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为选盟主武林会 (第4/12页)
双方剑来剑往,足足打了半个时辰! 外行看,齐鲁大侠的这支剑,使尽了八面威风,把朱玉龙裹在剑光之中。 可是这位老侠,此时真是有苦说不出来,他的攻势虽然凌厉,但是人家守得非常严紧,可说滴水不漏,而且蓄势待发,只要他的攻势稍有缓缦,就可能遭对方凌厉反击。 朱玉龙本想顾全他的面子,谁知他死缠猛攻,没法子,只好显显功力,叫他知难而退,于是在防守中,偶尔抖抖剑花! 第一次,他抖出了五朵,看在王祯眼中,心说,你小子不过如此,我加把劲,就能把你拾下来! 谁知,他加把劲后,不但没拾下来,对方反而又抖了抖剑,这次竟然七朵! 老侠客自忖,剑花七朵,我也办得到,何况他打斗了半天,体力消耗不少,自己有必胜的把握,又加紧攻了上去! 朱玉龙被逼无奈,一连两抖,居然一次八出,一次九如!这老儿才知人家只守不攻,是给自己留脸,于是叹了口气道:“少侠神技过人,老朽输得心服口服!” 老渔翁怕他脸上挂不住,忙出来道:“这次双方平手,还有哪位上?” 花四爸这边,大伙明明看着老侠的攻势凌厉,怎么认败服输?当然很多人不服,纷纷出来邀战! 朱玉龙这边,就有几位镖师出来道:“岛主歇歇,这群家伙,交给我们料理吧!” “不准你们插手,不论今天他们是单打独斗,还是群殴,全由我一个人包了!” 花四爸今天约来的人,有很多是白道大侠,听了之后,不禁暗竖大拇指,朱玉龙果然英雄,全不肯群殴! 可是黑道人物,却不管这么多,一哄而上! 朱玉龙见了,怒气冲冲,眼露凶光,满脸煞气,就要大开杀戒! 老渔翁看了一惊,忙传音道:“玉龙,小惩大戒,不可伤命!” 朱玉龙经老人家当头棒喝,才隐去了杀意,一阵乱劈风的剑式,把这群黑道人物杀得不是伤手,就是伤腿,再不就是少了个耳朵,这一来,把全场全震住了! 朱玉龙这时手拿宝剑大喝道:“有种的只管来!” 神态威猛,不亚天神! 来?谁还有那么大的胆子! 正是: 单剑斗群豪,齐鲁英雄同丧胆; 仁义过天高,江湖豪杰尽低头! 他们离了花家寨,继续往南走,就到了微山湖了! 这时振东侠兄弟,得了信,率门下弟子迎了出来,见到车驾之后,他率先跪了下去,道:“草民侯庭,率门下弟子,恭迎王驾!” 朱玉龙在马上看见之后,连忙滚鞍下马,亲自搀扶,并道:“在下实不敢当,老前辈请起!” 大伙起来之后,把车驾迎入庄中! 朱玉龙道:“小可迎母返里,怎敢劳动前辈如此大礼?” “王爷说哪里话来,既有圣谕,草民与王爷又有一面之交,岂敢失礼!” “可是有很多江湖同道,拿圣谕当废纸呢!” “岂敢、岂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有圣谕,谁敢抗旨?” “实不瞒前辈说,小可接到圣谕,为时已晚,圣谕既下,无可挽回,这才尽量避开州、县、府、道,免他们迎送之烦,谁知,在花家寨与花寨主等人相遇,未容小可解释,就起了冲突!” “王爷,既然知道有些江湖中人,不服王化,草民也就实话实说啦!” “前辈请讲!” “江湖人是尊英雄,敬光棍,吃软不吃硬,用官威压人,至死不服,草民收到了好几张武林帖,都是相邀一起抗拒王命的!草民一想,与王爷相交一场,怎能反目相向,故而没有参加!” “多谢前辈谅解,说实在的,在下乃先皇之后,金殿认亲,皇上赏了个爵位,本叫我留在朝中,我坚持迎养生母。临行前,才收到旨意,家岳祖看了之后曾说,这旨意坑惨了我们,可是圣旨既下,哪有收回的?这一来我们江湖路上,可是步步荆棘啦!” “王爷武功盖世,仁义过天,何不让江湖同道都知道!” “前辈,怎么使他们知道法?” “举行一次武林大会呀!” 老化子在一旁道:“对!这倒是个好办法!” 老渔翁也认为这是化解与江湖结怨的唯一办法。 于是大家决定了召开一次武林大会。 可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呢? 大伙研商了半天,认为地点以华山最为适当,而时间则决定半年之后,当春暖花开之时,一者武林帖可以散发全国,二者各门各派也有时间选拔人手参加! 几经研商,决定了武林帖的初稿是: 敬启者 本王侯等奉旨兼领江湖道,查武林盟已于廿年前解体,今特邀各门各派贤者,以及山野高人,江湖侠士,明年五月于华山召开武林大会,华山论剑,选出武林盟主,掌理江湖! 恕邀 南靖王朱玉龙 布衣侯余乐水 同邀 大伙认为措词妥当,即刻写了几百份,交由丐帮全国传送。 他们在侯庭府上住了两天,起驾南返,有了花家寨与侯庭府上的经验,再也不走小路啦!还是经州过府,叫他们当官的迎迎送送吧! 一路无话,来到扬州! 扬州,这群人中,除老太妃与秋月姑娘外,不是土生土长,就是旧地重游。 贺古寒贺老大,见养女婿朱玉龙不但认祖归宗,而且被封为南靖王,乐透了,倾全力接待这位亲家母——老王妃! 老王妃在那大圈圈中的黄圈圈住了几十年,可是未出宫门一步,每天除了看那红墙黄瓦之外,只有寸草不生的汉白玉的地板,枯燥透了!这次随子南归,一路上虽吃了不少风吹日晒之苦,但看了那原野风光,也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儿媳程秀玉又不停地吹嘘扬州风物如何的美法,恨不得早一日到扬州,好欣赏美景!今日到了杭州,见亲家公如此热诚接待,除致谢之外,提出了要求,希望看看扬州风物! 那还不好办么!一个下午,特制了一副肩舆,并加了一把伞盖! 翌日,为了使老太妃无拘无束地游扬州,老渔翁他们全没参加,只有朱玉龙母子夫妻同秋月姑娘同游。 老太妃一出门,见扬州的繁华不亚北京城,于是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