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第3/5页)
道:“云姑?会是她,不会.吧,我怎么没看出?” 仲孙双成道:“你与云姑,一般年幼天真,不会知道,更不会想到,而我与艳妹年纪较长,早已看出,却是不便说穿,更何况我爹也甚为此事烦恼。” 王寒梅不敢相信,但人目仲孙双成神态却又不得不信,一时间心中感触万千,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仲孙双成一叹,又道:“他也就是为了这个原因,你想云姑又是他的救命思人,你叫他怎么办?” 王寒梅突然抬起螓首,说道:“这么说来这个局面就永无法打破了?” 仲孙双成道:“那也未必一定,世间的事往往会变,而且变得出人意料,谁也不敢断言黄山之会时,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王寒梅默然半晌,方始说道:“这么说,届时如果局面依然,我们只有跪下来求他啦?” 仲孙双成挑眉说道:“那倒不必,也许这样能收效,但果真如此,我们姐妹活下去,已了无乐趣,更无价值!” 王寒梅道:“成姐以为八位老人家会有别的什么法儿?” 仲孙双成道:“也是,也不是。” 王寒梅一怔说道:“成姐这话…” 仲孙双成淡淡一笑,道:“八位老人家,临行叮咛之话必有深意,我敢断言他们八位早已成竹在胸,有了万全之策,但我却不知他们八位有什么好法子,所以说也是,也不是。” 王寒梅沉吟半晌,方始喟然一叹,说道:“事已至今,只有到时候再说了,不过我总以为这是件…” “这是件什么?”仲孙双成淡淡一笑,扬眉道:“不要把事情看得太悲观,那是自寻烦恼,我好像有个预感!好像觉得这几个月里我们之间,必然会有些变化,而且黄山之会,我们姐妹自己的事,一定能够很顺利很圆满地解决。” 王寒梅喜道:“真的么?” 仲孙双成笑道:“这只是预感,是否灵验要到届时方知,现在我不敢妄下断言。” 突然一道金光由王皇顶方向射来,照耀得峰顶一片血红。 仲孙双成跺足叹道:“你看!只顾谈话,竟忘了已到日出时刻啦,梅妹快走,这奇景瞬间即逝,再晚就看不见啦。” 未等王寒梅答话,拉起她的玉手向着“玉皇顶”方向如飞驰去。 “玉皇顶”又名“太平顶”即古之登封台,几块黝黑光滑大石涌出土中,四周围以石栏,是为“岳顶” 庙祀玉皇,附近有“秦皇无字碑”高约丈五,四面宽各三尺许,据传其下藏有封禅文铭、金书玉简之类。 此时东山红日方出一半,金光万道,透云射天,此即沧海浴日、金轮晃漾之奇景。 一片金光中,仲孙双成手拉王寒梅直如凌波仙子,衣袂飘风,如一飞登上“岳顶”方始倏然住足。 仲孙双成轻吁一口大气道:“还好!再迟一刻咱们就要徒劳往返,遗憾…” 但闻王寒梅突然失声一声娇呼:“成姐快看山腰…” 仲孙双成顺着王寒梅手指处望去。 一望之下神色大变,半晌方始讶然欲绝地“啊”了一声。 山腰一条曲折婉蜒的羊肠小道上,由南至北,神情悠闲,状至亲呢地飞驰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儿。 赫然竟是那蓝九卿与云姑。 仲孙双成诧异欲绝地哺哺说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王寒梅面布寒霜,黛眉倒剔地冷哼一声道:“这怎么不可能,事实分明摆在眼前。” 仲孙双成神色凝重地摇头说道:“梅妹先请冷静,此中必有缘故。” 转眼一看,就在这两句话的功夫,山腰上,蓝九卿、云姑二人已自她们脚下驰过数十丈去,再过百丈便将转入一处山坳。 仲孙双成略一沉吟,咬牙说道:“不管如何,我们且跟去看看,尤其是蓝九卿这畜牲更不能放过他!梅妹,咱们走。” 再无心情贪恋眼前奇景,拉着王寒梅,娇躯连闪,飞掠而下。 她二人来时是顺道,沿石阶逐级攀登,此时心急之下,哪还顾得顺原路下山。 百丈高空,凌空飞降,只不过在一两处突出山石,横探乱松上略一沾足,恍若凌波飞仙,极其轻盈灵妙地飞泻而下。 二人身形方自落在山腰那条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上,前面携手并肩飞驰的蓝九卿与云姑已自转人山坳,一晃不见。 仲孙双成、王寒梅二女睹状芳心大急,唯恐将人追丢了,身形微顿之后,毫不迟疑地尽展身形,如飞追去。 转瞬已抵山坳,转过山坳,一见蓝九卿、云姑二人仍是遥遥地在半里以外飞驰,方始各吁一口大气,一路躲躲闪闪地追 了上去,但始终是保持半里之遥。 里许过去,王寒梅已感不耐,黛眉一挑,狠声道:“成姐,咱们此刻已认清是他二人无误,何不干脆赶上前去把蓝九卿收拾了,再向云姑问个明白?” 仲孙双成摇头道:“梅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单单只有蓝九卿一人,我早就赶上去收拾他了,还会一路等至如今?只不过我觉得内情蹊跷,想弄个明白,你不见他二人一路并肩携手,指点说话,状至亲呢,恍如一对情侣么?” 王寒梅冷哼一声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儿委实不差,数日前她还一往情深地爱着含烟,想不到…” 仲孙双成一笑说道:“这正是我感到内情蹊跷之处,这就是为什么我能耐着性子地一路跟随至今,我不说过么?世间的事儿变化很大,而且往往变化的出人意料,这不就是么?” 上寒梅冷哼一声,道:“我不觉得内里有什么蹊跷,我倒觉得云姑本性浮荡,不似个正派人儿。” 仲孙双成淡淡一笑,未置可否。 王寒梅却略一思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