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子房慕道记 (第1/2页)
张子房慕道记 入话: 梦中富贵梦中贫,梦里欢娱梦里嗔。 闹热一场无个事,谁人不是梦中人? 话说汉朝年间,高祖登基,驾坐长安大国。忽一日,设朝聚集文武两班,九卿四相。各人奏事已毕。班部中转过一人,紫袍金带,执简当胸,出班奏曰:“我王万岁!微臣看得近今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万民乐业。臣欲要慕道修行,不知我王意下如何?”高祖问曰:“卿因何要入山慕道?”张良答曰:“臣见三王苦死,不能全终。”高祖曰:“那三王?”张良曰:“是齐王韩信,大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原来这三王,忠烈直臣,安邦定国。臣想昔日楚王争战之时,身不离甲,马不离鞍,悬弓插箭,挂剑悬鞭,昼夜不眠,日夜辛苫,这般猛将尚且一命归阴,何况微臣!岂不怕死?”高祖曰:“卿莫非官小职低,弃却寡人?岂不闻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张良曰:“岂无罪过!臣思日月虽明,尚不照覆盆之下。三王向如此乎?”高祖曰:“齐王韩信,他有罪过,如何苦死?卿不知其情,寡人有诗为证: 韩信功劳十代先,夜斩诗祖赫赵燕。 长要损人安自己,有心要夺汉朝天。” 张良诉说已罢,微微冷笑,便道:“我王岂不闻古人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我王失其政事,不想褒州筑坛拜将之时。我王不信,有诗为证: 韩信遭逢吕后机,不由天子只由妃。 智赚未央宫内见,不想褒州拜将时。” 高祖曰:“卿,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有怨寡人之心。”张良答曰:“臣自有诗为证: 韩信临危剑下亡,低头无语怨高皇。 早知死在阴人手,何不当初顺霸王!” 张良言曰:“微臣眼前不见二人,一心只要慕道。”高祖道:“卿,你作官中第一,极品随朝,身芽紫罗袍,腰悬白玉带,口飡珍羞百味,因甚却要归山幕道?”张良曰:“臣见三王遭诛,臣怀十怕。”高祖曰:“卿那十怕?”张良曰:“赦臣之罪,微臣敢说。”高祖曰:“朕赦之!”良曰:“听臣所说,有诗为证: 一、怕火院锁牢缠; 二、怕家眷受熬煎; 三、怕病患缠身体; 四、怕有病服药难; 五、怕气断身亡死; 六、怕有难哭皇天; 七、怕采木花棺椁; 八、怕牢中展却难; 九、怕身葬荒郊外; 十、怕萧何律上亡!” 张良曰:“我王,倘若无常到来,如何躲得?”高祖曰:“卿,你正好荣华富贵,却要受冷耽饥。”张良曰:“皇若不信,有词为证: 慕道逍遥,修行快乐。粗衣淡饭随时着,草履麻鞋无拘束。不贪富贵荣华,自在闲中快乐。手内提着荆篮,便入深山采药。去下玉带紫袍,访友携琴取乐。” 高祖曰:“卿要归山,你往那里修行?”张良曰:“臣有诗存证: 放我修行拂袖还,朝游峰顶卧苍田。 渴饮蒲荡香醪酒,饥餐松柏壮阳丹。 闲时观山游野景,闷来潇洒抱琴弹。 若问小臣归何处?身心只在白云山。” 高祖曰:“卿意要去修行,久后寡人有难,要卿扶助朝纲,协立社稷。”张良回答曰:“臣有诗存证: 十年争战定干戈,虎斗龙争未肯和。 虚空世界安日月,争南战北立山河。 英雄良将年年少,血染黄沙岁岁多。 今日辞君巨去也,驾前无我待如何!” 高祖曰:“如今天下太平,正好随伴寡人,在朝受荣华富贵,却要耽寒受冷,黄齑淡饭,修行张良慕道!”张良听说:“有诗为证: 两轮日月疾如梭,四季光阴转眼过。 省事少时烦恼少,荣华贪恋是非多。 紫袍玉带交还主,象简乌靴水上波。 脱却朝中名与利,争名夺利待如何!” 高祖曰:“不要卿行职事,早晚随伴寡人,意下如何?”张良曰:“臣有诗存证: 荣华富贵终无久,仔细思量白发多。 为人不免无常到,人生最怕老来磨。” 高祖曰:“卿若年老,寡人赐你俸米,月支钱钞,四季衣服,封妻荫子,有何不可?”张良曰:“蒙赐衣、钱、米,老来如何替得?有词存证: 老来也,百病熬煎。一口牙疼,两臂风牵。腰驼难立,气急难言。吃酒饭,稠痰倒转;饭茶汤,口角流涎。手冷如钳,脚冷如砖。似这般百病,直不得两个沙模儿铜钱。” 高祖曰:“卿一心既要入山慕道,寡人管你四季道粮并衣服鞋袜。”张良曰:“臣有诗为证: 日月如梭来不牢,时光似箭斩人刀。 清风明月朝朝有,火院前程无人稍。 日月韶光随时转,太阳真火把人熬。 你强我弱争名利,不免阎王走一遭。” 高祖苦劝,张良不允。“且回相府,明日再来商议。”张良辞驾出朝,吟诗一首: “游遍江湖数百州,人心不似水长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灌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不是微臣归山早,服侍君王不到头。” 张良拜辞,出朝回家。 高祖曰:“众文武百官,寡人苦劝张子房不听。”遂令百官领圣旨,往张良相府,劝他回心转意:“丞相,主人留你:‘不要入山修行,在家出家,朝再随伴寡人,道粮衣服钱米,每月供俸。’却不是好?”张良曰:“臣想韩信、彭越、英布,争江山,夺社稷,累建大功。如今功劳却在何处?”张良不允。众官又劝:“丞相,如今天下太平,官封极品,位至三公,朝中享荣华富贵,如何归山慕道?”张良呵呵大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