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3/4页)
东方非听她信誓旦旦,明白她的承诺如同他一样的真实。他只是哼笑一声,将她的誓言轻轻藏到心里,神色自若道: “你放心吧。老秃驴短视近利,他的风光了不起再维持个两年,将来你就会知道,我只要放了心思下去,谁还能是我对手呢?” 她皱眉,压低声音:“东方兄,你可别再搅乱朝纲。内忧外患齐来,纵有良相圣皇,也会耗尽皇朝元气。”她真怕他的喜怒无常害死人。 东方非笑了一声,不答反道: “我还必须赶回宫城里。与曹泰雪相较,如今的东方非不过是皇上眼前一个普通首辅而已。”忽然执住她的左手,指腹轻抚过她缺角的掌尾。“阮侍郎,本官若要你谨守户部职责,你必不肯承诺,好吧,你要哪日亲上战场,必须答允本官,无论如何,不准死。” 她理所当然地笑道:“这是当然,我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你要做的事里可有东方非?” “东方兄,有你。”她承诺。 他神色并无依依不舍,缓缓松开手。 阮冬故朝他抱拳告辞后,回头正要准备吆喝众人上马,忽觉自己带来的人,个个眼神古怪又震惊地看着她。 被喂酒时众目睽睽…她后知后觉,薄晕窜上颊面。即使她再不解风情,也知道方才东方非的举动,真是在她身上烙上印了。 印记啊…虽然回头吃个饭,那样的触感就消失了,但回忆还在。 “大人,上马吧。”凤一郎适时出面道。 她笑了笑,立即将儿女情长抛诸脑后,爽快地翻身上马,喝道: “快上马,走人了啦!”轻踢马腹,在东方非的目送下,迅速消失在官道上。 东方非注视良久,而后一挥手,上百士骑先行回京。他徐步走向自己的骏马,黄公公小心翼翼地跟在后头。 “黄公公,方才的话你都听见了?” “是…大人,也都看见了。”这个,他到底是要保密还是四处宣扬? 首辅在朝为官十多年,竟然今天才发现他是龙阳癖啊。 “哈哈,本官说的不是这个,你听见刚才本官提到想辞官不干了?” “是,奴才听见了,可要辞官…现在的国丈爷不会放过大人的。” “这倒是。如果他肯忍,等我辞官后再在朝中蛮干,他绝对会有个好下场,现下可好,阮侍郎去了燕门关,朝中若无人平衡,这场战争有得打了。黄公公,你也该选边站了。” 黄公公连忙跪下。“奴才自然是站在首辅大人这边的。” 东方非转过身,带着兴味注视着矮人一截的太监。 “本官要的不是墙头草。黄公公,你今天投靠本官,明日到国丈爷那里,就算平安苟活了两三年又如何?到死都还是个随时可以被牺牲的棋子。你自己考虑看看吧,你投向了国丈爷那里,你头顶上永远有个李公公…”声音转为低滑,诱声道:“你,难道一点也不想取代李公公吗?” 黄公公闻言一颤,吞吞吐吐:“奴才、奴才哪有这本事…哪有这本事…” “同样都是当个狗奴才,你是要当个主掌内宫太监之首的奴才,还是永远听人命令的小太监?” 东方非才上了马,就如他预料的,黄公公扑跪了过来,磕头喊道: “首辅大人,奴才愿为大人效劳,愿为大人作牛作马!求大人提拔!” “黄公公,这么快你就想好了?要想清楚哪,若你投靠我,改日要成为墙头草,你的下场会比国丈爷还惨。”贪名夺利是人之常情,从中撩拨几次,再硬的身骨也会五体投地。唯有那个阮冬故啊…战事一起,他在短笺上写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与君秉烛游”,以此暗示他愿与她共进退,此时辞官及时行乐去,她却装傻回了一篇“正气歌” 好,她的心里绝不是没有东方非三个字,只是国事更胜他一分,这更加撩动他的心意,要她在战事之后,心里眼里只有他!这是他辞官之后的挑战,想来就兴奋难抑,心口跳动不已。 他几乎等不及了! 一见钟情…哈哈,她说得对。他一见钟情的,正是她当日那样不折腰的少年脾气啊! ** 一到燕门关,情况就有点不对。 阮冬故一提出户部侍郎的身分,出示证明后,立刻被请进统帅主屋里。 “大人!”几名副将、参将一出现就作揖。 阮冬故连忙回礼,正要开口,身边的凤一郎忽地抓住她的手臂。 她回头看他脸色好凝重,心知不对劲。“一郎哥?” 凤一郎几度张口欲言,看了面无表情的怀宁一眼,终究还是放手,苦笑:“大人,我说过,小事我来,大事你作主,现在时候终于到了。”他微叹,不必对方言明,他就知道有事发生了。“恐怕咱们来迟一步,程将军出事了吧。” ** 天的边际橘光流动,空气里弥漫着略湿的泥土气味,会出现这种天色,多半表示接下来会有几天的大雨。 “看起来真像战火啊…”内阁几名群辅站在窗前,忧心忡忡,交头接耳。 东方非头也没抬,眯眼注视着呈上来的公文。 又是她的义兄代笔,哼,也对,如果她有这个精确的头脑计算军队开支,也就不会只做一个三品侍郎了。 “大人!”黄公公在外头叫着。 “进来吧。”东方非嘴角微扬,随口问:“皇上精神还是一样的好吗?” “是,皇上这几个天精神特好,可…可没要召见人,只有礼部尚书陪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