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乳肥臀_第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5/5页)

,爆炸大队的工程师带领着学徒,鼓动着要四个壮汉才能推进拉出的大风箱,把狂风送进熔炉。在他们旁边的沙地上,埋藏着一大片地雷模具。母亲嘴上缠着毛巾,跟着拉碾的小驴团团旋转。刺鼻的硫磺味儿辣出了母亲的眼泪,熏得那头蚂蚱驴连续不断地打着喷嚏。我和司马库的儿子蹲在一丛紫荆树上,上官念弟遵照母亲的指示严格看管着我们,不许我们接近碾子。哑巴背着汉阳造大枪,手里玩耍着那柄他家祖传的缅刀,摇摇晃晃地到了碾子旁。我们看到他拦住了驴,对着母亲举起缅刀,晃了晃,让缅刀发出铮铮的响声。母亲在驴后,手持着一把磨秃了的笤帚,定定地望着他。他对着母亲亮出了那只写着字的手掌,嘴巴里哈哈笑着。母亲对他点点头,似乎在祝贺他。接下来哑巴的脸上便变幻出许多表情。母亲不断地摇着头,似乎在否定他的什么请求。后来,哑巴挥起胳膊,对准驴头打了一拳,那头驴两条前腿一软便跪在了碾道里。母亲大声说:“畜生!

    不得好死的畜生!“哑巴嘴巴歪歪地笑着,像来时一样,摇摇晃晃地走了。

    那边,熔炉的出铁口被长钩子捅开了,白炽的铁水泻出坩埚,溅起一簇簇美丽的火花。母亲揪着驴耳朵把毛驴拉起来。她走到紫荆树下,扯下蒙嘴的、发了黄的白毛巾,掀起衣襟,把被硫磺熏白了的奶头塞到我嘴里。我正在犹豫着是否把这又臭又辣的rutou吐出来时,母亲猛然推开我,险些拽掉我初生的门牙。我想她的rutou也一定奇痛无比,但她分明顾不上了rutou。母亲大踏步地往家跑,那条毛巾拎在她的右手里,随着她的步伐摆动。我仿佛看到那沾染着硫磺气体的奶头正急遽地摩擦着粗布衣襟,有毒的乳汁汩汩流淌,浸湿了她的衣服。母亲周身流窜着电流,她沉浸在怪异的感觉里,如果是幸福那一定是极度痛苦的幸福。母亲为什么要用如此快的速度往家奔跑?我们马上就得到了答案。

    领弟!领弟呀,你在哪儿?母亲喊叫着,从正房喊到厢房。

    上官吕氏从堂屋里爬出来,趴在甬路上,昂起头,像只大青蛙。她的西厢房被兵占领。西厢房里,五个士兵头顶着头趴在磨盘上,研究着一本毛边纸钉成的破书。他们抬起头来,惊讶地看我们。他们的枪挂在墙上,地雷悬挂在屋梁上,黑油油圆溜溜,宛若比骆驼还大的蜘蛛产出的卵。哑巴呢?母亲问。士兵们摇摇头。母亲冲向东厢房。那张鸟仙的图像胡乱地放在一张断腿的桌子上,画上放着半个吃剩的窝窝头和一棵叶子碧绿的羊角葱,青瓷大碗也在桌上,碗里盛着一堆白色的小骨头,难以分清是鸟骨还是兽骨。哑巴的枪挂在墙上,地雷悬挂在房梁上。

    我们站在院子里,绝望地喊叫着。士兵们从厢房里跑出来,连声问着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哑巴从萝卜窖子里爬上来。他身上沾着一层黄色的土和一些白色的霉斑,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疲倦神情。

    母亲顿足长吼:“我糊涂啊!”在我家地道的尽头,那个陈年草垛下边,哑巴jianian污了三姐上官领弟。

    我们把她从地道里拖出来,把她抬到炕上。母亲流着眼泪,用那条满是硫磺味儿的毛巾,蘸着一盆水,一点一点地,仔细地擦拭着领弟的身体。母亲的眼泪落在领弟身上,落在她那只留着牙印的rufang上,她的脸上却是动人的微笑。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美丽的、迷死活人的光彩。

    五姐闻讯跑回来,直着眼看着三姐。她一句话也没说,跑到院子里,从腰里拔出一颗木柄手榴弹,拉开弦,扔进东厢房里。手榴弹臭火,没有响。

    枪毙哑巴的地方就是枪毙马童的地方:村子南边,一个中间生长着臭蒲、边上倒满垃圾的臭水坑。哑巴被五花大绑着推到坑边,几十个兵持枪站成一排。

    蒋政委向围观的百姓做了慷慨激烈的演讲。演讲毕,士兵们拉开枪栓,把子弹推上膛。政委亲自发布命令。子弹即将出膛时,穿着一身白衣的上官领弟翩翩而来。她的步态轻盈,飘飘欲仙。鸟仙来了!有人说。鸟仙的传奇经历和神奇的事迹立即被人们回忆起来,大家都忘了哑巴。那时刻是鸟仙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她在众人面前舞蹈着,像沼泽地里的仙鹤。她的脸鲜艳极了,像红荷花,像白荷花。她身材匀称,肿胀的嘴唇十分诱人。她舞蹈着靠近哑巴,突然停住脚步,歪着脑袋,看着哑巴的脸,哑巴咧嘴傻笑。她伸出手,摸摸哑巴毡片般的卷发,捏捏他蒜头般的鼻子。最后,她竟然伸出手,握住了哑巴双腿间那个造了孽的家伙,歪回头,对着众人哧哧地笑起来。女人们慌忙歪头避开,男人们却痴迷地看着,脸上挂着鬼鬼祟祟的笑容。

    政委咳嗽一声,很不自然地说:“拉开她,执行枪决!”

    哑巴昂着头,嗷嗷怪叫,可能是表示抗议。

    鸟仙的手始终摸着他的家伙,厚唇上浮着贪婪的、但极其自然健康的欲望。

    没有人愿意执行政委的命令。

    政委大声地问:“姑娘,他是强jianian还是顺jianian?”

    鸟仙不回答。

    政委说:“你喜欢他吗?”

    鸟仙依然不回答。

    政委从人群中找到了母亲,为难地说:“大嫂,您看这事…依我看,不如索性让他们成了亲吧…孙不言有错误,但肯定不是死罪了…”

    母亲一言不发,转身走出了人群。她走得很慢,步履艰难,好像背上驮着一座沉重的石碑。人们回望,直到听到她突然发出了嚎啕声,才把目光分散了。

    “给他松绑吧!”政委有气无力地说一句,转身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