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桓帝驾崩 (第3/3页)
顶多是协助一下。若是你轻兵去打逢义山,他可就不让了,岂会把嘴边的肥rou让给你吃?仲颖啊,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尹端也道:“老将军所言不假!那段颎已在皇上那儿讨了旨意专候咱们打败羌人,他再去一扫贼巢,还口口声声要对羌人‘长矛挟胁,白刃加颈’。看来他是要定这一功了。老将军东征西讨,到头来功劳反被他人抢夺,我等心里实在不平。” 张奂心里自然更是不平,但面对诸将,这样的情绪是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他故意笑了笑,不以为然道:“你们以为我怕段纪明抢我的功劳吗?老夫六十多,还不至于和一个后生计较。我们俩只是在征讨策略上见解不同罢了。” 他站起身来向前踱了几步来到尹端身边“段纪明深谙用兵之道,称得起是一员良将,但他急功近利,杀戮之心太重啦!” “羌人毁我城关、害我百姓,咱多宰他几个也不为过。”尹端愤愤不平道。 “不为过?你还能把他们杀尽了不成?说得倒是轻巧,只怕后果不堪设想。方今正逢多事之秋,又赶上灾害连连,中原渐有反民作乱,朝廷里宦官擅权无人不知。要是和这些边族结怨,只怕将来中原稍有动荡,羌人携恨,连同匈奴、鲜卑、乌桓大举侵入,还有那些一直就不服化的南蛮也会趁乱裂土分疆。到那时,这些胡人就能乱了中原!”他边说边来回踱着步子“所以,多年来我秉承皇甫规(东汉名将)的策略,安抚招降为上、攻战杀戮为下。为的就是不与边族结恨,使他们诚心归附。这个策略进行了这么久,万万不可前功尽弃。” “老将军言之有理,我等思虑不及。”尹端点点头“既然老将军有此良苦用心,何不修书一封规劝段颎,使他切勿杀戮过甚呢?” “没有用!段纪明心高气傲,又立功心切。不杀人哪儿来的功劳?况且他心中一直忌妒我位在他之上,我要是写信相劝,他只会认为我阻拦他立功,岂会听得进去?” 董卓听罢又扯开嗓子粗声嚷起来:“他段颎算个什么东西?要真有本事就正正经经打两仗让老子瞧瞧!在咱们鼻子底下抢功劳,算他妈什么好汉?” “仲颖!不要乱言!”张奂生怕这个直肠子道出几句不入耳的话招惹是非“平心而论,纪明他用兵在我之上。你们可还记得,延熹三年他带兵出塞两千里追击得胜,还有前年在湟中反败为胜的那一仗,当今朝廷众将谁有这等本事?让人不得不服呀!昔日是皇甫规向皇上推荐我,我才能侥幸位居纪明之上…就算到了今日,每当想起这件事来,老夫还觉得于心有愧呢。”张奂显得十分谦逊,缓缓坐下“纪明这个年纪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我也有意效仿皇甫公让位于我的旧事,上疏朝廷让位给纪明。”说着他托起胸前斑白的胡须“我这把年纪,也该退一步,让年轻人也抖抖威风了。” 这几句话真犹如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一样清亮,使得满营将官心悦诚服,有的连声赞叹、有的不住点头、有的不胜感慨。 “老将军!”董卓猛然一声呐喊打破了众人的议论,只见他腾地站了起来,拧眉瞪眼,脸上凶悍的横rou一个劲儿乱颤“老将军让位于段颎,怎么不让位于我?只管叫他人高官得坐骏马得骑,我董卓何日才能抖抖威风?” “放肆!”张奂顿时大怒“匹夫安敢如此无礼!来人!” 两个士兵应声而入。 “把这厮拉出去,先打四十军棍再说!” 尹端连忙跪倒求情:“大人息怒!仲颖立功心切才口无遮拦,实在是别无他意!况他久在军中,广有功劳,望将军饶他这一遭吧!”紧接着,满营将官乱哄哄跪倒一大片。 张奂憋了许久的火气全被董卓勾了出来,哪里听得进劝阻,随手自帅案上拿起一支大令:“朝廷用人自有章法,岂可擅论是非大放厥词?若有为他求情者,与他同罪论处,绝不姑息…” “报!”帐外一声报事声打断了张奂的虎威。 “进来。” “禀报将军,皇上驾崩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张奂怀疑自己听错了。 “皇上病笃,昨日驾崩于皇宫德阳殿。” … 董卓的事霎时间被抛到九霄云外,满营上下坐着的、站着的、跪着的全都愣住了。过了好一阵子,张奂才缓过神儿来,踱至大帐中央耷拉着脑袋道:“传令下去,班师回朝!” 尹端诧异地问道:“这仗不打了?” “还打什么呀?”张奂白了他一眼“这个节骨眼儿再打下去,你就不怕曹嵩、段颎告咱们拥兵自重有意谋反吗?”说罢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大令,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