暖春阁内外都戒备着,暗卫更是寸步不离的守着,他坚信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凶手是何人,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朱太医日日过来王府为杜福兮针灸,除了固定药方之外,每日再增加补血养气的方子,太后更是赐了许多珍贵药材,要朱太医定要治好她。 一日日过去,杜福兮毫无起色,孙石玉也无心出府去查孟不群之事,他只盼着她能醒过来,她不在他的身边,他做什么都失了意义,就算查出他前世的死因又如何?就算他真能揭发孟不群的真面目又如何?在这王府里,若没有福娘,他就是孤身一人。 他认为,在原主身上下毒的和在勺子下毒的必是同一人,是一个不希望原主活着的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带着她离开王府便是对她最安全的。 然而身为兰阳王承爵世子的他,要离开王府谈何容易?纵然他并非原主,可以轻易抛下世子之位说走便走,但王妃呢?深爱儿子的王妃能让他们走吗?如若之后福娘腹中有了身孕,那便是兰阳王府的骨rou,王爷和王妃能放手吗?决计是不可能的! “小表!姐不要看这台啦,姐要看食尚玩家听不懂啊!”“老么,到底网路什么时候来修啊?你老姐我不可一日无网啊!”“呜呜呜…爸…你不要死,你不要丢下我们…” “妈,我们来包水饺!斑丽菜韭黄水饺,孟家独家口味!” 她呓语连连,有时哭、有时笑,净是他听不懂的话,某一夜还尖叫起来—— “啊——钢丝断了…不要——我不要死——我不能死——” 夜半,他起身仔细为她拭去额上密布的细汗,用棉巾沾了水湿润她干燥的唇;很想知道她的梦里究竟有什么,什么又是钢丝? 第十二日,韩氏递了名帖要过来王府探望,她会知道杜福兮昏迷不醒并不奇怪,她在陪嫁里安插了梦梅、似玉两个丫鬟,她们便是眼线,定然早通风报信去了。 名帖是递给王妃的,王妃按礼亲自接见,她虽听闻韩氏向来不待见福娘,但人家说了是来探望不省人事的女儿,她也不好拒绝。 韩氏带了许多珍贵补品,一脸关切“还没醒吗?这孩子怎么命这么薄?眼看世子的身子都转好了,小俩口可以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了,却出了这样的事…”说着拿锦帕抹了抹眼角,一副情真意切,替女儿抱屈的模样。 王妃看着便不以为然,讲得好像福娘永远不会醒似的,她轻巧地用茶盖磨着茶盅,谦和地说:“太医日日都过来诊脉,用的也都是最好的药材,福娘吉人天相,有神灵庇佑,一定会醒来的,亲家夫人就莫要太担心。” 韩氏忧心忡忡地道:“我还是去亲眼瞧瞧的好,不亲眼瞧瞧我不放心。” 韩氏那副急切的样子真恶心到王妃了,她眼光扫过韩氏身后的杜采莲、杜采荷,两人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也不像来探病,便心知肚明韩氏此行的目的,怕是要趁福娘昏迷不醒,另有企图呢。', 她慢慢地放下茶忠,不动声色地说:“那是自然,都来了,自然要看一眼再走。” 韩氏暗自窃喜,王妃则吩咐丫鬟先行去暖春阁告知世子一声岳家来人了,一边让人备了两顶小轿,要亲自陪同前去暖春阁。 韩氏对此待遇更是满意极了,她虽然是堂堂相府夫人,但怎么也是差王府王妃一大截,何况王爷还是皇上的嫡亲弟弟,王妃亲自陪同是给足了她脸面。 韩氏本就大阵仗带了彩云和四名二等丫鬟来,杜采莲、杜采荷各带两名丫鬟,加上王妃的奴才与丫鬟,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了暖春阁。 层叠繁复又精致无比的亭台楼阁看得杜采莲、杜采荷错不开眼,水榭花廊背山临水,筑人工湖泊而建,一片碧波荡漾的荷景,远看是连绵不绝的巍峨群山,近处是曲折迤逦的回廊,沁凉微风像是能穿花渡水而来,令人一入院里便感到心旷神怡,比相府老夫人的主院落大上不只两、三倍。 进了厅堂寝房,她们更是看得眼睛都直了,除去那处处透着显贵、精雕细琢的布置不说,那世子—传说中病歪歪随时会一命呜呼的兰阳王世子,竟是眼前这容貌俊美、皎皎如玉的美男子吗?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玉树临风的郎君,她们也会抢着嫁啊! 先前,她们不满杜福兮要嫁进王府为世子妃时,母亲便安慰她们,是嫁过去等守寡呢!就算世子没死,也是守活寡,一个长年卧病在床,把汤药当饭吃的人能做什么?还能恩恩爱爱不成?因此她们便释怀。 可是今日一见,世子哪有半分病容?那一双深沉的黑眸不露半丝表情,竟是格外吸引她俩的眸光,引得她们春心荡漾,想到母亲今日要她们同来的目的,更是羞意无限。 杜福兮出嫁后并未按礼制携夫婿回门,因此韩氏、杜采莲、杜采荷都是第一次见到孙石玉,跟两个女儿的心思不同,韩氏打量着孙石玉这个佳婿,越看越是满意,她心中对孙石玉的定义并非杜福兮的夫婿,而是她两个亲生女儿的佳婿。 “这孩子就这么昏迷着?”韩氏先走近床沿,看着杜福兮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