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岛侠盗_第十二章宦女得救清蛮岛侠盗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宦女得救清蛮岛侠盗班 (第4/9页)

可就露出了尾巴!原来是“钱少不来”因此可见,家家卖春!

    他们到了石头胡同,窄窄的一个小门,门上是一块横匾“京华班”门口也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室贮金钗十二,

    下联是:门迎朱履三千。

    朱玉龙看了道:“这家好大口气!”

    顺王爷笑道:“二哥,他们口气虽然大了点,可是的确也有真材实料啊!”“什么真材实料?”

    “她们这家,是清吟小班,各个姑娘全都如花似玉,可是全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

    “啊!染缸里有白布?”

    “当然啊!不然我们这些王公大佬,怎么会来捧场!”

    “我不信!”

    “二哥,你要不信,等下见了她们就信了,在这八大胡同里头,分好几等呢,最高级的就是清吟班,都跟你说的古妓女一样,讲究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绝大多数的姑娘,全是卖艺不卖身,她们的客人,大多也是内城各府的和外城的文人雅士!次一等的要算书寓,也跟这清吟班差不多,讲究这七样,可是她们钱捞够了,有时也许会陪陪宿,可说卖艺,也卖身!那二等班子,大多是对付商贾的,也会些吹拉弹唱,当然对象不同,商人重利轻别离,久旷的多,全陪宿,但并不是进门倒,那要先打茶围,花够了钱,才能上床呢!也有首打油诗,纪其事,诗云:

    沉迷酒醉与花天,

    大鼓书终又管弦。

    得意客来情不厌,

    同来朋友惯镶边。

    碰和只扰一顿饭,

    住宿须花八两钱。

    若作财神烧蜡烛,

    从此交情倍缠绵。

    这就是二等班子的写照!”

    “老三,什么叫做‘若作财神烧蜡烛’啊?”

    “二哥,连这你也不懂啊!烧蜡烛也叫上头,是有钱的恩客,给姑娘们开苞!”

    “那二等班子也有完璧的姑娘么?”

    “当然有哇,还有首打油诗,我念给你听听!

    北地南都大不同,

    姑娘亦自别青红。

    高呼见客来前面,

    随便挑人坐敞厅。

    腾出房间打帘子,

    扣罢衣服打灯笼。

    临行齐说明天见,

    转过西来叉往东!”

    “嘻嘻,没想到在北京逛窑子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当然,还有呢!”

    “还有啥,说说!”

    “听着:

    逢场摆酒现开销,

    狼掷金钱媚阿娇。

    欲壑难填跳槽口,

    情天易补割靴腰。

    茶围偶为梳妆打,

    竹杠多因借补敲。

    伙计持来红纸片,

    是谁催出过班条!这首打油诗,也有点写实!”

    “老三,什么是过班条?”

    “这你都不懂,北京窑子姑娘,可以到茶楼酒肆去出条子陪酒!只要是熟客人,用红纸写上班子的名字及姑娘的名字,交给茶楼酒肆的伙计,他们就会把姑娘接去伺候你!”

    “唷!北京这窑子姑娘,服务可真周到哇!”

    这时有位大学士讲了:“二位王爷,进去吧,别光站在门口讲嫖经啦!”

    他这一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他们进了这“京华班”大茶壶(龟奴)一见这几位爷,扯着嗓子喊道:“贵客光临,姑娘们见客啦——”

    朱玉龙听了奇怪问道:“他怎么这样叫唤?”

    顺王爷道:“二哥,八大胡同就讲究这个调调儿!”

    朱玉龙站在院子里一看,怪!奇怪!大门口窄窄的,可是院子却挺大,种的有四时不凋之花,八节长青之草,里面亭、台、楼、阁,不亚于王侯之家!

    敞厅的门帘子,早有小丫鬟高高掀起!

    进了屋,窗明几净,条案上还摆的有上了谱的古玩,另外墙壁上还挂了几副屏条。

    头一副,画的是一个女子,在那里梳头,一个男子仿佛要走,那女子仿佛不叫男的走,笔法细腻,画得甚是传神,上面还题了四句诗,写的是:

    姻缘本是百年期,

    相思日久岂肯离。

    描神画影传体态,

    二人心事二人知。

    第二副,上面画的是一位女子,拉着公子的手,似是要去安睡,也题着一首诗,是:

    欲砌雕栏花两枝,

    相逢却是未开时。

    姣姿未惯风和雨,

    嘱咐东君好护持。

    第三副,画的是一张床,上有账幔,露出男女安眠半春的意思,题诗是:

    鸾凤相交颠倒颠,

    五陵春色会神仙。

    轻回杏脸金钗坠,

    淡扫蛾眉云鬓偏。

    第四副,画的是一名美女在门口站立,有五六个男的在那瞧着不走,题诗日:

    一绢凤髻绿如云,

    八字牙梳白似银。

    欹倚门前翘首立,

    往来多少断肠人。

    除了这四副屏条之外,还有一副对子,上写的是:

    名教中有乐地,

    风月外无多谈。

    笔力苍劲,当是名家手笔,朱玉龙看了,赞不绝口!

    顺王爷看他这样子,笑道:“二哥,你看这副对子好啊?”

    “贴切、贴切,尤其是字好,真是铁划银钩!”

    “那是我们这位大学士的手笔!”

    老鸨子在大茶壶喊的时候,早已带着姑娘们迎了出来,见诸王爷进屋之后,忙请上坐,然后献茶,然后谄笑道:“唷!各位贵人老爷,今儿个怎么会齐了一块来的?”说着一指朱玉龙问道:“这位贵人面生啊?”

    顺王爷笑道:“他是我二哥,我们全是陪他来的,好好伺候啊!”“您不就是二爷么?怎么他也是二爷?”

    “他是二爷,我现在降级了,成了三爷啦!”

    老鸨子立即点将,道:“春花、秋月、夏荷、冬梅,好好伺候几位贵人!”

    四个丫头同时应“是”!

    春花道:“各位贵人,是听小婢一段琴音,还是相弈为乐?”

    大学士道:“我们今天,先不听琴,也不对弈,我们新贵人,二王爷,想听听你们吟诗作对!”

    春花道:“文房四宝伺候!”

    小丫鬟立即送上纸、笔、墨、砚,同时点水磨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