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4页)
琪的说法,原来雷之远的父亲在美国也拥有一家颇富盛名的公关公司,几个月前,雷之远的父亲接下一宗大型的政治公关案,由于案子本身牵扯的层面极为广泛复杂,所以希望雷之远能和他一同着手案子的经营。雷之远这次去美国,就是为了顺从父亲的心意,帮助父亲完成案子。 但雷之远走得实在太突然了,公司上下一片哗然,大家议论纷纷,可怜的席克文只好一遍又一遍向大家保证雷之远只去一年:一年之后他一定会再回到公司和大家一起努力。但一向走谐星路线的席克文说起话来显然没有什么公信力,大家对他的说法大多存疑,最后还是由雷之远的贴身秘书于安琪出面证实,才平息了闹烘烘的局面。 张庭江漠然地面对雷之远的离去,她将自己投入忙碌的工作中。努力加上天分,爆发力十足的她没多久就由专案执行升上了专案副理,再由专案副理跳上专案经理的位置。 鲍关界的迷人之处就是不看年资,有本事的人不须排队等待升迁。 一年过去了,雷之远并未如期回来,转眼第二年也过去了。 请支持。 “好久没有这么优闲地喝下午茶了。”靠在舒适的法式背椅中,张庭江感慨地说。她是这家五星级饭店的常客,每个月总要来个两三次,但不是为了记者会的举办就是陪同设计师勘查场地,像今天这样纯粹私人性质的光临还是第一次。 “生命本来就是用来享受的,谁教你是个工作狂。”莎曼珊涂着鲜艳口红的唇轻啜了一口咖啡,白色的咖啡杯杯缘沾上了一圈口红印,看起来格外醒目。 经过长久的合作,她们也因相互欣赏而变成了好朋友。 “说说你这次的美国行吧!MBM的总公司对你们去年的表现满意吗?”张庭江关切地询问。总公司的反应关系着今年提拨给莎曼珊的公关经费。 “天哪!我们才刚见面,你劈头就问我这个问题,难道你不想问问我这次去有没有什么艳遇吗?”莎曼珊翻了个白眼,一副受不了的样子。“庭江,难怪你一直没有男朋友,哪个男人受得了像你这样成天把工作挂在嘴边的女朋友?” 莎曼珊原本自认是个标准的工作狂,但一碰上张庭江,她发觉自己充其量只能算是稍微勤劳一点的上班族而已。“你别那么卖力地帮公司赚钱,偶尔也要为自己打算,趁着现在年轻貌美赶紧物色个稳当可靠的长期饭票才是。” “长期饭票我早就找到啦!”张庭江一脸神秘的笑。 “真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莎曼珊兴奋地提高分贝,顾不得她在公共场合一向最在意的仪态。“快说,到底是谁?我认不认识呢?你在什么地方认识的?” 面对莎曼珊连珠炮似的疑问,张庭江双手抱胸笑而不答。 莎曼珊见状也故意学着她,双手抱胸优闲地靠向椅背。“其实我这趟去美国,总裁的确和我讨论不少事,我不知道现在该直接找你谈,还是改天把‘联方’的沈经理约出来再说。”联方公关公司近来十分积极地接触莎曼珊,希望能取代嘉得成为MBM新一年度的公关顾问公司。 莎曼珊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但对风花雪月的事仍旧兴致勃勃,尤其像张庭江这样内外皆优的单身女性更是她最感兴趣的主角。所以当她卖关子时,莎曼珊便不惜使出高招让她就范。 张庭江笑得一脸娇媚。“好啦好啦!亲爱的莎曼珊jiejie,我招了就是,只是我怕…”张庭江迟疑了一会儿。 “只是怕什么?”莎曼珊十分心急。 “只是我怕你对他不满意,听了会不高兴耶!”张庭江佯装苦恼地说。 “不会,能够被你看上眼的,我怕我嫉妒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不满意?”莎曼珊再三保证。 她觉得张庭江今天非常拖泥带水、不够干脆,跟平常实在判若两人。不过恋爱中的人本来就会失常,她不怪张庭江,只要张庭江赶紧说出答案就好。 “就是公司啰!”张庭江公布谜底。 莎曼珊双层一皱、红唇微张,随即垮下脸来。“庭江,你耍我。竟然拿公司随便搪塞我。” “我没有耍你。”张庭江一本正经地澄清。“公司答应让我明年入股,以后我就算是公司的老板之一了,每年可以分红、领股利。所以你说,公司是不是我的长期饭票?” 对于公关界人才流动频繁,莎曼珊亦略有所闻。今天在A公司碰到的人,明天可能就跑到B公司,所以为了留住优秀的人才,每家公关公司无不祭出各式丰厚的福利,但这么大方地让员工入股,莎曼珊还是头一遭听到。 “恭喜你,庭江。”虽然和想像中的浓情蜜意八竿子打不着边,但听到这个好消息,莎曼珊还是为张庭江开心。“雷之远果然是公关界的奇人,不管做什么事都有奇招。” 听到他的名字,张庭江自然地将话题转移开来。 “莎曼珊,现在该你说一说MBM的总裁和你讨论的事,好让我知道敝公司该如何效力啊!”张庭江故作殷勤的脸上露出顽皮的笑容。 原来一九五O年就成立的MBM,今年将堂堂迈入五十周年。虽然面临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但在美国的总公司还是决定举办一场空前盛大的庆祝酒会,并邀请全世界营业额最好的前八个国家各六十名名流与媒体前往参加。当然,除了庆祝酒会,安排贵宾参观总公司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行程。 “真是太好了!”张庭江欣喜无比,这个好消息简直比明年入股的事还让她兴奋。这是她从事公关工作以来,经手最庞大的一项任务,她相信有机会承办如此盛大活动的公关绝对不多。 张庭江飞快地在脑海中筛选六十名的可能人选。电子、报纸、杂志各约六家的主流媒体,光文字记者加上摄影记者就大概拙掉了约四十个名额。所以能够分配给名流与明星的就只剩下约二十个名额,因此在选择上就必须极为严格,不单是要考虑知名度的问题,还必须有能力在时尚圈引领风潮的人才可以。 其次,未被邀请的各家媒体一定会打电话向她抱怨并要求出席。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