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竖儒蜂起壮士死 (第2/2页)
当怀仁德以安抚四夷,岂能一味的滥杀,有违圣人之道,长孙大人,你也是习的孔孟圣人之道,难道就不知道以德报怨的道理吗?如今我大唐国力日盛,自当以仁德示天下,使四夷来归,要是用刀剑就能安定天下的话,还要圣人之言干什么?” 太宗被众人吵得一阵头疼,对于长孙无忌的建议,他是不赞成的,对待外族虽然应当昭示武力,却也不能一味的滥杀,将其全部送回草原,太宗也不赞成,誰知道日后突厥部众当中会不会再出现一个颉利那样的人物。 想着,便看向了他的智囊房玄龄,道:“玄龄!你也说说,该当如何!?” 房玄龄这时出班道:“臣不赞成长孙大人,也不赞成孔大人,但他们的建议都是为了这么国家好,臣也不好作出评判,要是圣上问臣的注意,臣主张不放,但也不杀。” 太宗问道:“那该如何?”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虽然房玄龄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但是朝中主张将突厥人全数放了的还是不在少数,孔颖达更是联合了一大帮人,整日在太宗面前聒噪,太宗也是不胜其烦,可是如果按照房玄龄的建议,究竟应当如何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太宗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李承乾便在太宗的授意下,又到了杜睿的府上。 “什么?”杜睿听了李承乾道的话,只气的拍案而起,大声喝道“竖儒不知兵事,安敢妄议国政,他们哪里知道为了这场北伐,戍边将士们流了多少血,又有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难道如今便因为他们的一番狗屁不通的仁德之言,就将这些豺狼再次放归草原!” 李承乾见杜睿这么激动,也道:“我父皇这几日也时常为此烦恼,却不知该如何处置,那些大儒们又整天的吵个不停,孤便来你这里,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要不然的话,这些突厥人恐怕就真的只能放了!” 杜睿闻言,气的义愤填膺,在书房内来回走着,突然走到书案前,提笔就写了起来,李承乾微感诧异,便走过去观看,顿时一惊。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五岳为之倾。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三尺剑,一怒即杀人。割股将敬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载尘。专诸与田光,相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别母西门去,母悲儿不。悲。身许汗青事,不归又如何。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十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狼,尸枕山千寻。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逐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凌弱,纵使有理亦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恶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男儿坠地杀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 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纵观天下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待吾弃笔出东门,一剑扫平四夷人。取得突厥狗头回,醉酒长歌祭英魂! 君不 汉终 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 班定 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 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 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 著我战时 一呼同袍逾十 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 净胡 誓扫突厥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 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 大旗招展日无 气吹太白入昂 力挽长矢射天狼。 定襄一战敌丧 阴山一役四夷 旌旗漫卷出云 蔽天铁鸟扑敌庭。 一夜捣碎夷狄xue,不叫蛮夷复称雄,燕然山头扬旌旗,丑奴牙帐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普天之下同沐大唐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