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疑真疑幻 (第2/3页)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三天不吃饭,即使铁人也会饿化。 海云一口气吃下四大碗饭,肚子一饱,精神顿振,不但体力恢复了,好象那盏油灯也比先前明亮了许多。 这时,他才看清楚楼然果角有一道门户,里面是间佛龛般的小屋,门前垂着薄纱帘子,小屋内盘膝跌坐着一名黄衣僧人。 屋内光线阴暗,那僧人的面目仍然看不真切,但可以确定的,那僧人年纪最多只有四十出头,五十不到。 海云料不到这位“得道高僧”竟会这般年轻。看起来甚至还比“岭南二凶”年轻了十岁,莫非这位高僧真的已修炼到“返老还童”的境界了么? 他在偷偷打量着小屋内的僧人,那僧人也在凝神注视着他,悟非和俗果低头收拾桌上碗盏,四个人都没有开口,竹楼中忽然沉寂下来。 过了许久,那僧人才缓缓说道:“悟非、悟果,你们下去。” 悟非躬身答应,悟果却向海云连使眼色,似在提醒他毋忘叮嘱的事。 两人收好盘碗退出竹楼,海云起身施礼,道:“多谢大师赐食。” 那僧人徐徐说道:“檀越请坐下,咱们现在可以清静地谈谈了。” 海云本想行近纱帘,仔细看看他的面貌,听了这话,只得仍在桌边坐下。 那僧人目光由纱帘中透射出来,逼注在海云脸上,问道:“据两个小徒回报,擅越的尊翁,便是当年名满江湖的神刀海大侠?” 海云大身道:“是的。” 黄衣僧人又道:“那么,檀越的名字,如何称呼?” “晚辈名叫海云。” “敢问令堂等讳是” “先慈娘家姓韩,出身关外韩家堡。” “哦” 黄衣僧人好像很意外,诧问道:“檀越的令堂,已经过世了么?” 海云道:“慈娘谢世已经三年,大师莫非认识晚辈的父母?” 黄农增人道:“不错,贫僧与令尊令堂原是旧识,十年前,还曾与值越见过面,只是那时植越年纪尚幼,恐已不复记得了。” 海云吃惊道:“真的么,请问大师的法号是” 黄衣僧人道:“贫增法名大觉,此地就名叫大觉禅院” 海云默念着:“大觉”两个字,反覆沉思了许久,摇摇头道:“晚辈实在太愚,怎么总记不起这个法号?” 大觉禅师轻叹道:“十年沧海桑田,今夜若非小徒回报,贫僧也不敢与增越相认。” 语声微顿,又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能见到年轻一辈的长大成人,也是件值得安慰的事,增越英姿勃发,颇有父风,神刀获传,故人有后,贫僧更为老友庆幸。” 海云忙道:“不敢当大师谬誉。” 大觉禅师感慨道:“人生苦短,能有几个十年,今夜得与擅越相遇,实令贫僧故旧之思,但不知今生今世,还能再与令尊把晤否?” 海云忽然心中一动,问道:“大师既与家父交谊深厚,想必也认识‘神州四杰’中其余三位了?” 大觉禅师道:“不错!” 海云道:“这些年,大师可曾与他们交往?” 大觉禅师摇摇头道:“并无往来。” 海云道:“为什么呢?” 大觉禅师道:“自从海大侠远走海外,‘神州四杰’早已星散贫僧也有多年未曾听到他们的消息了。” 海云道:“龙二叔弃武从商,在徐州城中设有分号,而且经常到微山潮来,大师没有见过他么?” 大觉禅师道:“贫僧极少外出,他也不知道贫僧隐居此地,致彼此虽近在咫尺,却从未晤面。” 海云道:“晚辈龙二叔就在湖中受伤被人掳去,晚辈泅水追赶才误到此岛…” 大觉禅师道:“这件事,贫僧已得悟非回报,擅越尽可放心龙二侠决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海云微征道:“大师怎知他不会有危险?” 大觉禅师道:“不瞒檀越说,那带走龙二侠的紫衣人,和贫僧颇为熟论,而且,他和龙二侠也是朋友。” 海云惊喜道:“他是谁?” 大觉禅师道:“你现在不必问他是谁,反正他带走龙二侠绝无恶意就是了,此事贫僧可以负来保证,不出一个月,龙二侠必定会无恙归来。” 海云松了一口气,道:“既然大师这么说,晚辈就放心了。但龙二叔伤势很重,那位前辈若是龙二叔的朋友,就应该赶快为他疗伤救治,为什么反而用强将人劫走呢?” 大觉禅师道:“或许他正是将龙二侠带去治伤了。当时急于救人,所以无暇对你细说,他如有恶意,要伤你和龙二侠可说易如反掌,又何须将人带走?” 海云沉吟片刻,道:“晚辈也相信他没有恶意,可是,一月之期尚早,他既和龙二叔是朋友,大师能否带晚辈去见见他,也让晚辈多拜识~位尊长。” 大觉禅师道:“这个…” 海云又追:“即使不能见面,也求大师看在家父份上,赐告那位前辈的名号,日后相遇,也不致失礼。”大觉禅师默然片刻,道:“好吧!你一定要见他,贫僧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