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书记工程_第四章拜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拜访 (第2/5页)

解外,薛明汉还从谢三强那儿了解到了一件意想不到事情,这件事情,让薛明汉欣喜不已。

    在第二天的信访工作会上,薛明汉大发雷霆,拍着桌子点名批评了昨天有群众上访的峡江区、万山县、青云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并称将根据《峡川信访责任追究制》严厉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通不留情面的批评,说得峡江区、万山县和青云县的几位领导脸上火辣辣的,就连坐在薛明汉旁边的郭小勇也觉得脸有些发烫。

    薛明汉发这么大火,其实并不单单是为群众上访的事。初到峡川那些日子,他去这三个地方调研时,这三个单位的领导对他的态度就非常冷。

    会后,挨了批评的几位领导先后主动找到薛明汉检讨。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薛明汉感觉压在心头多日的一口气终于顺畅了。

    明天是周末,薛明汉是这样安排这个周末的,今天一下班就回崇山,明天在崇山好好地陪妻子一天,后天清早赶回峡川他要去拜访一个特殊的人。

    回到崇山的家中,薛明汉进门就往沙发上一靠,说:“终于回到家了。”

    妻子雪依凡笑了下,说:“你在峡川不也有个家么,怎么说这话?”

    薛明汉说不一样啊,崇山的家才是真正的家。

    “哪里不一样?”

    “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每个人都冷冰冰的。我虽身为峡川的县太爷,可总感觉那里没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我的。”

    “慢慢就好了。”薛明汉在峡川的处境,雪依凡都知道。

    “还有一点就是身边没有你,感觉自己更像孤家寡人了。”

    “呵呵。”雪依凡乐了,说“几天不见你还学会油嘴滑舌了。你就再坚持坚持吧,再过些日子我就去峡川陪你。”

    雪依凡的工作调动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办好。因为省里有意提拔雪依凡,但考虑到雪依凡的特殊身份,在峡川提拔恐会有闲言碎语,便决定先在崇山提拔后再调到峡川。

    “小米什么时候回来?”薛明汉的女儿薛小米在北京读大学,每个月回来一次,薛明汉算了算日子,上一次见到小米是二十多天前的事了,那时他还在崇山当市长。

    “下个星期会回来吧。等下我打电话问问小米。”

    夫妻二人吃过饭后跟小米通了电话,小米说她下周五就回来了,还说到时一定要到峡川去看看。

    “好久没看到小米这丫头了,等她一回来你就带她到峡川来。”薛明汉说。

    雪依凡说道:“我看算了吧,峡川的事情已经让你忙得焦头烂额了,你哪有时间再去陪小米。”

    薛明汉长叹了口气。是啊,这段时间实在是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了,尤其是峡江大桥的事,让他忧心啊。易平和、李宗斌这些人在郭小勇的支持下,竟然在专题会上跟他高唱反调,如果他执意要否定原来的方案的话,这些人还不知会出什么招来对付他呢。

    “等小米回来了先带过来再说吧,即便没时间陪她,也可以看看她。”薛明汉说“不过,等小米回来的时候,我手头的棘手事应该也已经理顺了。”薛明汉仔细想过了,觉得下个星期无论如何也要把峡江大桥的事定下来,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再不定下来的话,更难树立威信。

    次日吃过早餐后,薛明汉去了晋水省委老书记易竹刚家。对易竹刚,薛明汉是怀有感恩之心的,他能够在仕途上一帆风顺,青云直上,这都离不开易竹刚的提携。所以,每年他都会去拜访几次。

    易竹刚是从晋水省委副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的。退下来时刚过五十六岁,没到退休年龄,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双重折磨让他不得不从挚爱的政坛上退下来。虽说下来已经有三年多了,但他对晋水省的人和事仍是了如指掌,所以当他问起薛明汉在峡川是不是遇到难题时,薛明汉也不觉得奇怪。薛明汉没说郭小勇对他的态度,没说“亲郭派”对他的不敬,他只是告诉老书记,困难是有的,但都是暂时的,他有信心理顺峡川各方各面的关系,也有信心把峡川的经济搞好搞活。

    陪老书记一直聊,聊到十一点多的时候,薛明汉谢绝了老书记夫妇留他吃饭的请求回了家。

    “老书记都跟你说了些什么?”回到家,雪依凡见面就问。

    “老书记真是厉害啊,不出家门却知天下大事,连我要把峡川大桥建成标志性建筑的事情他都知道。”薛明汉说。

    “那是,老书记为官这么长时间,经他提携起来的领导分布在晋水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数不胜数,这些人啊,都会时不时地去老书记家坐坐呢,晋水省就八个地级市,能有什么事情瞒得了他的?”雪依凡说道。

    “不在江湖却知江湖事,这是很多已退领导的一大特点。”薛明汉说“老书记退下来了,但却还没过气,在晋水说话还是挺管用的。”

    雪依凡说那不是废话么,真要过了气谁还会去看他啊。

    这话听着似乎有些逆耳,但却是事实。

    “不管老书记过不过气,说话还管不管用,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把他当领导看的。没有他,就没有我薛明汉的今天啊。”薛明汉说。

    “那是当然,我们不能当忘恩负义的人。”雪依凡说“不过你也真是命好,这辈子遇到了老书记这个贵人,要不然,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当牛做马地服侍别人呢。”

    “是啊,老书记确实是我这一生中的贵人。”薛明汉深有感慨地说。妻子的话,让他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情形。

    薛明汉和易竹刚相识,缘于一篇调研文章。

    薛明汉大学毕业后没多久,遇上老家州山县招考事业单位干部,待业在家的薛明汉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报了名。这一考就考上了,成了州山县民政局的一名普通干部。毫无背景的薛明汉自知事业编转为行政编的艰难,也就不抱奢望。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写写文字,赚些稿费。到民政局的第三个月,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全县掀起了“解放思想,富民强县”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结合这一大讨论活动,县委宣传部开展了一次机关干部调研文章大评选活动,要求文章围绕州山县山区工业化发展进程阐述如何通过解放思想推进山区工业化,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阐述如何通过解放思想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薛明汉一向喜欢参加征文活动,决定参赛。在经过半个月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之后,写了一篇题为“加快州山工业兴县农业富县进程的思路及对策”的文章。让薛明汉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竟然在众多领导干部的大作围攻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时任州山县委书记的易竹刚看了此文批了这么几个字:立足州山,思路新颖,见解独到,指导性强。得知作者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之后更是赞赏不已。没多久,薛明汉就调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