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伽罗闯少林禅机 (第4/5页)
宣帝也正在气极之中,此时进宫,不仅不能救下女儿,言语稍有不慎,反倒会加速断送女儿的性命啊!女儿既死,随国公老少一个也活不了。伽罗,为了家国,也为了女儿,你一定要冷静啊。” 伽罗闻言,惊痛难抑,骤然瘫软在杨坚怀里了。 杨坚一面好言劝抚伽罗,一面命人速去请郑大夫过府商定营救之策! 郑大夫闻讯赶来后,也与伽罗言明利害。他对杨坚说,夫人可以进宫救丽华,但决不是找宣帝理论,而是要向宣帝赔罪和道歉!不过,现在不能去,因为,每天此时陛下正在酣睡,叫醒他无疑是给他火上加油。三言两语,顷刻之间,血溅满门的大祸便会降临随国府的!事过之后,即使宣帝心里再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 直到伽罗渐渐平息下来,眼见已是日上三竿时,郑译和杨坚两人又再三再四地嘱咐了伽罗一番:陛下已非往日之陛下,进宫之后,无论陛下如何羞辱她,无论如何发火,也无论发生什么难忍难堪之事,伽罗也必得尽力忍耐!她所能做的事只有一样,那就是:一直叩头陪罪,千万不能为丽华辩解一句… 宣帝昨晚闹了一夜,又气又闷。到了黎明时分,直觉得腹内灼痛如搅,直到天大亮时才昏昏入睡。 伽罗进宫了。 她来到陛下的寝殿外面,什么也不说,也请宫监不要叫醒陛下,只等他自己醒来时告诉陛下一声,让他知道自己在外面为皇太后的事,入宫陪罪来了就可以。 她直挺挺地跪在殿外正午的毒太阳下,整整等到日头偏午。 待宣帝醒来时,早有宫中伽罗多年的亲腹跑来悄悄报知伽罗知道。同时,也有伽罗宫中的亲腹一面为陛下梳头,洗脸,小心侍候,一面有意悄悄禀报宣帝:“陛下!随国夫人为昨晚皇太后对陛下的无礼,亲自进宫向陛下陪罪来了。夫人已经整整跪在殿外太阳下两个时辰了!” 宣帝闻听,阴沉着脸一语不作。 此时的伽罗强忍着满腹的悲楚和屈辱,一级一级地跪叩、一级一级地爬上宣帝寝殿外高高的台阶。 最后,直挺挺地跪在宣帝寝殿外被夏日的太阳晒得guntangguntang的石头平台上,继续以额顿地、替女儿谢罪… 宣帝因余怒未消,坐在殿内,听伽罗在殿外磕头之声隐隐传入殿内。 宫监轻声禀报宣帝:“随国夫人额头已经撞破,满脸是血…” 宣帝喝着冰镇酸梅汤,闻言眉头不禁皱了皱。 随国夫人磕头之声,一下一下地,似乎是撞在宣帝的心上。 这时,就听宫人禀报:“启禀陛下,郑大夫求见。” 宣帝忙说:“请。” 郑译路过平台,见伽罗跪在殿外的太阳下,眼都没有斜一下,径直走到了殿内。 见过陛下,郑译先问用过膳没有?听说用过了,便笑呵呵地说刚得了一份新的棋谱,想和陛下照着棋谱对弈一局。 宣帝却转过脸去,望了一眼窗外跪在太阳下的随国夫人,心内也清楚郑译此时赶来的目的。 因见他不提及随国夫人的话题,却提出要与自己对弈的话,虽无心游戏,也清知他是想借下棋的机会,劝说自己什么的。 因宣帝也有心下这个台阶,便和他摆开了弈阵。 喝了点冷饮,又与郑译对弈了两局,闲话了一些轻松的话题后,郑译发觉,陛下的怒气渐渐平息了,语气也平和了。代之而来的,是有些心神不宁的神情。 因见他不时地朝殿外望,郑译这才装做无意地边走棋子,边问:“陛下,跪在外面的那个妇人是谁?我怎么看着有点像随国夫人啊?” 宣帝叹了一声:“正是杨皇后的母亲随国夫人!” 郑译故作惊讶道:“啊?陛下…臣听说昨晚陛下夫妻沤气拌嘴了几句,随国夫人肯定是因昨晚皇后惹陛下生气之事,来替皇后赔罪的。” 郑译有意把宣帝昨晚暴怒之事,说成是居家夫妻拌嘴沤气,轻描淡写,大事化小,确实是郑译的机智之处。 宣帝沉默不语了。 此时,他骤然记起了以往自己受到父皇杖责后,她只要一闻知,即刻要跑到东宫来,一面流着泪抚慰自己,一面亲手为自己疗伤的诸多往事和情景来。平时,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危机,她总是想法设法替自己排忧解难… 宣帝眼睛不觉湿润起来。 郑译看出了宣帝的情绪缓和,便道:“陛下,说来,统不过是陛下的后宫家务,夫妻二人斗嘴沤气的事罢了。夫妻两个不过各自一时气急,说了几句负气的话,有什么大不了的?倒是这大毒日头底下的,随国夫人一旦中了暑,陛下心里更会不安了。” 宣帝点头道:“郑卿说得有理。那,你就替朕传旨吧:请夫人回府歇息去吧。传朕的话,念及随公夫人进宫求情,杨皇后赦免一死,仍请还归原宫吧。” 郑译闻言,匆匆走到殿外宣旨,看见一向俊美俏丽、善解人意的伽罗,此时跪在殿前,脸上又是血又是泪的,神情惊惧惶恐,头上的倭堕髻也滑向了一边,一身薄绮衣裙满是汗水和脏污。郑译与随公夫妇自小至今,一向亲爱无间,何曾见她有过如此落魄之时?心下不觉一阵的酸楚和怜惜,一面宣旨,一面就要亲自来扶。 伽罗刚说了一句“臣妾叩谢陛下不罪隆恩”还未及低头叩地,便一头晕倒在殿前… 郑译忍着心酸,急命内官备轿送伽罗还府。 宣帝见状,不觉也担忧起来,见随国夫人和郑译去后,忙命人传御医速到随府去诊看… 天左皇后尉迟炽繁的祖父、大前疑尉迟迥进宫奏禀诸务时,正好遇见郑译奉旨护轿送伽罗回随国府。 君臣之礼后,尉迟迥无意问起:“陛下,郑大夫所护出宫的那位女子是何人?” 听宣帝告以实情后,尉迟迥有些担忧地说:“陛下!杨皇后天性恬淡,此事过去也就过去了。然而,臣想,杨坚和随国夫人恐怕不会就此罢休的。” 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