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腥风_第一章百炼成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百炼成钢 (第4/5页)

栈埠林立,公私码头一座接一座,大小船只往来不绝,水上陆地忙碌非常。

    尤其是京口驿码头,往北一段长街,可算是京口的精华,公营的栈房和私营的仓栈,一座连一座,货物堆积如山,充分表现出江南的富裕风貌。

    南米北养;江南的民生必需品,昼夜不停往北运,漕船直抵京师,养活北方无数臣民。

    凡是沾了水运的人,不论官商,没有不肥的,经营船运的大富商,更是天之骄子。

    自大明中叶以降,直至后来的满清皇朝晚期,在所谓江(南京附近)淮(淮安大河一带)扬(扬州附近)三地区,几乎集天下大富豪的精华,富甲天下的富户皆出自这三地区。

    江,指船运;淮,指河工;扬,指盐的专营。凡是沾了这三种边的权势人士,没有不发的。

    但也有例外,京口驿颇有口碑的盛昌船行,就在三天前宣告破产,摘下了金字招牌,清理债务。

    当然,在此之前的月余时日里,重要的财产处分已经先后办妥,剩下的只是善后小事,不然哪能把招牌摘下来?

    最重要的大事,是三十二位船夫的抚恤金,每人平均发给家属最高额三百八十两纹银。

    再就是赔偿货主京师兴隆大宝号七船苏杭百货的价款,共银八万六千两,这是照原值六五折赔偿的,已经足以让盛昌行倾家荡产了。

    盛昌行有三十余艘大小货船,有二十六艘是正式的货运百石船只,每次十二艘南北对开。

    出事原因非常简单,船沉货没。

    十二艘北航的货船,在京师沧州河面一下子沉了七艘,据说是相互挤压撞沉的。

    卖掉剩余的大小船只,资遣了所有的船伙计,店面也脱售了,正式光着身子走路啦!

    从乡下赶来帮着善后的小伙子叫张文季,是东主张盛宏的侄儿。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雄壮如狮,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帮着叔叔处理善后有条不紊,冷静沉着,豪爽大方,非常体贴遇难者的家属。

    本来所有的船行,船伙计的抚恤金很少有超过二百四十两的,他和叔叔加发三百八十两,家属们感激涕零存殁均感。

    一早,张盛宏一家老小,已乘了唯一剩下的小舟,无限感伤地返乡走了。

    张文季独自留在空旷的店堂,等候将房舍店面生财家具点交给买主新主人。

    近午时分清点完毕,牙子中人终于宣布完全合法转移。他坚拒新主人置筵相送,提了一只大包裹,毫无牵挂大踏步住进了京口官驿旁的悦来客栈。

    他叔叔在这里,是颇有地位的船行东主,交游广阔,朋友众多,船伙计更不少。

    但他,镇江在他眼中,几乎是全然陌生的,只认识表面一点点。

    最近两三年,仅在清明前后来船行住三五天,到处走走看看城内外的风光,走马看花没有多少印象。

    船行的伙计们,绝大多数不曾见过这位侄少爷。

    在悦来客栈要停顿停留,便来了一位访客。

    访客是一位颇有气概的中年人,像个帐房夫子。

    “你真的不回去了?”中年人问。

    “不回去了,我答应家叔,要设法找出沉船的原因来。”他脸上有坚毅的神情“哪有七艘船撞在一起的道理?在漕河行舟,船家更跟在漕舟后面,每艘船都必须保持距离,河道窄必须鱼贯行驶,怎么可能连撞在一起?所以我得找出其中可疑征候来。”

    “覆舟本来就是常事呀!漕舟本来就慢,你们的船轻,跟在后面等得心焦,一时控制不住,一起撞上并非不可能的事,查什么呢?”

    “不查怎能甘心?撞在一起必定不平常。”

    “天知道那要查多久?”

    “所以我不回去了。”

    “可惜哪!小子。”中年人不住摇头,叹了一口气“梅老先生对你寄望甚殷,认为你是百年罕见的修炼奇才,准备正式收你做弟子,传以玉符仙碟,只要两三年工夫,你一定可以突破他无法突破的返虚境界。你不回去,他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我也想通了,周大叔。”他脸上有飘忽的表情“就算我修成半仙之体,对任何人也没有好处,对苍生何益?独善其身而已,早晚仍要默默地进入坟墓的。梅老爷子也知道,飞升根本就是幻想成仙成道,那只是人潜藏在心中的一种欲望。这些日子以来,我助叔叔处理这些莽莽尘世悲苦事,这才发觉我追求幻想欲望,不食人间烟火自求多福,是多么自私的事。二十年来,我一直就在亲友的卵翼下成长,虽说修炼吃了人所不能吃的苦,但从没体会过人间疾苦喜乐哀愁,似乎我不是一个人,只知道争取自己成就的废物。”

    “小子,你…”“我想通了,我要过自己的感情生活,试试体会人生的快乐与哀愁,真正体会自食其力的人生。不然,我永远长不大,永远靠父母养我宠我,我是个必须靠人供应的怪物。”

    “也好,要无为必须先无不为。”中年人大概也想通了“四大皆空的佛门弟子,也说出世必先入世。体会人生,也不枉在人间走一场。你要自谋生活?”

    “是的,大叔。”他肯定地说“我已经和爹娘说好了,爹娘给我五年时光,届时无论有何成就,都必须回家守我名下那份田园家业。但是,我不想要。”

    “你现在身上有多少盘缠?”

    “一百两碎银,十余吊钱。”

    “哈哈!至少比叫化子强,百十两银子,你在京口码头已经是大爷了。哦!就北走调查?”

    “不,先在这里打听。船伙计们耳尖嘴长,很可能透露一些风声。”

    “百十两银子是不够的…”

    “找份工作呀!”

    “你能做什么?哈哈!”中年人嘲弄地怪笑。

    “大叔,不要哈哈。”他其实也笑了“天生我才必有用。”

    “你可以饥餐松实挖葛填肚子,渴饮山泉…”

    “大叔,别小看我。”

    “当然,还有一副坚强的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