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hapter3:两两不相忘43 (第3/3页)
想起她指的应该是他是邰音芮表弟这回事。他就笑笑,道:“孟小姐想多了,感情这事儿高深莫测着呢。我不管这种事的。” 这话他说得挺心虚的,说不管事儿,邰音芮让他帮忙他都帮了。孟时唔了一声。没说话儿。 许赭靠在厨房边上,继续道:“不过啊,阮阮对你可是认真的。就说他在东青这事儿吧,我还没见他在外地呆过那么久的。他很听阮姨的话的,从小到大阮姨定的事儿,他反驳的次数扳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孟时笑笑,不说话了。许赭也没再说下去,回客厅拿起手机玩游戏去了。孟时的饺子馅还没弄好,孟涛就打电话来了,让她出去给他开门。 孟时擦了手出去。孟涛看做新换的锁道:“以前让你换你都没换,怎么突然想着把锁换了?” 孟时没回答,问道:“你怎么来了?” 孟涛摸了摸鼻子,道:“不是上次我闯那祸嘛,钱我终于攒起来了,就带过来给你。” 两人边说着边往屋子里走,孟涛在玄关处换鞋时看到沙发上坐的许赭,哟了一声,道:“有客人啊。” 孟时唔了一声,让他先去坐会儿。今晚包饺子吃,让他吃了饺子再走。说起吃孟涛是挺乐意的,他点点头算是和许赭打招呼,跟着进厨房去了。 一到厨房,他就挽起了袖子,道:“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今晚的晚餐当然不单单是吃饺子,孟时还做了饭的,就让他把鱼弄一下,一会儿清蒸。 孟涛爽快的应了声好,忍不住的八卦,道:“外面那是谁啊?余江阮的朋友?” 孟时点头,就说许赭的车撞坏了,没订到酒店。孟涛倒没说什么,和孟时说起了店里的琐事来。 余江阮没过多久就回来了,他拧了一大袋子水果。进门闻到饺子的香味,他忍不住的深深吸了口气儿,边换鞋边问许赭:“人没事吧?” 虽然许赭已经给他打过了电话,但他还是不放心的。许赭就指了指额头,余江阮切了一声,道:“轻了。你就这样子还得吃亏。” 许赭做出了一副心碎的样子,余江阮看也没再看他,拧做水果进厨房去了。厨房里孟涛和孟时正说着什么,两人都站在厨台前,看背影挺亲密的。 余江阮干咳了一声,孟时回头看了他一眼呢,道:“回来了。” 余江阮笑笑,嗯了一声。朝着孟涛微微的点头,将水果都放进了冰箱里,挽起袖子进了厨房,客气的道:“我来吧,小时真是不懂事,怎么能让客人做这些。” 他的脸上微笑着,语气是带了些责备的。直接就拿过孟涛旁边的盆子,开始清理鱼。 孟涛被他挤到了一边,闷闷的挠了挠后脑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客人了。不过他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对着余江阮的背影伸了伸拳头,出去了。 余江阮见他出了厨房,得意了起来,正经八百的道:“从今往后,家里的厨房只许我一个男性进。” 孟时和孟涛站一起那亲密样儿他真是挺嫉妒的。他也没想到他竟然那么容易就醋了。 孟时嗯了一声,也正正经经的道:“最好连我也不允许进。” 余江阮凑过头在她的脸上亲一个,微笑着道:“好,我努力把厨艺学好。到时候你只管在沙发上大爷似的躺着,等着吃就行。” 孟时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道:“我等着那天。” 余江阮又碰了碰她的唇,清咳了一声正正经经的站到一边,道:“铁门锁怎么换了?” 孟时知道这事是瞒不住余江阮的,简洁的道:“我回来的时候蒋家那位在院子里,我觉着那锁不安全就换了。” 余江阮的眉头皱了起来,道:“他没对你怎么样吧?” 孟时说没有。余江阮突然后悔了起来,他不该赶时间就让孟时独自回来的。不过蒋青枫的胆子倒是挺大的,那天那一顿估计是轻了。不然他怎么还有胆子再来。 他是没把蒋青枫放在眼里的,他就是一草包。大概是怕他惹是生非,就连身边的人也没一个有用的。也难怪他长期在外,不愿意到京都去。就他那三瓜两枣,京都的那些世家子弟,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像他一样的。 孟时见余江阮久久的不说话,直到他是在想蒋青枫过来的事,就道:“不用担心,我自己会注意小心的。他也不敢真把我怎么样。” 余江阮回过神来,笑笑,将这话题带了过去。蒋青枫就是一隐患,得除了,不然那是不得安宁的。不过他并不打算告诉孟时。 孟时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系着的围裙口袋里拿出一信封出来,递给余江阮。 余江阮的手湿淋淋的,并没有去接,问道:“是什么?” “上次那次你不是借了孟涛钱吗?他今天带过来了,你点一下。”孟时说着就要放到他的衣兜里。 余江阮后退了一步。似笑非笑的看了孟时一眼,道:“你是皮痒痒了吧?要么你放着,要么拿去还他。他照顾你那么久,出了事儿帮忙不是正常的吗?” 他这时候又挺分得清的。孟时在钱上一向都是分得很清的,道:“可是”她想说不一样,话还没说完就被余江阮给打断,道:“没什么可是的,我的不就是你的?你要是再跟我客气我真生气了。” 孟时的手僵着,想了一下,还是打算把这钱先存着。以后找个机会再还给余江阮,余江阮不缺这点儿钱或者放着,以后孟涛要用的时候给他也行。 那么一想孟时的心里就轻松了些,她洗了手擦干,重新开始包起饺子来。余江阮洗着西红柿,突然道:“董家郃和何瑜霏接触婚约了。” 他没说董家的那一大摊子破事。董家的事是一桩接着一桩,已经被舆论推到了风口狼尖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