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不是神上 (第1/3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是神(上) 嵬名咩看着远处的山峁。现在这些山峁上堆满了积雪。远远望去直连着天际。要不是那些山峁上的青松依然在积雪中吐出点点青绿。都看不出那里是大地。那里是山岭。这一天天气晴朗。太阳泛着温暖的光泽。让雪光映来。都有点刺人眼睛。 可是金明寨内一片死寂。这已经是宋人围城第十二天了。自从那天折损了两百多勇士。才将苏将军从那个长相无比英俊的恶魔下抢救回来。可是当天晚上苏奴儿就永远地闭上双目。金明寨内四千多士兵得知这一消息。士气垂落到了极点。现在城内官职最高的嵬名咩接过了指挥权。其实他也只是做做样子。甚至他想只要宋人发起一次进攻。他干脆投降算了。 但是宋人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每天照旧用巨大的投石机将一块块巨石轰向城头。反正这里最不稀罕的是石头。而且宋人投石的技术越来越精确。都能达到四块石头就有一块准确在落在城头上。现在西夏士兵也吃了教训。本来他们每天到晚上还把城头上的石头清理干净。可现在他们听之任之。反而躲在这些石头下。更安全些。不过有时候那些从空中落下的石头。产生巨大的冲力。将城头上的积石砸得移动位置。于是躲在下面无妄之灾。 嵬名咩看到这种情形。他也没有办法。他不能不派人守护城头吧?如果宋军攻上城头。他投降是一回事。但主动投降传回去。不但他的家人。就是他的族人也要跟着倒霉。他看着宋军悠闲在营地前嬉乐。就象过一场盛大地狂欢节似的。也气愤。有时候他都在心里不停地骂石坚的祖宗八代。你要么不打。要么就打。拿我们当猴儿玩哪? 可是他不能站在城头上喊:“奶奶的。你这个石不移。快攻城吧。我就等着你攻城。我才好投降!” 现在金明寨剩下的士兵心都已经散了。从一开始的同仇敌忾。然后到宋兵每天一次次的巨石。慢慢地将怒气磨得一干二净。没有了怒气。现在他们还能有什么呢?如果不是他向这些士兵鼓动谣传。说这样不是很好。宋兵拖得越久。就会有时间等到自己国家地援兵。也许现在都没有士兵愿意守城头了。就是这样。他们守城头时也是松松垮垮的。以躲避宋人的石头为主。这还是好的。他现在只求这些士兵不要在夜里将他的人头砍下向宋朝献降就算谢天谢地了。 其实。他知道。石坚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用意。自己这四千多士兵永远不会等到援兵到达的那一天。只要需要。被那个少年指挥下在瞬间拿下。 太阳渐渐西沉。将阳光洒在白茫茫的雪地。又映照着一圈圈七彩的魄晕。如果不是城下那些嘈杂地宋兵在耻高气昂地忙碌。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傍晚。宋军的大营。开始吹起嘹亮地号角。宣布嵬名咩又一个难挨的一天即将过去。 石坚背着手在营地巡视。总的现在无论士兵的士气。还是计划的实施。都让他感到满意。只是他看到收兵的号角吹响时。还有一个士兵在向金明寨的城头发射石头。 他走了过去。 投石机在宋朝之前几百年就出现了。但笨重。不准确。攻城时效果并不是很大。这还是他来到延州后。看到这种器械。灵机一动。对它进行了改造。现在投石机添加了无数粗大的弹簧。也比以前体积变得更小。可威力却更大。对于石坚用了巨大地军费制造这种投石机。并且专门选用了五千士兵练习发射的精确度。所有地武将都感到不解。不过他们也看出这样一来。金明寨的夏兵士气一天天的低落。而且不伤一人。每天只是派人到峁岭上拣拣石头。不管他是不是在胡闹。也没有人反对。 当然经过墩儿山一战。所有人知道他不是在胡闹。可不一天。折惟忠终于忍不住问原因。石坚答道:“折将军。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这次来了不少新军。他们还一次战场都没有参加。现在这种气氛有利于消除他们对战争的恐惧。” 折惟忠和其他几个人都表示同意。为什么新兵不如老兵。不光光是因为经验丰富。这只是一个原因。如果论武力。那只是占了一点点因素。老兵未必比新兵能打多少。特别是石坚这次带来的几万新兵要是在cao场上演习。就是延州城的老兵未必是对手。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恐惧。这种恐惧与懦弱不同。更是接近于紧张。比如进攻或者撤退时该怎做。这些新兵在未上战场前也经过训练地。但一到了战场。面对真刀真枪和直实地死亡。就会产生恐惧。或者就是紧张。反应有时会迟钝。还有可能忘记平时长官的教导。最后导致使整个队伍阵形变得错乱。还有可能在两军交战面临小锉时。会慌乱逃跑。带连着整个大部队产生溃崩。 石坚又说道:“这只是其一。第二在大炮没有造出来之前。我想用它来代替大炮。” “大炮?”折惟忠好奇地问道。但看到石坚笑笑不语。他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