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心中的秘密 (第3/3页)
7人,不称职占52。9%,投汪永不称职票31人,不称职占60。78%,另一个副主任,投不称职票21人,占41。8%。贾士贞第一次干这种工作,不知道这种结果该怎么评价,但他在想,王学西、汪永竟有这么多人投反对票,这样的领导到底应该算称职,还是不称职?这个结果又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是他对组织部的工作产生的又一个深深的疑问,对于一向渴求知识的贾士贞来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早上起床后,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贾士贞第一个走进省委组织部那幢红楼。 他便从一楼楼梯开始拖地,说实在的,他在家里从没有像这样卖力拖过地板,虽然这是他上班的第二天,但是上班先打扫卫生这已经是到组织部工作的一般人员的必修之课了。他发现仝处长,顾副处长,还有唐雨林,他们是不打扫卫生的。他自己悟出一个道理,科级以下干部都是争先恐后地拖地、打水、抹桌子。在走廊里碰到唐雨林,两人都笑笑点点头。其实每天早晨的这种打扫卫生的例行公事,很快就会结束了,可是谁也不愿早早先放下手中的事,坐在那里既无事可干,领导看了又不合适,所以只好故意拖延时间,也算是一种表现方式吧! 贾士贞正在不紧不慢地拖着二楼走廊地板时,仝处长把他和唐雨林叫到办公室,要了区划设置办公室的测评表,随后,他俩就准备去总工会考察干部。 在组织部办公室里,虽然贾士贞和唐雨林同在一个办公室,一天却难得讲几句话,而一出去考察干部,两个人一组则是形影不离,只要一有空,两人不是谈组织部里的工作,就是说一些相互间的琐碎家事。在贾士贞看来,唐雨林所谈的有关组织部里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那样新鲜,那样给他深刻的教育。转眼间,他们很快完成了三个单位的干部考察工作。现在贾士贞已经很老练了,谈话时该说些什么,遇到问题应该如何插话,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记录时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已经很熟练了。但他总感到自己像一个小学生似的,考察结束后,下一步该干什么,他从来不问,因为唐雨林对他说过,在组织部工作,必须做到“知道的不传,不知道的不打听”他自然相信,因为在家临走时父亲也是这样对他说的,大概组织部里的人都信守这样的格言。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唐雨林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坚信,自己一定会干得很出色的。 贾士贞来省委组织部已经半个多月了,每天早上几乎都是他第一个到办公室,依然是先进行必修课打扫卫生。机关干部处的人头也渐渐地熟悉了。虽然一进组织部这幢红楼每个人都顿时变得沉默寡言,小心谨慎,从不会有任何人大声喧哗,放肆地侃侃而谈,毕竟这是管理着全省几千名高级领导干部的神圣地方,不仅关系到多少人的提升,也关系到组织部全体人员的前途和命运,长期以来自然地形成一种有利于工作的良好氛围。 在外面跑了那么多单位,现在他和唐雨林的任务提前完成了。突然回到办公室,一下子还有些不适应,半天理不清自己的思绪。有些心猿意马,心神不宁。他平心静气了半天,才慢慢地收回自己那颗奔腾的心。看来在这里,处长是真正掌握日常工作实权的人,贾士贞常常借上厕所的机会,注意一下处长室,处长室几乎每时每刻都关着门,当然,那里也许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在酝酿着省级机关高层人物的重大决策。驼副部长还是那天顾副处长领他去见过一次,这么多天来从没见过任何一位部长。唐雨林就是他的顶头上司,每天跟着他。在办公室里他也一样沉默寡言,小心翼翼。 突然,他想起早上一进办公室时看到从门下面塞进来的一封信,拿起一看,信封上写着:“唐雨林、贾士贞亲启!”下面落款只有“内详”两个字。他看了半天,也没拆。就放进抽屉里。现在一下子想起这事,急忙拿着信,交给唐雨林。 唐雨林撕开信封,看完后递给贾士贞。他接过信一看,是一封反映省区划设置办公室王学西的人民来信。主要是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上班、出差打牌,甚至赌钱,受贿,居然一次用公款购买中华牌香烟五十条,全部供他自己任意使用。贾士贞看完后只是微微一笑,把信交给唐雨林。唐雨林把信装进信封里说:“交给仝处长处理!” 贾士贞渐渐熟练掌握了考察干部的基本方法,想想第一天在省区划设置办公室找人谈话时,唯恐漏掉一个字,写得手都麻了。现在他已经很老到,记不记那些人的谈话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那种考察材料都大同小异,虽然不能像写小说那样,但想象空间还是相当大的。贾士贞忽然感到省委组织部的工作在外人看来那么神圣而高尚,可真正身在组织部里的人,却又让他感到枯燥而压抑。可是只有这种枯燥而压抑的经历才会让一个人变成了不起的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