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拜访 (第4/5页)
笑,表示理解,说:“平日没这么多人的,今天这里有户人家嫁女儿,所以热闹些。” “原来如此。邹老先生,今天过来,是特意请您到我那去坐坐的。一来呢,想跟邹老先生谈谈诗,说说词,上次在办公室邹老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我一直等着聆听呢。二来呢,感谢邹先生破例为我题了字,想请邹老先生一起吃个午饭。我知道邹老先生不喜欢人多,所以也就不打算请别人了,就我们三个人。” 这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是受宠若惊,慌忙应允了,可邹放很平静地说道:“薛书记,题那几个字真的只是举手之劳,薛书记不必挂在心上,更不必为此请老朽吃饭了。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个峡川人,希望看到峡川的经济在薛书记的领导下能够迅速崛起,我那幅字就权当送给薛书记的上任之礼吧。” 薛明汉没想到邹放会拒绝,说道:“那就不谈感谢,一起谈谈诗词吧。”薛明汉向王一名做了个开车的手势。 车子还没发动起来,邹放又说话了:“薛书记,真是不好意思,我可能要晚些时候才能过去了,请薛书记说个地址,我等下自己过去找您。” 王一名心想这邹放怎么这么不识抬举呢,正要发话问个明白,薛明汉先说了“莫非邹老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完?” “我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晚上7点到9点,这三个时间段无论如何都要用来练字的,可今天上午我才练了不到二十分钟,所以想” “邹老先生是想练完两个小时的字是吧?可以,没问题。”薛明汉接过话。 “这是我坚持了几十年的老习惯了,从未中断过,所以还请薛书记原谅。” “该请求原谅的是我,是我打扰了邹老先生练字。”薛明汉说“小王,送邹老先生回去。” “不用麻烦了,从这儿到我家也就几十米远,我走回去便是。”邹放指着青石古巷中段一个“邹”字的红灯笼说道“那就是我家,很近的。” 薛明汉也就没再坚持要王一名送,说:“那邹老先生慢走。” 邹放下了车,进了青石古巷。 薛明汉一直等到邹放进了家门,这才要王一名开车回峡川宾馆。 “薛书记,邹放不就是给您题了一幅字么,您干吗还亲自去拜访他啊?他要是识趣也就罢了,可他偏说还要练什么字,把您给晾了。”王一名说话的时候,表情跟语气都掺杂着对薛明汉的不解,和对邹放清高自傲的不满。 薛明汉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王一名看了许久,说:“小王啊,你跟了我这么久,难道还不了解我的秉性,我这人向来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和目的的。你不会这点事还看不明白吧,邹老先生若只是个会写几个字的普通人,我犯得着这么大费周章么?” “薛书记,听您这么说,这个邹老先生不是一般人?”王一名听了薛明汉这话有些诧异,难不成那个无官无职的邹放还有什么大的来头? “你说呢?”薛明汉反问道。 王一名想了一会儿,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王一名还是一脸困惑,薛明汉说道:“小王,你觉得易书记的毛笔字怎么样?” 王一名不明白薛书记为什么把话题扯到已退休的易书记身上,说道:“在我认识的领导当中,易书记的毛笔字是最好的。” 薛明汉点点头,说:“你说得没错,别说你认识的领导,就是我认识的领导当中,也数易书记的毛笔字好。你给我说说,易书记的毛笔字有些什么特点。” “什么特点我还真说不清,但他的字跟一个人的字很像。”王一名说“可到底像谁的我还真是一下子想不起来。” “是不是跟挂在我办公室的那幅很像?” 王一名一拍脑袋,说道:“对呀,很像,易书记的字还真是挺像邹老先生的,怪不得我第一次看到邹老先生的字时觉得那字很熟悉,原来他的字和易书记的字是那么的像。” “易书记曾拜邹老先生为师,写的字当然像邹老先生的,不过,从书法角度上看,易书记的字比邹老先生的字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嗯,确实,邹老先生是名家,又常常练习,而易书记只是纯粹作为一种爱好,当然不是一个水平了。”王一名给薛明汉的水杯加满水,说:“真没想到,邹老先生还和易书记有这层关系。” “我也没想到啊。”薛明汉说“若不是谢三强跟我说,我还不知道呢。” “谢三强?” “对啊,谢三强这人能量挺大的,峡川的大事小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跟我说易书记很早以前就认识邹老先生的。至于怎么认识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说怎么邹老先生刚看到我时冷冰冰的,一听我说是您的秘书就笑脸相迎了呢,原来是易老书记给我们提前铺好了路。” 薛明汉最初确实想让邹放写《短歌行》的,可听说邹放的字是“一字难求”就只好作罢,转而求易老书记赐字,谁知易老书记却说他舍近求远。邹放的名气那么大,薛明汉当然明白老书记所说的“近”是谁了,可邹放为人清高孤傲薛明汉也是早有耳闻的,那样的钉子他可不愿去碰。薛明汉把心中顾虑一说,易老书记笑薛明汉这个市委书记当掉价了,连一幅字都求不来,他要薛明汉放下市委书记的架子去拜访拜访邹放,兴许能得偿所愿。易老书记不愿意写,薛明汉只好让王一名去找邹放,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一向不给领导干部题字的邹放却一口应了下来。薛明汉一时未解,得知易老书记和邹放的交情时,方恍然大悟,原来是易老书记提前跟邹放打好了招呼,只等他上门“求字”了。 “薛书记,您说邹老先生为什么不愿意给人题字啊?” 这个问题薛明汉早想过了,他觉得邹放不愿给人题字与易老书记是有很大关系的。据薛明汉了解,原来邹放是经常给人题字题匾的,但易老书记的官做大之后,邹放就不再轻易给人题字了。什么原因呢?仕途忌讳。邹放怕别人拿他的字与易书记的字相提并论,而伤及易书记的面子。 这些只是薛明汉的揣测,毫无根据,自然也就不能和王一名说。 “文人嘛,都是这样,清高自傲。何况邹老先生非常清楚,领导干部求字无非就是附庸风雅,装饰门面,真正懂得欣赏的可说是凤毛麟角,所以他们这些当文人的也就不愿意写了。相反,如果他遇到一个懂书法的,会欣赏他的字,就是不用开口他也会主动相送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薛明汉这样说道。 王一名说:“常听别人说文人酸,什么叫酸,他们这样清高自傲就是酸。” 薛明汉却不同意王一名的说法,把他批评了一顿:“我也喜欢唐诗宋词,也算得上半个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