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王牌 (第2/3页)
宫里升起。同时几个皇宫大门悄然打开。无数士兵向皇宫涌了进去。 看到这道烟花升起。同时开封城外两支军队象怒龙一样冲向了开封城。这是两支清一色的骑兵。其中一支正是曹玮所带领。他早就由刘娥转达了石坚的安排。知道这一举这个少年冒着极大地危险。即使事成也会让太后着恼。可为了社稷的安危。这个少年还是选择了这种做法。非如此。这些不安地分子不能一举而破。朝中jianian臣也不能伏首就擒。这让他更为敬佩这少年。 当昨天傍晚接到那份圣旨时。他就知道是假圣旨。他带着士兵是出了城。可并没有向嵩山而行。不顾雨水还在下个不停。隐伏在一片丘陵里。甚至连营也没有扎。在雨水硬是淋了几个时辰。直到三更。他才带着士兵返回到开封城外不远处一片树林里再次潜伏。此时看到这烟花。知道雷允恭终于发动了叛乱。他丢下步军。带着骑兵风一样象开封城赶来。开封城共分三道城。一是外城。于祥符九年增筑。事实这道城墙并没有完全修好。如果不是石坚出现。在历史要到神宗手上才完全峻工。曹玮带着地可都是最精锐地禁兵。而且他手上还有太后和赵祯的圣旨。以及兵符印信。加上他的官职。守城的士兵一是不敢阻拦。二是根本拦阻不了。曹玮迅速在冲进了宣化门。可是到了内城朱雀门时却受了阻。守城的军官说他们也同样奉了太后的圣旨。今天城内清查叛党。不让他们进城。 曹玮也没有办法。宋朝为了使武官不能专权。对武官的分职格外严格。象禁兵就分为三部: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除了头一部是属于自己的管辖。其他两部自己可没权利管制调动。现在不用说。内城十门现在全部由雷允恭和丁谓亲信的将军在守城了。难道他要攻城? 一旦自己这样做了。这高大地城墙能不能攻下来还未必可知。明天也向太后交不了旨了。 无奈之下。他转向了另个一个城门。丽景门。 他在这里受阻。另外一支军队也不好受。另外一支军队就是杨文广带领的。同样他带着军队没有走远。虽然他这支军队人数少了一点。可骑兵数量占得更多。速度也更快些。他在外城的西城门顺天门就受了阻。 这时他对朱耻说道:“象这样的距离。你能不能一箭将城上那个将军射到?” 敢情他已经动了杀机。和曹玮不一样。他岁数还轻。火气更正旺的时候。况且石坚自从发现这个组织后。许多事情都请求他参与的。他更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同时凭着石坚对自家那份尊重。他也不想石坚有任何闪失。 要是一般人还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可是对自家人射击。而且还是上司。但朱耻刚到宋朝。还不知道规矩。虽然他老头子让他们弟兄看了兵书。可没有让他们读礼记之类书籍。 他拿起了弓箭。向城头上瞄去。 因为他的臂力。所以他这张弓比常人要粗大。宋朝看中士兵也就是臂力。据史记最高地士兵记录是三百二十斤。象一些猛将更是惊人。如岳飞的记录是三百六十斤。这远超过老将黄忠的记录。但是宋朝一味着重臂力。却忽视了机动性和准确性。其实战时不需要这么强大地臂力。应当攻守兼备。 在这雨夜。实际上他拿着这么粗大的弓箭。而且因为雨水让牛筋打滑。更失了准头。而且因为这和平时射向靶场不同。这却是射真人。众将士一起看着这个从西夏回来的英雄后代。 只见他眼睛眯成一条缝线。然后弓越拉越满。当然在火把的照耀下。城头上那个指挥也看到了朱耻这个动作。可他并不在意。一是这段城墙十分高大。二是朱耻还站在很远地地方。三是朱耻还是一个毛头小子。能将这只箭射到城头上就算不错的。况且要射中人。 朱耻终于将弓拉满到极致。周围的士兵甚至感到弓弦似乎承受不到他巨大的力气发出地抗议的吱吱声。 然后箭就象一道流星飞了出去。 很快就到了城头上。那个指挥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只箭正好射中他地咽喉。 杨文广手下这几千士兵全都发出了震天的叫好声。杨文广也爱惜地在他头上抚摸了下。说:“好箭法。” 然后冲着城头上喊道:“本官限你们半柱香时间内打开城门。否则按照违抗圣旨。谋反罪处置。这个指挥就是你们的榜样。” 不用半柱香。失去了首领。这些人哪里再违抗他的命令。而且他们看到杨文广真敢杀人。他们都在京城。知道这家人满门忠烈。隐约已经知道了上了这个指挥地当。于是立即开门。杨文广没有罗嗦。立即带人冲向了宜秋门。但这次又再次受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