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新模式 (第2/3页)
感觉真的是轻松愉快。 美国人的到来,多少对上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美国当真是留下了一部分顶尖的人才,只不过这帮人在美国的时候没有条件集让他们发挥,不过到了〖中〗国,便立刻如鱼得水了,而且〖中〗国也还有不少的人才储备,两国的软硬件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的力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双方的核专家利用核潜艇实现了上海的核供电,而且通过不间断的海运,秦皇岛港的一千多万吨煤炭全部被运到了上海作为战略煤炭储备,煤电、核电一齐,保证了上海市连生活带取暖的用电需求。 〖中〗国的农历新年,上海下了一场小雪,算的上是瑞雪兆丰年,此时的谢天在酒店内,陪着父母,还有赵子叶母女二人吃了年夜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谈论着有关将来赵子叶生下孩子之后的计划。 “小天…谢天的爸爸开口道:“明年也就是小叶预产期附近,上海应该会有很多孕妇也在同一时间生产吧?”谢天点了点头,说道:“当初的鼓励生育政策一出来,民众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来说,医院登记在册的孕妇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万明年至少会有一百五十万新生儿诞生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一百五十万”赵子叶的mama惊呼一声道:“那到时候恐怕尿布都成了抢手货了,这么多的孩子,将来托儿所、幼儿园这些恐怕就够费心的了。” 谢天笑道:“这是自然不过也不要紧,上海毕竟是两千万级别的大城市,这里的硬件设施齐全,托儿所、幼儿园这些,只要需求达到了我们就可以立刻实现,现在的政策是一切为孩子让道,孩子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新生婴儿,必须全力保障,目前的成年人数量已经稳定,往后的二十年内,恐怕每年的生育人数都不可能超过一百五十万这个数字了,恢复人口是个大问题。” “美国人呢?…谢天的爸爸问道:“美国人终归是咱们的阶级敌人,你把他们带到〖中〗国来虽然他们要受到咱们的管制,但是美国人怎么也有九十多万,将来逐渐发展,慢慢就会强大到我们难以控制的地步。” “不要紧的。”谢天淡淡一笑,说道:“我们不可能他们真正的融入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的限制他们发展分分合合是必然的,如果他们有一天要脱离我们,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毕竟我们一直走在他们前面我们的力量,一直比他们更强大。” 除了因为地处严寒地带海面异常平静的俄罗斯人对谢天的计划并不是很感兴趣之外,几乎每一个能够在国际通讯发出声音的国家都强烈要求迁入〖中〗国,甚至〖日〗本、甚至印度,甚至之前还跟〖中〗国打过一仗的越南,这些国家都向谢天表示了强烈的意愿。 不过,谢天却拒绝的异常干脆,并且在国际通讯频道内说道:“现在的〖中〗国,不是搞慈善的〖中〗国,而是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中〗国,如果你在实力上无法让我们瞧得上,那就最起码要在一贯人品与作风上得到我们的认同,如果两个条件都不具备,那〖中〗国不会允许这样的人来拖自己的后腿。” 言下之意,东亚、东南亚这些国家,基本上都被派出在外,现在没有联合国,也没有人权和人道组织,谢天就算上演一幕国际性的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也不敢有人敢说一个不字,〖日〗本派出代表要当面向〖中〗国政府道歉,不过却被拒绝了,至于韩国,基本上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地面的丧尸,据说已经进化到了e5! 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几国也都递交了正式的申请,在综合考量之后,谢天决定先将澳大利亚人运到〖中〗国,原因便是澳大利亚还有大量的钢铁产业人才幸存,并且这个国家有大量现成的铁矿石堆在港口待出口,这些东西,对〖中〗国都有着十分大的用处。 谢天抽调十五万美国民众,给他们提供了远洋运输以及相关辅助工作的工作岗位,为的是不让这些美国人闲着,闲着自己也要按照协定喂他们吃饭,倒不如让他们尽可能的做些事情。 上海港口的加固工作也都交给了美国人,在〖中〗国工程师的监督下,美国人在港口上焊接了长达五十公里的防护栏,这种防护栏为可折收设计,使用时如拒马一样45度角斜向上阻挡海岸线,别看这种简单的钢铁护栏,与海面形成的45度夹角,会很大程度增加海洋生物登陆的难度,至少在这里,海洋变异生物的速度会慢上一大截。 上海的游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韩〖主〗席对此也相当满意,为此,专门在年后开了一个军委成员会议,他最关注的问题,便是今后国家的发展走向。 很多时候,韩〖主〗席都刻意将巴顿推到最前面,次数一多,久而久之,巴顿的形象也不就再仅仅是一个上将那么简单,由于末世里军政合一的实际情况,所以这一段时间,巴顿给国民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