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藏_第1章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雪 (第1/3页)

    第1章 雪

    白色。午后。沉思者。加持。

    谷地。冬天。沉降的河流。草。沙洲。对岸。

    长发。牛仔裤。吸烟。腕上戴着佛珠。

    吸烟的样子与佛珠不太相称。

    空间关系。记忆。

    我的朋友王摩看到马丁格的时候,雪已飘过那个午后。那时漫山皆白,视野干净,空无一物。在高原,我的朋友王摩说,你不知道一场雪的面积究竟有多大,也许整个拉萨河都在雪中,也许还包括了部分的雅鲁藏布江,但不会再大了。一场雪覆盖不了整个高原,我的朋友王摩说,就算阳光也做不到这点,马丁格那会儿或许正看着远方或山后更远的阳光呢。事实好像的确如此。马丁格的红氆氇尽管那会儿已为大雪覆盖,尽管褶皱深处也覆满了雪,可看上去他并不在雪中。

    从不同角度看,马丁格是雕塑,雪,沉思者,他的背后是浩瀚的白色的寺院,雪,仿佛就是从那里源源不断涌出。寺院年代久远,曾盛极一时,它如此庞大地存在于同样庞大的自身的废墟中,并与废墟一同退居为色调单纯的背景。不,不是历史背景,甚至不是时间背景。王摩说,仅仅是背景,正如山峰随时成为鸟儿的背景。

    马丁格沉思的东西不涉及过去,或者也不指向未来,他因静止甚至使时间的钟摆停下来。他从不拥有时间,却也因此获得了无限的时间。他坐在一块凸兀的王摩曾过的飞来石上,面对山下的雪,谷地,冬天沉降的河流,草,沙洲,对岸应有的群山,山后或更远处的阳光,他在那所有的地方。

    因为氆氇的关系,马丁格的头被包围了,因此也被雪包围了。远远看去,马丁格只露出一点儿窗口般的脸,如果不是金丝眼镜,如果不是镜片稍有一些雪的反光,马丁格就是一个真正的雪人。透过镜片,可以看见马丁格的眼睛,马丁格的眼睛非常浅,即使平时不下雪,那里面好像也永远有雪在下;清澈地反映着一切,同时也拒绝着一切。

    王摩认识马丁格,但马丁格那会儿不认识任何人,因此王摩可以像在一尊陌生的雕像面前走来走去。王摩身着皮夹克,戴着一条灰格围巾,围巾怪模怪样的。某个时刻,由于立得久了,同样覆满雪的王摩与马丁格构成了某种空间关系就如同一尊雕像同另一尊雕像的关系,王摩说。

    王摩对“一尊雕像与另一尊雕像的关系”的说想法感到满意,并以自己的不动体会到马丁格深不可测的境界

    不过,就像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样,也就在雕像意识形成的瞬间,王摩惊讶地发现马丁格实际上并非一动不动。马丁格身上的雪在动,在剥落,在融化,尽管速度很慢,像云的变化一样不易察觉,不过一旦发现变化,正是事物加速的时候。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发现已是突变,已是加速,甚至已是斗换星移很快,王摩发现,马丁格的红氆氇已从大雪中呈现出来,并且因为潮湿变得十分鲜艳夺目。雪已经不能触及马丁格,雪差不多同马丁格保持着椭圆形的距离。马丁格在椭圆形的中心像一盏灯,甚至灯蕊、一种透明的发光体,远远看去有一种雪夜灯光窗口的效果。王摩的学生在不远处追逐、喊叫、欢呼,欢声到了王摩这儿还多少有些个嘈杂,但是到了马丁格那儿可能已变成了天堂的鸟叫。

    那就别打扰他吧,让他听到鸟儿叫。有学生冲过来,被我制止了。我摆手,让他们回去,孩子们是无意的,就像任何时候都不能说鸟儿是有意的他们早就看见了马丁格,他们熟视无睹,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鸟儿见得多了,他们也见得多了。许多狗跟着孩子们跑,孩子们和雪打作一团,狗们也学着主人和雪打作一团;它们一会儿窜入树林,一会儿飞跑出来,扬起阵阵雪雾,它们比主人还热闹。它们平时跟着主人一同上学,一同下学,从不进校园,就在校门口卧着。不过就像任何事物总有例外一样,有一次,我正在课堂上讲《天上的街市》那是一种韵文教室的门忽然被推开,一只灰毛狗大模大样走进来。我熟悉它,就像熟悉它的主人。我叫它大灰,用汉语,而不是藏语,它也完全听得懂。大灰显然忘了学校的禁令,好像从不知有什么禁令,一进门就上了讲台,同我并排站在一起。这种事不经常发生,不过发生了也没人觉得奇怪,奇怪的倒是当时底下我的学生们没有一点sao动,一点声音也没有。大灰同样非常安静,甚至你可以说是安详的,甚至就好像它是讲师,我是助教,或者相反吧,总而言之是类似只有在大学才有的一种关系。我继续讲《天上的街市》,学生们大声朗读,整齐而有韵味,一切都相安无事。大灰站了一会,也许觉得上课学习也不过如此,于是朝天打了个哈欠,一抹头下了讲台,没事儿人似的出了教室。它觉得挺没意思的。它对我是否定的。

    雪后来看上去稍稍小了一些,或者因为天色渐暗的缘故看上去有了某种类似小了的变化。变化在马丁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