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2/2页)
举出任上述公职的两党候选人。但是,迄今为止,现任地方检察官除了本县法官一席也许还有希望以外,其他公职是一概不会考虑到他的,因为他已经连续担任过两届地方检察官,而他的任期之所以那么长,就是由于他不但在内地政界是以辩才赡富著称,而且,身为本县司法界最高官员,他能够给自己朋友们帮各种各样的忙。可是现在,除非他时来运转,能提上名,当选为本县法官,要不然,他的政治生涯的末日注定就在眼前了。要知道迄至今日,在他的全部任期中,从来没有过一个真的说得上重要的案件,可以让他一下子抛头露面,从而有理由、有希望要求进一步得到选民的承认与敬意。 可是这一件—— 不过现在,正如精明的验尸官预见,大比腾湖上这个惨案不是完全可以被利用来将选民的注意力和同情支持都集中在一个人——也就是现任地方检察官奥维尔·梅森的身上吗?奥维尔·梅森是他——海特的密友,一向对他有帮助,而且足以增加他的信誉和力量,同时,通过他,对本党全体候选人也十分有利。于是,在这次即将到来的选举中,全体都可能当选——现任的地方检察官不仅可以获得提名,而且还可当选为任期六年的法官。过去政界还有过比这更光怪陆离的事哩。 海特马上决定,凡是有关已被发现的这封信的任何问题,他一概不予答复。因为这封信保证能够很快揭开那个作案的罪犯之谜——如果说真的有罪犯的话;而且,在目前政治形势下,谁能揭开这个谜,谁将获得殊荣。与此同时,他立刻命令厄尔·纽科姆和陪送罗伯达、克莱德去大比腾的那位导游去通知不久前这对男女下车过的冈洛奇火车站: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现在那儿保管着的手提包,除了交给他海特本人,或是地方检察官的代表以外,绝对不能交给任何其他人。然后,他正想给比尔茨去电话,查清楚那儿有没有奥尔登这户人家,家里有个女儿,名叫伯特的,也可能叫艾伯达。就在这时——他觉得仿佛得到上天福佑似的——突然有两个男子和一个小孩打扰了他,原来他们是在这一带打围捕兽的猎手,由一群熟悉湖上惨剧的人簇拥之下,几乎乱哄哄地把他们拥进了海特的房间,就是因为他们掌握情况——非常重要的情况!据他们报告说(他们的话常常被打断,有时还互相补充,互相更正):在罗伯达淹死的那天下午,大约五点钟光景,他们从大比腾以南十二英里左右的三英里湾出发,想去这个湖上或是附近一带捕鱼、打猎。根据他们现在一致佐证,就在那天晚上,约莫九点钟光景,当他们走近大比腾南岸的时候——也许在大比腾以南三英里的地方,他们突然碰到一个年轻人。当时他们把他当做正从大比腾客栈往南去三英里湾村的陌生人。据他们现在说,此人穿着很漂亮、很阔气,压根儿不象当地居民——他头上戴着一顶草帽,拎着一只手提箱。当时,他们心里也真纳闷:他为什么要安步当车呢,特别又是在这么一个时刻。因为转天大清早就有一趟南行的火车,到三英里湾只需一个钟头。再说,他碰到他们时,为什么又是这样惊慌失措?据他们描述说,他在树林子里一碰上他们,就马上往后一跳,好象大吃一惊似的,而且更糟的是——他一下子吓坏了——象要拔脚就逃的样子。当然罗,他们里头有个人身边带的灯捻得特别小,因为那夜月光还很亮,而且他们走路时脚步很轻,凡是跟踪追捕野生动物的人都是这样的。可是,要知道,这一带当然是最安全也没有了,时常碰面的人大都是象他们那样的诚实公民,那个年轻人压根儿就用不着跳起来,好象要躲进灌木丛去。不过,当那个身边带着灯的年轻人巴德·布鲁尼格将灯捻大时,那个陌生人好象这才清醒过来。他们先向他说了一声“你好”过了半晌,他才回答说“你们好?去三英里湾还有多远?”他们回答说“大约七英里左右。”稍后,他便独自往前走了。他们也继续赶路,一路上还谈论着这次邂逅哩。 他们所说的那个年轻人的模样儿跟冈洛奇开车接送克莱德的导游和大比腾、草湖两处客栈老板所说的既然差不多完全吻合,那末,现在看来也就很清楚了:跟这个死得莫名其妙的姑娘在同一条船上的那个年轻人,一定就是他了。 厄尔·纽科姆马上请示他的上司,准许他打电话给三英里湾那家客栈掌柜,看看这个神秘的陌主人会不会碰巧给人撞见了,或是留宿在他们那儿。结果此人并没有在那儿。再说,除了刚才这三个猎人以外,显然还没有其他的人碰见过他。他真的就象已在空气里消失了似的,虽说在同一天傍黑时分就证实:在这些猎人同那个陌生人不期而遇的转天早晨,有个年轻人,模样儿跟上面所说的差不离,拿着一只手提箱,不过,头上戴的是便帽——不是草帽——搭乘来往于三英里湾和沙隆之间的小汽船“天鹅号”去沙隆了。但是,除此以外,好象再也找不到别的线索了。至少到这时为止,在沙隆似乎谁都记不得有这么一个人到过或是离开过。甚至船长本人,据他后来佐证,也没有特别注意到有这么一个旅客上岸了——那天登轮的大约有十四个旅客,可是这些旅客里头任何一个人的模样儿,船长怎么也讲不真切。 不过,就大比腾全体居民来说,所有在场的人都逐步肯定地相信这么一个结论:不管此人是谁,反正是个大坏蛋——一个兽性十足的坏蛋!因此,人人心里都异常热切,恨不得马上把此人缉拿归案。这个恶棍!这个杀人犯!于是,通过口口相传、电话和电讯媒介,把这一惨剧的新闻报道发往诸如奥尔巴尼的《守卫神报》、《时代联合报》,以及莱柯格斯的《星报》等报,并且还暗示说其中说不定隐藏着骇人听闻的罪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