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书记工程_第二章分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分歧 (第5/5页)

的,打个电话,说些套话问候一下。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薛明汉掌握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说话间,李宗斌就来了。

    王一名有些佩服地看了薛明汉一眼。

    李宗斌倒是没有撒谎,言辞诚恳地向薛明汉做了检讨,并向薛明汉表了忠心。和李宗斌一样,杨华、陈立东也是进门就认错,薛明汉呢,也不追究,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让他们回去了。薛明汉非常清楚,易平和他们前来检讨都和郭小勇有关,他们检讨完后,肯定又会去跟郭小勇进行汇报的。

    薛明汉猜得一点没错,易平和从他的办公室出来后,立马给李宗斌、杨华、陈立东打了电话通报了他检讨的情况,要李宗斌他们别抱侥幸心理,态度诚恳一些免得挨训。

    出了市委大院,易平和没回交通局,而是直接把车子开进了与市委相隔不远的市政府。

    易平和进去的时候,郭小勇正在办公室签阅文件。

    “刚从薛书记那过来?”郭小勇放下文件,抬眼问道。

    易平和说是。

    “被薛书记狠狠地训了一顿吧,我听了解薛书记的人说,薛书记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很多领导干部都很怕他。”郭小勇说着话就端起他的水宜生茶杯,见易平和还站着,说道“平和,坐吧,还站着干什么?说说,薛书记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易平和苦笑了一下,说:“薛书记骂倒没怎么骂,只是没想到薛书记事先做了调查,知道我是故意躲着不去峡江大桥选址点的,我起先还抱着侥幸心理找理由开脱,薛书记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指着办公室的门口叫我滚蛋。后来我见情形不对就承认了错误,他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这么说薛书记秘密调查了你们?”郭小勇皱起眉头。

    “应该是。王秘书连我昨天一上午待在办公室没出去都知道,肯定是做了调查的。”

    “这怪不得薛书记,只怪你们太笨了。哪有这么巧的事,通知四个一把手,四个一把手都有事去不了,薛书记不怀疑你们故意躲他才怪呢,也难怪他会调查你们了。”郭小勇埋怨道“你跟老三他们都说了吧,别他们跑到薛书记办公室又睁眼说瞎话自找挨骂。”

    易平和说都通知过了。

    “大哥,薛书记办公室挂的那幅字是不是哪个大领导的墨宝啊?”易平和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不是,那是邹放写的。”

    “薛书记刚到峡川,怎么会认识邹放呢。而且我还听说邹放为人恃才放旷,不可一世呢,很少给做官的人题字,想要他的一幅字比登天还难,这薛书记是怎么搞到他的字的呢?”易平和脑子里冒出一个又一个问号。

    “这个我也搞不清楚,只听说挂字幅的那天薛书记把邹放请到了办公室,完后又是用市委的车送回去的。”郭小勇说。

    “薛书记好像挺喜欢那幅字的。”易平和说。

    “他喜欢的不是字,他喜欢的是那首诗。”

    “喜欢那首诗?”易平和一头雾水。

    “你知道那首诗的意思么?那首诗是曹cao写的,曹cao作这首诗抒发了他欲创大业,求贤若渴,希望能有大量的人才为其所用,一起和他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很明显,薛书记选这首诗是有特殊用意的,其目的无非是想多拉拢一些领导干部,为其在峡川干事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天郭小勇进门看到那首诗,便明白了薛明汉的用意。虽然薛明汉一再强调诗是秘书王一名选的,但只要稍稍动点脑子就不难明白:一个秘书可以擅自做主决定一个市委书记办公室的墙上挂谁的诗谁的字么?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这么说他是想独揽峡川大权了?”

    郭小勇叹了口气,说:“有这个可能吧。峡江大桥的立项报告省里已经批下来了,本来呢,是可以马上着手研究建桥的相关事宜的,可薛书记呢,一点也不着急上马,一推再推,他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吗?他是在想尽办法,要把峡江大桥建成峡川市的标志性建筑,为他这个市委书记的政绩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巩固他在峡川的地位。按他的意思,原来我们做的那些工作都得推倒重来。”

    易平和猛吸一口烟,把烟屁股狠狠地在烟灰缸里摁了几下,说:“妈×,他凭什么一来峡川就否定上届班子定下的盘子?凭什么峡江大桥就得按他的意思来建?峡川财力有限他又不是不知道,建标志性建筑,可不是他一个市委书记一句话说建就能建起来的,那可是需要用真金白银堆起来的。”

    正当易平和满腹牢sao时,李宗斌和杨华过来了。

    “平和,在说谁呢?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李宗斌进门便说。

    “你们两个怎么在一起?”郭小勇问道。

    “是这样的,我跟杨华说好了检讨完就到您这里来的,所以我从薛书记那出来后就没急着走,在停车场等他。”李宗斌答道“郭市长,老二刚才不会是在说薛吧?”

    “说的就是他。”易平和答道“老三、老四,薛书记墙上的那幅字你们也看到了吧?”

    《短歌行》的字数比较多,字幅也就有些大,挂在墙上非常的显眼,李宗斌、杨华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便是那幅字。

    李宗斌和杨华点点头。

    “诗的意思你们也看懂了?”易平和又问。

    “大致看明白了吧,薛是在自比曹cao,想招贤纳才,助其在峡川建功立业呢。”杨华是中文系毕业的,对古诗词颇有些了解“表面上是求贤纳才,实际上薛是在暗藏野心,想要峡川的大小干部都只听他一个人的呢”杨华见郭小勇脸色不对,没有再说下去。

    “大哥,您想个法子吧,我们不能让他的野心得逞。”易平和说道“想要在峡川只手遮天,门儿都没有。”

    “想什么法子?他是一把手,是市委书记,要把峡江大桥建成标志性建筑,我这个当市长的,除了听从他的还能怎么办?总不能在常委会上跳出来跟他唱反调吧?”

    “大哥碍于身份不便明着反对他,那这事就让我们来办吧,我们几个在峡川工作多年,从上到下,认识的人不少,跟我们关系处得好的也大有人在,他要是执意提高造价建什么标志性建筑,建什么书记工程、政绩工程给他脸上贴金,我们就给他制造麻烦。”易平和不愧为老二,一听大哥有难处,马上表态“老三、老四,你们觉得如何?”

    李宗斌、杨华都说好。

    这时,陈立东也过来了,一落座就开始和易平和、李宗斌他们谈薛书记墙上的那幅字,说这姓薛的真不是个东西,一来就想独揽大权。陈立东的话,再一次勾起了郭、易、李、杨四人对薛的愤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起商量起阻止薛书记把峡江大桥建成标志性建筑的办法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