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_第一百九十六章亮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亮剑 (第1/3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亮剑

    季节已经进入了七月中旬。清晨开始清凉起来。然而人们心中如同燃烧着一团烈火。他们注视着这个少年。自从四年多前那个桃花绯漫的季节进入京城。这个少年带给了他们多少欢乐。那几座在汴水旁高耸入云的高炉至今还是他们的骄傲。还有那飘扬在天空的热气球。以及哄自家小孩睡觉的《西游孝记》、《三国演义》。当然还那本让无数少女流下泪水的《红楼梦》。更不要说街头巷尾的烤红薯、炒花生。

    现在晨风吹来。将他乌黑的头发吹的四散飞扬。他浓眉下一双眼睛闪着炯炯的亮光。不知不觉的。他长大了。多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少年还是象以前那样对他们温和的笑着。以示打招呼。但是隐隐约约的他们觉的这个少年变了。他的眼睛还是亮晶晶的。笑容还是暖洋洋的。可眼光中有些坚毅有些骄傲。现在他就象是一把宝剑终于磨出了锋口。亮出它锋利的光芒。

    石坚还没有回到府中。就有侍卫来接他回皇宫。原来今天是朝会。大臣们还在为山遇惟亮的事吵的不可开宥。当刘娥接到他已经到达京城的消息后。马上派人来叫他进宫参加朝议。连赵堇坐宽大的马车里也替石坚打抱不平:“大娘娘也太过份了吧。刚进京还没有到家。怎么也的让石大人休息一下。”

    当然她只是坐在马车里嘟咙。不敢出来。这可是在京城。如果让对石坚不满的官员看到。保不准会弹劾。

    “就是。”红鸢随声附和。她说这句话时还望着赵蓉的背影。心想这才是真正关心少爷。那象你这个大小姐。只会教训人。

    但皇命难违。他心里也有一些不满。在他的想法中这些事情也不是很急。真不成这朝中的大臣们是吃干饭的?其实他这种想法对朝中大臣很不公平。他是后来人。对这历史的大致走向还是了解的。虽然历史已经在开始变的面目皆非。但现在辽国这个皇帝昏庸无能。是不会改变的。他不认为这个辽国新皇帝有多大气魄真的进攻宋朝。除非宋朝将他惹火了。但是朝中的百官却不知道。他们那一个不担心。

    阳光从大殿药玉窗户上洒进来。日上树头。天也开始热了起来。大殿里的群臣都停止了争吵。忍不住向殿外张望。这使的一班老臣想起石坚第一次进京时的情景。终于那个少年走了进来。还是一样的潇洒自若。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除了少数的大臣外。他们在看到这少年的一刹那间感到一阵温暖。

    有许多大臣都在向他点头打招呼。老将曹玮更是不顾在朝堂上在他肩膀上狠擂了两下。

    石坚说道:“曹大人。能不能轻一点。我的身体可没有你结实。”

    曹玮呵呵直乐。

    这些大臣看着石坚眼光是如此炽热。那是真正服了石坚的才华。当时在元昊伪装攻打李士彬的时候。这个少年就对范雍提醒并设计。如果不是这个少年。延州不要说是取的了战绩。就是保住也是不可能的。这次朝廷没有将脸面输的精光。这个少年可以说占着首功。可当时他在哪里。他还在几千里外的和州。这份敏锐的直觉让曹玮连呼:“臣老了。臣真的老了。”

    连曹玮都服气。况且其他大臣。他们还在想。还有什么这个少年不拿手的。

    赵祯坐在龙椅上看到石坚进殿。脸上更是堆满了笑意。要不是在朝堂上他都能走过去。拉住石坚的手问长问短。

    石坚也看着他。他在跪下之前先是向赵祯抱以一个诚挚的微笑。那个笑容里包括着关心问候。也包括着一种向他的保证。和叫赵祯放心。这个笑容竟能传达这么多东西。真是叫人不可思议。然而偏偏不但赵祯感觉到他的意思。就是大臣们也感觉到他这一笑的含义。刘娥坐在帘后。看到他这笑容。心中也开始温暖。她心想:果然是一个好孩子。他没有生哀家的气。

    石坚行过礼后。刘娥也不客气。直接问他山遇惟亮的事怎么处理。这件事已经拖了好几天。是该要处理了。

    石坚没有回答。却向赵祯和刘娥问了一个问题:“启禀圣上和皇太后。臣有一事询问圣上与皇太后。圣上与皇太后想使我大宋天朝成为千古没有的进取王朝。让宋朝的文明与圣上与皇太后的光辉洒向这整个的世界?还是想学晋朝慢慢衰弱。最后退居江南苟安?”

    坚锐啊。这是石坚第三次进京时亮出的第一剑。而且直指刘娥。

    他这一句说完。所有大臣都哑雀无声。

    刘娥还没有答话。赵祯问道:“石爱卿。你这个命题太大了吧。只是一个党项人小小的叛臣。就关系到我朝的走向?”

    石坚说道:“启禀圣上。当然有关系。而且还有很大的关系。这也不是臣在写词作诗。可以夸大。”

    然后他向诸大臣问道:“本官在路上就听说你们为这件事争吵不休。现在本官倒要听听你们的意见。”

    听了他的话首先曹玮站了出来。他说道:“石大人。老夫认为不应当将他交出。这会叫所有向着我朝的党项人和蕃人失望的。”

    他话音刚一落。立即引起一片附和。石坚注意了一下。他们大多是武官。

    这时吕夷简又站出来说:“本官认为不妥。那个山遇惟亮只是一个党项人的大臣。他既然叛出了夏州。自然夸大其词。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如果将党项人惹怒。万一再次进攻西北可是不妥。当然这不是本官怕他们。而且北方辽国新帝又在调集大军。双面夹攻之下。我朝危矣。不如先将他们交与夏州。夏州局势安稳。辽人孤掌难鸣。也就自然退兵。”

    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特别是辽国。宋与辽多次交手。大多以失败告终。这些大臣肯定是有些害怕。于是更多的大臣表示附和。相比于一个安定的环境。只是一个对方小小的叛臣不值的与党项交恶。何况李昭重当时犯了那么大的事情。都被朝廷释放。

    石坚做了一个手势。这些大臣知道石坚在表态了。而他的表态将最终可能决定山遇惟亮的命运。

    石坚对那些赞成送还山遇惟亮的人说道:“要不是有这么多人赞成送还山遇惟亮。我都要认为你们想要卖国了。”

    到现在他还没有表态。就亮出了第二剑。这一剑直指众多大臣。卖国。好大的罪名!他话音一了。这些大臣全都脸红脖子粗。

    石坚没有等到他们反驳。就接连问道:“不错。只是一个叛臣。即使送还了这份恩情有没有先帝送给李继迁夏银静等五州重?并且送了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还有太师之职。太师啊。想来王相一生劳苦功高。生前也没有获的此荣誉。”

    这一句话说的刘娥在帘后也忍不住脸上发烧。

    石坚又问道:“本官再问你们。李重昭对皇太后图谋不诡。可是皇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